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姐營養課堂
每期一個短視頻
為大家提供科學輕松的喂養心得!
第175期
明知道KFC等快餐是垃圾食品,為何還有很多家長帶孩子去吃呢?
(本片改編自知乎答主@初夏之菡 的高贊圖文)
我在知乎高贊中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明知道肯德基等快餐是垃圾食品,為什麼還有很多家長帶着自己的孩子去吃呢?
我作為一個學習營養和臨床醫學的媽媽,一樣會帶着我兒子去吃肯德基、麥當勞,而且還會吃油炸的高澱粉食物——薯條。請不要忘記,食物存在還有個屬性就是:
開心!
首先要知道,我們該如何選擇食物?你應該先知道食物與我們的關系是如何的,這就要從身體和心理的層面來分析。
01 身體方面傳統意義的營養學和烹饪所關注的點就是味覺的刺激和對身體帶來的作用。從這方面來看,這類「垃圾食品」可以說确實不值得選擇,因為它們的味覺刺激非常過分,讓你吃了有還想吃的欲望。而且從營養的角度來看,就更加缺乏意義,因為很多食品的熱量與營養素是嚴重不匹配的,甚至還有空熱量的食品。
但我一直相信「存在即合理」(無論該如何解讀)。因此,有些令人非常愉悅的「垃圾食品」并不是無緣無故地被發明出來的,因為我們的确需要它們帶給我們快樂。但是也不能放縱。
而且要記住,食物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僅僅隻占一部分,還有「睡眠」 「情緒」 「壓力處理」 「意識對身體的調節」 「環境污染」等因素。健康是一個非常綜合的結果,變量實在太多,而營養真的僅僅占到1/6左右而已,為了健康強壓一切其他因素而一味在意營養因素,從來都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02 心理方面
小孩子的快樂非常簡單也很脆弱,你不需要通過縱容他的欲望來滿足它,但是你又不能用純理性去統治它;你是需要「愛與規則」、「平等與自由」這幾個要素去對待孩子這個生而完美的小生命:
我可以帶你吃你想吃的任何東西因為你是值得獲得這種喜悅與自由,但是我需要立規矩——告訴你吃的頻率和數量以及能夠吃的時機,因為我希望你擁有健康和平衡的胃口;而同樣,既然孩子需要遵守規則,而處于平等的心理,我們大人也需要遵守這個界限。
你千萬不能一邊限制他們吃「垃圾食品」,而自己轉身和同時吃啤酒炸雞、燒烤甜品卻搪塞說「小孩子不能吃」,其實你傳達的意思就是——「不能吃僅僅是政治正确,而我這樣放縱吃才是人之常情」,小孩子接受了這個信息就非常容易覺得薯條等「放縱性」食品有種「偷歡」的額外刺激感,反而會讓他們更想吃。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是嘴上說着「偶爾吃真的很開心」,行動是在「恰當的時機帶着他一起享受這個快樂,而孩子也自然會吃飽就停下來」,而意識上堅信「我知道吃這些食品的全部後果,我願意為了它的好處接受它的負面作用,并通過調節飲食來平衡回來」。最後順利完成帶着他吃薯條的整個過程,孩子并不會因此而不吃正餐,也不會因一包薯條而發胖,我也絲毫不會因此而内疚——因為我們做的都是知行合一的事,薯條對于他來說就是偶爾可以吃的零食而不是正常的飯菜,更不是什麼神秘「小孩不能吃的禁忌」。
當你能明白人生結局是場複雜函數的運算結果,你就不會把飲食和營養這個單一的因變量去放大到成為健康的唯一調控因素這麼擰巴了。
你對所謂的「垃圾食品」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作者簡介:兒童營養師王斌,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擅于将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相結合,專注于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科學喂養孩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