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12:24:33

鶴,是在中國具有獨特地位的一種鳥,外形與鹭鳥和鹜鳥相似,卻又高于二者。中國古代,各界對于鶴的喜愛,遠超過其他。

道教認為鶴是仙鳥,人能通過鶴去往天上,所以又有“駕鶴西去”一詞。這個詞本意并非是指死亡,最初是道教修為高深者,乘鶴西去,意寓成仙。而文學界,無論是楚辭樂府,還是唐詩宋詞,皆對鶴贊美無比,無數文人也趨之若鹜,那麼古代士大夫為何都愛養鶴呢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道教仙獸鶴)1

一、鶴與道教有何淵源?

1.駕鶴西去有何深意

“駕鶴西去”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最早是出自《那五》裡,但是根據各類曆史典籍可以的得知,駕鶴二字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守關将領尹喜請老子留下傳世之作,遂作《道德經》後出關。

自此之後,老子遍被認為是中國道教的奠基人與創始人,之後唐太祖李淵取隋而代之,國号唐,從此李唐便成了當時的主要政權,為了讓李唐更加正統,唐朝皇帝自稱老子李耳後人。

如此,道教在唐朝開始興盛,因有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在前,又有莊子鲲鵬扶搖而上九天,所以唐朝的道教執牛耳者為了與前賢媲美,便欲尋一坐騎,襯托自己的身份。

2.鶴成為道教聖獸的原因

鲲鵬是傳說中的神獸,莊子便以夢托之,老子所騎青牛本是凡物,因老子而非凡。走獸已有老子青牛在前,神獸有莊子困朋友在後,所以飛禽便成了當時道教的主要目标。

神話中已有鳳凰、朱雀等神禽,若以這些神禽為道教聖獸,頗有些鏡花水月的不真實感,畢竟這些都是傳說中的的神禽,沒人見過。在唐朝,最為常見的飛禽大概就是鹭鳥、鹜鳥、鶴以及秃鷹這幾類,鹭鳥雖羽翼潔白,但是飛行時頭部蜷縮,而鶴飛行時昂首向前。

所以人們認為鶴是驕傲的,而鹭卻并非如此。于是唐朝道教以鶴為傳教聖獸,認為鶴好貴而聖潔。再漸漸賦予鶴獨特的意義。長此以往,人們認為鶴是仙鳥,故而有“仙鶴”一詞,經此,無論是詩詞還是文學作品中,都給鶴賦予了一種高貴聖潔的含義。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道教仙獸鶴)2

二、道=鶴=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1.道教對士大夫的影響

上述道教與鶴的淵源,但為何士大夫也便愛養鶴呢?關于這個原因,很大一部分與唐朝時期道教與士大夫之間“微妙關系”有關。

上述講到李唐為了正統,追封老子為聖祖皇帝,所以道教迎來了自先秦之後第二次興盛時期,道教一時風頭正盛。同時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完善了科舉制,科舉制的成熟意味着魏晉時期形成的門閥氏族的地位逐漸下降。

回望東漢末年,門閥氏族興起,寒門士子寥寥無幾,氏族自西周時期就形成的思想,更加壓制了寒門的發展,形成可固定的社會階級。因為科舉制的影響,打破了一千多年的社會階級,唐朝的寒門逐漸興起,寒門士子增多。

同李唐一般無二,李唐借老子之名為自己借勢,鞏固正統地位。寒門士子雖然打破了自西周就存在的社會階級,卻也不被氏族認同,于是士子們借道教之勢,以正士大夫之名。所以在當時的唐朝,士子們考取功名後,形成與門閥氏族對立的群體,切以道教為信仰。

于是道教文化在士大夫群體中紮根,同一時期的道教聖獸“鶴”便被士大夫所追捧。所以士大夫們便會盡可能在家中庭院圈養“仙鶴”,以彰顯自己道教信徒的身份,借助道教的勢力從而達到社會階級的認同。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道教仙獸鶴)3

2.唐朝鶴的意義轉變

最初鶴是唐朝時期的道教為鞏固地位而尋來的“仙獸”又或者說“聖獸”,到了唐朝中期,由于李唐當權者的推動以及道教自身的努力,道教在唐朝“一教獨尊”,其他教派無法比拟。同時期寒門士子憑借科舉和道教信徒的身份取代了原本的門閥氏族。

如此之後,勢力逐漸加大的士大夫們都以鶴為“仙獸”,家中豢養鶴已經成了‘潮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門閥氏族依舊看不起寒門士子,門閥與寒門的矛盾依舊存在,但是門閥不得不承認道教,因為李唐經過近百年的執政時間,已經成為天下之主的正統,道教也随之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教。

