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0:26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1

80後公益人楊鑫,曾經像很多年輕人一樣,特别怕死。

對她而言,死亡是無盡的黑暗和未知。

但在開始拍遺照的這幾年,她漸漸發覺在死亡這場緩緩到來的日落之前,

在那些不曾被看到的“空蕩巢穴”中,正在上演着關于遺忘的故事。

那是比死亡的夜更加孤寂的黑暗。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2

拍遺照。

楊鑫第一次冒出這個有點“晦氣”的念頭,是在一個低保戶老人的家裡。

四四方方的一張桌子,擺在空蕩的門廳。

桌子上面擺的瓦楞紙殼上單薄地附着一張白紙,紙上用毛筆寫着幾個字,“xxx之牌位”。

楊鑫問起老人怎麼不附一張照片,老人輕描淡寫回答,山裡人誰還去拍照?

她愣一愣,那你還記得我叔長啥樣兒嗎?

老人笑笑,沒了十幾年了,早不記得了。

活了幾十年,走了以後連容貌樣子也都沒人記得了,就像從來沒來過這個世界上。

楊鑫心裡有點酸,當下舉起相機給老人拍了幾張照片。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3

後來經過走訪,她發現這種情況不是少數。

很多生活在山裡的老人,兒女長期在外務工,住處距離縣城又遠,一輩子除了身份證照片,都沒有一張像樣的照片。

偶爾有稍微講究點的,會在老人去世後把老人身份證的照片放大當作遺像。

但是也抵不過像素太差,幾乎是看不清五官的程度。

第二次再去老人家時,楊鑫把順手洗出來的幾張照片拿出來送老人。

老人樂壞了,一邊用幹枯的手反複摩挲,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以後不在了就留給娃們看

楊鑫沒想到,自己尚且年紀輕輕,就怕死到不行。

而這般年紀的老人,竟然把生死随意挂在嘴邊,似乎那根本不算個事。

她突然想起自己的爺爺,小時候,奶奶經常會跟她講起從未謀面的爺爺。

他是個多麼能幹善良的赤腳醫生,總是挑着擔子邊賣豆腐邊四處奔波幫人們瞧病,有時候甚至跑很遠的路,不收費用。

一說起來這些奶奶就像個少女,停不下話頭。

隻有當年幼的楊鑫問起爺爺的樣子時,奶奶會沉默下來,接着搖頭說,不太記得了,沒留下(相片)。

後來,看過《尋夢環遊記》的楊鑫常常會想,如果被遺忘的人就會消失,那那些輕易被遺忘的老人們,到底該去往哪裡?

站在那張瓦楞紙殼子前面,楊鑫冒出了那個有點荒唐的念頭:免費給老人們提前拍遺照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4

照相免費,相框80。

這是騙子們一貫的伎倆。

“前陣子有人開面包車上來,拍完才說框子要好幾十,我沒舍得要,如果不要框子,印一張紙相片得要10塊錢。”

一個76歲的老人邊從櫃子裡小心翼翼翻騰邊跟楊鑫解釋。

等楊鑫看到那張花了10塊錢拍的“老人像”時,心髒像被鈍物拉扯。

那是一張皺皺巴巴的A4紙。紙上花裡胡哨的背景中央,坐着一個西裝革履的人,這位老人的頭像被拙劣的p圖技術摳下來複制粘貼在這個身軀上。

頭像和背景的顔色格格不入,看上去劣質到有點滑稽。

但老人展示完又很仔細地把照片卷好放回櫃子的底層。

楊鑫看得真切,她臨走跟大爺鄭重地說,等我來給你拍張好的

一開始,拍照的流程很簡單。一張紅布,一個簡易支架,一台相機。

但是照片的标準卻被楊鑫定得很高。清一水的激光沖洗,統一放大到12寸,用帶玻璃的金框裱着,就算放很久也不會褪色。

偶有老人的子女來問楊鑫要底片,楊鑫也底氣十足,“我們的照片本身就是底片,直接拿去彩印都行。”

那位被p圖的大爺拿到嶄新結實的相框時,激動得手足無措,差點違了山裡人的忌諱,把照片擺去一進門供奉先人的桌上。

這樣的事一傳十十傳百,老人們聽聞要拍照都争相而來,生怕錯過。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5

好多老人一輩子沒面對過鏡頭,緊張到身體僵硬,有時候拍了好多張都拍不出一張合适的來。

但好在志願者們有的是耐心。他們幫老人仔細地折好衣領,再用木梳沾了水給老人把頭發拾掇好,看老人緊張,還會站在相機後面做鬼臉,惹老人笑。

“還有牙呢怎麼不笑笑。”

老人噗嗤一聲,邊笑邊調侃,“沒牙啦!”

