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核輻射與安全培訓

核輻射與安全培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06:42:40

核輻射與安全培訓?一、 三廢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核輻射與安全培訓?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核輻射與安全培訓(核輻射與防護12放射性氣體和固體廢物的管理)1

核輻射與安全培訓

大亞灣核電站放射性氣體排放和固體廢物的收集與處理

一、 三廢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 三廢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

核電站在生産電能的同時也會産生氣态、液态、固态的廢物,在核電站簡稱之為“三廢”。核電站産生的廢液、廢氣和固體廢物部分是放射性廢物。這些帶有放射性的廢物必須經過處理,在滿足安全标準的前提下才能排入到環境中。由于公衆對放射性污染的敏感,世界上所有核電站對放射性三廢的産生量的控制都非常重視,各國對核電站産生的放射性廢物的處置及向環境的排放控制都有着嚴格的具體的法規要求。放射性三廢都需經過規範的科學處理,使放射性三廢對環境及公衆的影響處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保證環境及公衆的安全。

大亞灣核電站也不例外。在大亞灣核電站所有産生的放射性廢液、廢氣、固體廢物,都嚴格按照國家的法規要求進行科學的收集、處理、貯存、監測、排放。同時,在滿足法規的前提下,為了在公衆中樹立核電是清潔能源這一形象,電站管理層始終堅持将放射性三廢排放對環境影響降低到最小。在此基礎上,大亞灣核電站将輻射防護中本着對人的保護而提出的合理、可行、盡量低的ALARA原則引入放射性三廢管理,并作為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同時,電站管理層将放射性三廢管理作為公司環境保護的重要内容,納入公司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将“遵守法規、安全運行、減少排放、節約資源、持續改進、保護環境”二十四字環境方針作為三廢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以提高公司三廢管理水平。

2. 三廢管理工作的原則:

根據ALARA管理理念和ISO14000的管理體系,大亞灣核電站在放射性三廢管理方面制定了如下原則:

(1) 對放射性三廢的産生與排放實行指标控制原則;

(2) 對放射性三廢的産生實行源項控制縱深防禦原則;

(3) 對産生的放射性廢物實行分類收集、處理的原則;

(4) 對放射性三廢産生與排放實行持續改進的原則;

(5)對放射性三廢向環境的排放實行遵守法規,合理、可行、盡量低的原則;

(6) 三廢處理系統的運行實行連續跟蹤專人管理的原則。

二、 氣态流出物排放管理

1. 氣态流出物排放系統

電站所有的放射性氣态流出物必須通過DVN煙囪進行排放,禁止經别的通道排放。所有氣态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由KRT系統(017MA和021MA)進行連續監測,其結果記錄在主控室。環境科人員每天檢查并記錄KRT017MA通道測量數值以及煙囪流量,便于對氣态流出物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統計。

根據來源将放射性氣态流出物排放分為連續排放和約定排放。連續性氣體排放是指廠房控制區的正常通風。約定排放是指TEG含氫廢氣貯存罐的排空和反應堆廠房(ETY)排氣。

2. 連續性氣體排放過程控制

(1)廠房正常通風:連續性氣體在排入大氣以前,必須先經過絕對過濾器,然後通過DVN煙囪進行排放。通過煙囪連續性釋放的氣态流出物每月進行四次取樣、分析,時間為:每月第一天至第七天;第八天至第十四天;第十五天至第二十一天;第二十二天至最後一天。主要是通過γ譜分析碘131、汽溶膠、惰性氣體、氣态氚等放射性核素。

(2)其它情況的排放:如TEG、TEP等系統的氮氣吹掃後的排放、碘過濾器試驗的排放等均作為廠房通風的一部分,不需單獨在煙囪更換樣品,其排放情況由KRT016/017/021MA和連續排放樣品進行監測、測量。

當TEG、TEP等系統用氮氣吹掃完畢并向環境排放時,每次吹掃需進行放射性活度測量。當比活度<106Bq/m3,需通過絕對過濾器和碘捕集器進行排放。當比活度≥106Bq/m3,需計算排放流速,并以小于此流速通過絕對過濾器和碘捕集器進行排放。

當TEG、TEP等系統用氮氣吹掃後的氣體進行貯存衰變時,如人員需進入或打開該系統,在氫合格後,再進行放射性活度的測量,并由輻射防護科根據測量結果給出人員能否進入的評價。

