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但近年來,高血壓病越來越年輕化和低齡化,“小胖墩”成了高血壓高危人群。
近日發布的最新版《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透露,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正持續增長,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1000萬人。
尤其是——“肥胖”已成我國兒童青少年患高血壓的首要危險因素。
我國高血壓患病現狀
藍皮書顯示:
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9%。農村高血壓患病(28.8%)率高于城市(26.9%);
男性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女性;
随着年齡的增加,高血壓患病率也逐漸升高。
同時,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相比較來看,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位居前三,分别為35.9%、34.5%和29.1%。
如今,高血壓的發病趨勢不再是過去的“北高南低”,而是逐漸表現為以大、中城市為熱點的島狀分布。
藍皮書稱,随着近年高血壓防控工作的落實,高血壓的控制狀況雖有所好轉,但依舊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健康和營養調查數據顯示:
我國7至17歲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從1993年的10%上升到2011年的12.9%,年均增加0.16個百分點。
1995至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對943128名7至17歲漢族兒童血壓與肥胖狀态的關聯分析結果顯示:
1995年以來,超重肥胖對高血壓患病水平的影響越來越大,來自超重肥胖對高血壓患病風險的獨立貢獻從1995年的6.3%上升至2014年的19.4%。因此,肥胖兒童應是實施高血壓早期防治策略的重點人群。
如何防治青少年高血壓
“當前,青少年發生高血壓的比例正在增加,而肥胖已成為我國兒童青少年患高血壓的首要危險因素。”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病房主任孫甯玲教授表示,不僅如此,肥胖、超重兒童成年以後發生高血壓的風險,也要比普通青少年高很多。因此她建議有關部門要在學校設定配餐标準,變過去以學生口味為主的配餐形式為營養配餐,同時增加青少年運動量和運動時間。
專家還建議對3歲及以上兒童每年體檢時,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同時測量血壓。目前,我國正在嘗試對高血壓進行分級管理,其中高血壓達标中心就是一種全新的模式。目前由孫甯玲教授牽頭推動的高血壓達标中心已覆蓋全國千餘家醫院。
此外,臨床實踐中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令人堪憂,在廣東省人民醫院教授陳魯原看來,單片複方制劑(SPC)或許有助于改善這一問題。“美國高血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其SPC的使用率為27%,而我國僅為6%。”陳魯原說,“對于傳統的配方,我們建議根據患者病情選擇SPC種類,不僅要考慮到患者血壓升高類型,也要充分考慮患者合并症等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