一瞬間,一張笑容滿面的照片就抓出了形兒。

有位老人因為身上衣服穿久了,有種不新鮮的味道。他自己明白,便更顯得局促,幾番試圖阻止志願者們幫他,怕他們嫌棄。

但志願者們仍是笑眯眯的,老人被幾雙年輕的手擺布着,到最後眼睛裡竟沁出眼淚來,“你們這些娃,比我娃對我還好啊。”

眼淚擠進溝壑般的皺紋裡,惹得志願者們也酸了鼻頭。

山裡的老人沒有手機,隻有走很遠的路才能用上村裡商店的電話,一年到頭聯系不到子女是常有的事。

甚至有老人臨去世都見不到兒女們一面,像是徹底被遺忘掉了。

楊鑫身為人母,最能體會其中辛酸。

她忙碌的空隙回家時,也看見過兒子家長會時在作業本裡壓下的紙條:

媽媽,我知道你很忙,要去陪那些孤單的爺爺奶奶,但我就不孤獨了嗎?

這種環環相扣的孤獨像是某種帶刺的藤蔓,紮進楊鑫的心裡。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6

在這孤獨的小山村裡,楊鑫卻見證過最質樸的愛意。

有次,大家排隊拍照的時候突然跑來一個老大爺。

布鞋上和身上都是水泥點子,還有零星幾個點子在臉上。他有些為難地開口,我在下面修路,在那裡給人家和水泥,能不能讓我先拍?

楊鑫還沒開口,旁邊排隊的老人們更急,“快先給他拍,人家下面有活兒呢。”

楊鑫邊給他收拾水泥點邊随口問,叔,咋這年紀了還給人幹重活呢?

老人爽朗地回,能賺一點是一點,不給娃們添麻煩。

隔天,又有個腿腳不好的獨居老人,自己拄着拐杖颠兒颠兒過來拍照。

楊鑫問,叔,腿不舒服咋不去醫院看看?

老人連忙下意識搖頭,擔負不起了,年齡大了,害怕娃們動錢。

過一陣子又補一句,老了都這樣,能過一年是一年。

像是寬慰楊鑫,又像是寬慰自己。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7

山裡的老人們,似乎早已經習慣了犧牲和奉獻。

為兒女們操勞一生,這副身軀成為他們唯一的資本,如今他們卻也不在乎了,任它像棵枯柳,日日殘敗下去。

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他們很少去醫院,很多病拖着拖着就落下了病根兒。

有眼睛患疾病的老人,熬到最後甚至沒了一隻眼睛。

遇到這種老人,楊鑫會私下裡悄悄說,叔,你這眼睛我給你修一修,給你修得跟原來一樣

等照片洗出來,老人認真盯着照片看了好久,那僅有的一隻眼睛濕潤起來。

他也許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自己完整的樣子。

當再有老人試探着提出修飾照片的請求,楊鑫總會盡量滿足。

她為了給一個龅牙的老人拍照,費盡心思把表情的畫面選在一個嘴半開的狀态。

既不會因為閉着嘴顯得刻意,也不會因為嘴張太大太突出,盡可能削弱了龅牙的感覺。

老人看到照片欣喜得差點兒蹦起來,千恩萬謝,甚至要拉着她的手去家裡喝水。

楊鑫卻時常覺得自己擔不起這樣的情誼,她隻希望自己這束微光,能給這些默默守護了兒女一生的老人們最後的尊嚴和體面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8

為了讓老人們更有儀式感,楊鑫常常别出心裁。

每次發照片的時候,她都會把照片布置成一面展覽牆,供老人們參觀領取。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9

先到的老人們都徘徊在照片牆前面,指指點點尋找相熟的人,互相打趣一番。

“你個老慫看看你的樣子,笑得跟花兒一樣。”

“你還不是一樣,看你女子來不笑話你。”

有的老人像孩子一樣把自己的照片拿着左右端詳,一會兒又舉過頭頂。

看到有個穿的破破爛爛的老人,在照片前面發呆。

楊鑫走上去笑嘻嘻搭話,叔,還不把照片好好拿回去,給娃們看看呢。

老人怔了怔,緊接着用袖口擦起了眼睛。

旁邊的村幹部偷偷告訴楊鑫,這老人是個五保戶,家裡早沒人了

楊鑫快走幾步追上老人,另起一個話頭,“叔,這照片你覺得好看不?”