3. 約定氣體排放過程控制

對于約定性排放必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 TEG含氫廢氣貯存衰變時間不得少于30天,ETY碘濃度不得高于4×103 Bq/m3。
  • 排放時,KRT017MA不得超過二級報警阈值:4.0×106 Bq/m3。

(1)排放申請:當TEG或ETY需要排放時,由值長起草一份SAR,然後将其傳到保健物理處環境科,以便進行取樣和分析。

(2)取樣:接到SAR單後,環境科工作人員負責取樣。對TEG,取樣前(後)通知運行現場操作人員打開(關閉)通向REN系統的TEG下遊閥門。取樣必須包括:相應罐的放射性氣體、氣态氚、碘、氣溶膠。對ETY,取樣的持續時間不得少于20h。取樣包括:①反應堆廠房定時采集的氣體樣品;②更換KRT028MA碘盒;③氚水;④惰性氣體總β活度(結果記錄在KRT009MA記錄儀上);⑤氣溶膠的總β活度(結果記錄在KRT008MA記錄儀上)。

(3)測量、分析:對采集的樣品進行γ能譜分析,具體項目為85Kr、88Kr、133Xe、135Xe、碘131、碘133。

(4)排放條件的确定:

環境科人員需核實分析結果,并根據測量結果和煙囪的氣體流速,确定排放條件。

接到SAR單後,值長在兼顧機組運行工況的同時,應盡可能使TEG含氫廢氣得到最大限度的稀釋。

ETY、TEG排放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①煙囪的空氣流量不低于50m3/s;② 不能同時有其它約定性氣體排放;③現場氣象站80m風速不低于0.5m/s。

(5)排放批準與實施:

值班安全工程師必須核查值長所确定的實際排放條件,然後給予授權排放。特殊排放需電站經理簽字同意。

在實際排放前,提前半小時通知環境科,使工作人員有時間去更換KRT016MA的濾紙和碘盒。當此項工作完成後,方可排放。

約定性排放的流出物在排入環境前,必須經過絕對過濾器和碘過濾器。

排放結束前半小時,運行人員通知環境科,以便及時更換KRT通道的過濾器和濾筒。

(6)排放過程中異常情況及處理

1)如果煙囪中的氣體放射性活度超過了KRT017MA二級報警阈值(4×106Bq/m3)時,必須立即停止排放,按相關報警單處理。

2)部分通風喪失:如果煙囪中的通風流量逐漸低于50m3/s時,值長必須立即下令停止排放。

3)DVN(核輔助廠房通風系統)碘過濾器失效, TEG排放必須終止。

4)當出現上述異常情況并終止了流出物排放後,必須通知安全工程師和環境科,并盡快查找事故原因。

從停止排放到再次排放的時間預計超過2h,環境科人員需更換KRT016MA的濾膜和碘盒。再次排放時,需重新放樣。在滿足下列條件後方可繼續進行排放:①事故的根本原因已經查明,并且已恢複至正常工況;②排放得到值班安全工程師和電站經理的批準;③運行人員必須将停止和重新排放時間記錄在SAR單上。

4. 記錄與排放統計

1) 取樣、分析、排放申請單(SAR)

對于氣态流出物共有兩種單,即ETY排放申請單和TEG 排放申請單。

SAR單的内容包括:①分析申請;②取樣;③分析結果;④排放條件的确定;⑤排放條件批準;⑥排放的實施開始與結束時間;⑦排放時的氣象條件;⑧排放後系統的狀态。

在不同階段,需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必須填入SAR單。排放完畢後,由運行處的當班值長負責存檔。

2) 排放統計

每次取樣、測量、排放的結果都必須記載在規定的記錄薄上。環境科每月負責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統計,并保證數據的準确性。

三、 放射性固體廢物的收集與處理

1. 放射性固體廢物的分類

放射性固體廢物分工藝廢物和技術廢物兩大類。

工藝廢物指在系統的運行過程産生的廢物。主要包括:①濃縮液:當廢水比活度超過排放限值,用蒸發器濃縮處理後産生的;②廢樹脂:RCV、TEP、PTR、APG、TEU等系統的樹脂滿足不了工藝要求時更換下來的;③水過濾器濾芯:經過運行,當壓差升高或劑量率達到一定值時更換下來的;④通風過濾器:過濾器芯子被塵埃堵塞壓差升高或被損壞失效時更換下來的;⑤淤積物:廢水收集罐經過較長時間的運行,水中的固體雜物逐漸沉積于地坑或貯罐的底部,對過濾器和除鹽床運行造成很大影響,使濾網堵塞,所以必須定期清除;