如此一來,門閥即便心有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道教的地位,同樣的寒門士子勢力壯大,門閥氏族隻能承認寒門的地位。長此以往,道教“仙獸”――鶴便成為高貴的代表。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鶴不再僅僅是最初的道教“仙獸”,風靡一時,被士大夫階級所熱衷和追捧。尤其是以寒門興起為代表的一個群體,因為本身沒有門閥氏族的底和積累,無法做到社會地位的廣泛被認同,自然要與門閥一樣,有一種能代表自身身份的事物,才能在以後的仕途或者說官場中有所談資。

除了詩詞歌賦,鶴俨然是不二之選。于是乎,就這樣,鶴成為寒門而起的士大夫所熱愛之物,當時的唐朝,這類士大夫階級幾乎都會豢養一群鶴在家中當做儒雅的代名詞。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道教仙獸鶴)4

三、士大夫養鶴——醉翁之意不在酒

随着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之後,唐朝逐漸式微,而後史稱“兒皇帝”的石敬瑭賣國,契丹人入侵中原,唐朝兩百多年的政權徹底敗亡。無論是依附唐朝的寒門士大夫還是自古就有的門閥氏族,皆在契丹人的鐵騎之下衰落,道教也随之隐而不出。

1.宋朝養鶴有何意義?

石敬瑭賣國之後開啟了古代中國的第三次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經過百年的風雨飄搖,宋太祖趙匡胤發起陳橋兵變,随着南唐後主李煜的落幕,趙匡胤稱帝,建立新的政權,除燕雲十六州之外基本統一天下,史稱“北宋”。

史書記載,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雖然稱帝,但實則大部分軍權都在武将手中,宋太祖恐政權不穩,于是在某次宴席中,曆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此而成。

收回兵權之後的宋太祖并沒有就此放心,防止武将争權,趙匡胤确定了北宋“重文輕武”的基調。從此之後,北宋的文官士大夫階級地位飛漲,甚至有“刑不加上大夫”的法規。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道教仙獸鶴)5

所以北宋時期的文官地位非常之高,雖然也是因為文官禍國,導緻後來的“靖康之恥”和北宋滅亡,且不論後事如何。在北宋初期,大量文人為官,文風興盛,出現了溫庭筠、周邦彥、李清照為首的文人群體,也有以張載等人為首的文人士大夫。

我們知曉,每個時代的文人都有其特點,宋朝文人無論是普通讀書人還是為官的士大夫階級,皆以填詞為樂,所以出現了婉約派和花間派等派體。也正是這些文人使得鶴在宋朝再次成為“潮流”。

除文之外,宋朝士大夫繼承了唐朝的文官風情,談及風月,除歌樓畫舫之外,養鶴便是另外一種。《宋史》記載,士大夫不敢談及煙花場所,又無風月可談,便以鶴為樂。士大夫在家中豢養鶴,閑來無事便與同黨派好友聚集一起作樂,填詞之後又無樂可做,便投食以鶴。

宋朝士大夫豢養的鶴以丹頂鶴為主,丹頂鶴進食不同其他禽類,普通禽類若遇到投食,便飛撲翅膀,大步流星,進食之時也是毫無姿态,迅速上下擺動頭部,被清高文人看作是谄媚的代表。丹頂鶴進食則不同,在人投食之後,丹頂鶴姿态淡定,徐徐而來。

進食之時,頭顱高昂,不争不搶,對比其他禽類,鶴的姿态如同文人的風骨,高潔且堅貞,也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所以鶴被宋朝文人當做是一種象征自身清高的代表。所以宋朝文人群體尤其熱愛豢養鶴,且喜與好友投食。

道教洞府真仙排位(道教仙獸鶴)6

2.宋朝之後的文人養鶴

北宋滅亡之後,南宋延續北宋政權一百多年,之後元朝統一中華大地,文人斷層,直到朱元璋滅元建明之後,文人士子再次興起。尤其是大儒張居正等為首的文官,這是中國曆史上最為高潔的一批文人,被史書所歌頌。

而自古文人都愛象征着君子的“梅蘭竹菊”四種之物,鶴也因其自身特點延續宋朝時期的含義,繼續為北宋士大夫所熱衷,養鶴依舊是士大夫的情操,無關風月。

即便是清朝,雖然清朝統治者并非漢族,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文化融合,康熙皇帝之後開始,漢族文化被清朝統治者所喜,所以清朝文官也延續了之前的文人養鶴情操。

四、結語

總得來說,中國古代士大夫愛養鶴興起于唐朝時期的道教,宋朝之後,鶴自身的各種行為為文人所熱衷,士大夫認為鶴象征着文人的高潔、堅貞,所以士大夫多熱衷于養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