“好看。”

楊鑫又說,“你覺得好看就行,咱辛辛苦苦一輩子就是為了咱自己高興,咱自己喜歡就行了,要高高興興的。”

老人眼淚還沒收起又笑了,使勁點了點頭。

一轉身,有個大爺急匆匆湊上來:“娃們,你們太好了,給我拍這麼好看的照片,我也沒啥能給你的,我給你唱一段秦腔吧。”

說罷不由分說,站定就拉開了嗓子。

“渾身上下,一錠墨。

黑人黑相,黑無比——

馬蹄印長在頂門額……”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10

青筋從老人額頭上暴起來,他身後是空曠的廣場和堆成團的烏雲。

烏雲下面是20米延綿不絕的鐵絲網,挂着密密麻麻的亮紅底的遺照,遺照前是老人們無畏坦蕩的笑臉。

秦腔樸實渾厚的調子一起,這場面竟生出幾絲悲怆來,讓楊鑫看得入了神。

恍惚間,她聽到背後兩個老人的對話。

“有了照片,你娃就能記住你嗎?”

“我走了以後,照片可能就讓娃們壓箱底了,或者幹脆就扔了。留不留是他們的事情,活一場,起碼我自己得有吧……”

楊鑫轉身,老人們依舊熱鬧,她卻再也辨不出說話的是哪兩個了。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11

“笑甜甜”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開以後,經常有人私信楊鑫。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12

“你這個項目怎麼做的?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想加入進來。”

楊鑫很欣慰,但等到她細細講述完他們的工作流程之後,對方卻迫不及待地追問一句,哪個環節開始收錢呢?

也有人站在道德高地質問她,你做這麼晦氣的事,不是咒人家嗎?

還有人趾高氣昂發消息給楊鑫,你們免費拍照是吧,我們在xx市區的xxx小區,你們過來給老人們拍一下吧。

這種時刻都讓楊鑫像是吃了蒼蠅。

但好在,這世界并不隻是讓人失望的人。

有天,楊鑫看到有人在一個視頻下面留言:這個人好像是我姥姥。

她看到他的ip地址距離商洛很遠,認真跟他回複說,你可能認錯了。

但是對方的回答卻出乎她的意料。

“我姥姥早都去世了,隻是看着照片覺得很像很親切,突然讓我覺得好像姥姥還活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裡。”

後來的評論區裡,越來越多這樣的留言。

“突然想我姥姥了,我今天一定要給她打個電話。”

“看哭了,忘了多久沒回去了。”

“爺爺走了十年了,我隻有在夢裡才能見到他。”

這種思念,也延續進現實中。

有天,楊鑫身邊的一個叫“小仙女”的志願者女孩,拉着一位老人的手不肯放開,絮絮叨叨說了好久的話。

臨分别前,她緊緊抱住老人舍不得松開,哭得像個淚人兒。

她哽咽着說,那個老人太像自己過世的母親了,她覺得自己的母親好像還沒走,自己又變成那個有人寵的小女孩了。

她拉着老人的手說以後一定會經常來看看,這一面之緣,就這樣延續進生活裡。

那些老人們在時空的奇妙交疊中,被更多的人惦記着。

這種場面,是楊鑫覺得欣慰的時刻,仿佛那些讓人惡心的事情都煙消雲散了。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13

生與死的輪回接力中,衰老和死亡,是每個人終将抵達的黑夜。

在看過2000雙孤獨的眼睛的同時,楊鑫也看到了2000張從容老去的笑顔。

她發覺自己不再怕死了。

有孩子卻立單身人設的男星(拍遺照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14

她甚至常常會想象,在老人眼裡的那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會不會是如背景這樣熱烈的紅色?

這一趟人間旅程,他們質樸而熱烈地活過,在日落之際,他們該如何去對抗遺忘……

眼下楊鑫能做的,隻有繼續拍下去。

兩千張,三千張,兩萬張……

讓那些需要幫助的老人們,被看見……

讓那些被看見的老人們,被記住……

圖片來源:抖音公益短片《笑甜甜》

作者:弼馬。

本文來源公衆号ins生活(ID:inszin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