技術廢物:檢修過程中布置工作現場需用塑料布、膠布、吸水紙等材料,有時需要木方,木闆,有時運備品備件需連包裝皮(紙箱、木箱)運到工作現場,當這些物品被沾污後即為放射性固體廢物。另還有報廢的工作服、手套、鞋子,更換下來報廢的零部件、損壞了的工具等,大修期間技術廢物産生量約占全年技術廢物産量的75%左右。

2. 兩類放射性固體廢物的收集

工藝廢物:濃縮液由專用管線輸送到9TES001BA,管道和貯存罐有加溫及保溫措施,防止硼結晶堵管。廢樹脂視放射性水平不同而分别收集于9TES002BA、003BA、004BA;淤積物收集到帶襯裡的水泥桶中;過濾器濾芯按劑量率,表面接觸劑量率<2mSv/h,裝入200升金屬桶; >2mSv/h,裝入C1或C4水泥桶; >15Sv/h,需加鉛皮屏蔽。通風過濾器濾芯測量有無污染,裝入塑料袋運往收集點(NX、QS)。

技術廢物:若接觸劑量率>2mSv/h,裝入蘭色塑料袋運往收集點放入水泥桶中;若接觸劑量率<2mSv/h;可壓縮廢物用粉紅色塑料袋收集,不可壓縮廢物用蘭色塑料袋收集,待去污材料用黃色塑料袋收集(如手套、連體服等),去污後或未污染的用白色塑料袋收集。

按程序要求,所有工藝廢物和大于2mSv/h的技術廢物必須由運行或工作負責人填寫廢物跟蹤單交服務處廢物處理班,此跟蹤單在廢物處理後将其歸入廢物貨包檔案。工作負責人負責清理工作現場,将廢物分類收集,測量填寫并貼好标簽,運到廢物收集點。

濃縮液、廢樹脂、通風過濾器、碘過濾器、廢油、淤積物、接觸劑量率>2mSv/h非均勻廢物等放射性固體廢物均需跟蹤,濃縮液、廢樹脂、水過濾器和通風過濾器、大于2mSv/h的各種廢物需要填寫跟蹤單。

3. 放射性固體廢物的分類處理

放射性固體廢物有三種處理方法:壓縮打包、水泥固定和水泥固化。具體應用如下:

(1)工藝廢物:濃縮液、廢樹脂采用水泥固化; 水過濾器,接觸劑量率>2mSv/h,采用水泥桶固化,接觸劑量率<2mSv/h,拆卸,裝金屬桶,接觸劑量率>1000mSv/h 加鉛皮屏蔽;通風過濾器,有污染,切割,裝桶壓縮打包,無污染,按常規廢物處理;碘過濾器,無污染,按常規廢物處理,有污染,僅碘131儲存衰變6個月,檢查,按常規廢物處理,有其它放射性核素,暫存或裝金屬桶。

(2)技術廢物: 接觸劑量率>2mSv/h,用水泥桶固化;接觸劑量率<2mSv/h,可壓縮廢物(塑料布、紙、防護用品)壓縮打包, 不可壓縮廢物(廢木頭、金屬塊、建築材料等)裝桶打包。

(3)濕廢物(含水)經脫水、幹燥壓縮打包。

(4)禁止裝桶的廢物,如廢溶劑、廢油、易燃易爆物品、有腐蝕性物品,分類收集暫存、等待處理。

4. 固體廢物處理過程中的質量檢查與控制

主要檢查項目與控制指标如下:

(1)桶表面劑量率<2mSv/h;

(2)桶表面污染<4c/s;

(3)桶表面損傷和裂紋符合要求;

(4)混料配制:遵守配比,攪拌均勻;

(5)固化操作(濃縮液、廢樹脂、淤積物、過濾器、其它廢物):攪拌均勻,無包塊;幹濕合适,無大量泌水;密實,無氣泡;

(6)表面接觸劑量率<2mSv/h、桶外表面無污染;

(7)凝固良好,上部封蓋空間>15cm;

(8)封蓋操作:潤濕;濕混合料質量好,數量足;高度不超出桶沿,且不低于桶沿5mm(0~5mm);灑水養護(5~7天)防止裂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