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的寶寶5個月了,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天開始,寶寶的口水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似的一直流,口水巾換了一個又一個。
看着口水滴答的寶寶,倩倩心裡感到隐隐的擔憂:寶寶總是流口水是怎麼回事?這正常嗎?做家長的有沒有哪些問題應該要注意?
這些問題可能也會難倒了很多新手爸媽!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答吧。
一、寶寶為什麼流口水?
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兒時期,寶寶的唾液腺還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因此寶寶嘴裡沒有多餘唾液流出。
4個月後,寶寶的唾液腺逐漸發育成熟,口腔内的任何刺激都能讓寶寶口水流個不停。
1、出牙:4-6個月左右,寶寶的乳牙開始萌出會刺激到唾液腺,引起口水分泌的增多。
2、添加輔食: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輔食中的澱粉可以刺激口水中澱粉酶的分泌,從而引起口水增多。
3、吃手:寶寶吮吸手指,手指也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
4、吞咽功能不完善,且口腔含量小:寶寶尚未發育成熟,吞咽功能不完善,口水容易在口腔積聚。而這個時候他們的口腔淺且小,容納不了太多口水,就可能流出來。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流口水都是正常現象,媽媽不用為此擔心。2歲以後的寶寶乳牙長齊了,吞咽動作和中樞神經系統也完善了就不太會流口水了。
二、病理性口水要注意寶寶流口水大多數都是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不過,有些寶寶流口水是病理性的,預示嬰兒患了某些疾病。
1、口腔疾病:一些寶寶患有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等疾病,疼痛會刺激唾液腺産生大量口水,通常還會伴随着寶寶大哭大鬧等情況。口水無法被孩子及時地吞咽下去,就會嘩嘩流到外面。
2、腦癱或先天性癡呆:寶寶流口水較多伴有智力發育不全、癡呆,此時很有可能是腦神經系統發育不全而導緻流口水。
3、呼吸道疾病:患有鼻炎、鼻塞、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等呼吸道疾病的寶寶,習慣張口呼吸,也容易不自主地流口水。
當你發現寶寶流口水的時候伴有異常現象的時候,應及時就醫。另外2歲後寶寶還是頻繁流口水也應該及時咨詢醫生。
三、如何護理口水寶寶?
由于唾液偏酸性,而且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會對皮膚産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長期浸泡,很容易引發口水疹。因此,媽媽們一定要加強寶寶口周護理。
1、保持皮膚清潔幹燥
平時給寶寶戴上小圍嘴,柔軟、吸水性較強的布料是圍嘴的首選。此外,圍嘴應經常更換,保持整潔和幹燥,這樣寶寶才會感到舒服,樂于使用。
當有口水流出時,要用質地柔軟、吸水強的棉質手帕去“沾”掉或“拍”幹,而不是“擦”!“擦”這個動作容易損傷寶寶的皮膚。
還有要記得用溫水洗淨口水流過的皮膚。如果口水流到衣服、枕巾、被子等處,還要注意勤換洗,防止細菌滋生。
2、隔離保濕
如果寶寶下巴的皮膚已經發紅了,可以塗點兒凡士林、羊毛脂等潤膚霜,做好隔離保濕的工作,這樣,寶寶下巴嬌嫩的皮膚就不容易再受傷害。
口水疹的症狀已經很嚴重了,出現了紅腫、膿水滲出的症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3、訓練寶寶的吞咽能力
訓練寶寶的吞咽能力,有助于少流口水。在食用輔食期間,爸媽就要訓練寶寶吸吮吞咽的能力,讓他把口水咽下去:你可以向寶寶示範吞咽動作,還可以選擇相對較硬的食物來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
4、修剪小指甲
口水疹會讓寶寶皮膚瘙癢,一癢就會去撓,萬一撓破了就有細菌感染的風險。為了避免寶寶抓傷自己,防感染,爸爸媽媽要記得買個嬰兒指甲刀,随時給嬰兒剪指甲。
5、避免過力親吻和揉捏寶寶臉蛋
寶寶的臉部皮膚薄嫩,口腔内腮腺組織發育不完善、脆弱、易受傷害。經常觸碰小寶寶臉頰的唾液腺,會對唾液腺造成反複刺激,從而引起口水分泌增多。 所以要避免過力親吻和揉捏寶寶臉蛋。
以上,關于寶寶流口水這個問題,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這些咯。你們家的寶寶還在流口水嗎?希望這篇能對大家有幫助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加yudiyisheng04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贊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