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俄羅斯。
雖然俄羅斯境内的無人區較多,但提起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的确是遠超别的國家。
那麼要說全球面積最小的,您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有這樣一個國家,位于意大利的境内,卻擁有着自己的獨自的國旗和國徽,它的存在更是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
每年都能從聯合國拿到折合人民币117億元的援助,但這個國家卻隻有三個公民,兩棟建築物。
作為全世界著名的微型國家,馬耳他騎士團盡管對很多人來說依舊十分陌生,但多年以來,無論是外交和内政,這個國家都有着自己的負責人。
更是在多個國家有着自己的大使館,多年以來甚至和110個擁有着主權的國家建交,而這一切盡管聽起來匪夷所思,卻是真實存在。
01 騎士精神,終成國家在成為一個獨自的國家之前,馬耳他騎士團的前身隻是一個用來救死扶傷的醫院,成立于1099年,距離今天也已經有了将近千年的曆史。
馬耳他騎士團的前身被稱作醫院騎士團,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救治病人和騎士團的朝聖者,随着耶路撒冷的加入,醫院騎士團的資産發生了質的飛躍。
正因醫院騎士團的建立初衷受到了世人的贊賞,在人民的擁護之下,醫院騎士團于1113年,終于得到了當地教廷的認可,使其成為了獨立的教會。
在免除稅費的同時,更是給予了一系列的政治權利和經濟資助。
而建設初衷本是為了行善的醫院騎士團在1120年,為了守衛朝聖者的安危,醫院騎士團的信徒自發的建立起了自己的物理裝備。
也正是因此開始了自己的軍事活動,同時成為了耶路撒冷王國的一支軍事武裝力量。
彼時的醫院騎士團憑借着自己善良的建立初衷擁有了大批的信徒,這些人在教廷的授權下不用聽命于任何人,他們也是因為如此,隻需要擁護教皇。
在醫院騎士團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之後,很快便成為了耶路撒冷王國的一支重要的武裝隊伍。
彼時的醫院騎士團在大團長Roger de Moulins的帶領下,參加了1187年的哈丁之戰,在這場戰鬥中,由于戰術上的失誤導緻整個騎士團陷入到了絕境。
在敵軍的眼中并不在乎他們的身份,很快整個騎士團幾乎在這場戰鬥中全軍覆沒。
位于巴勒斯坦的醫院騎士團總部,幾百多處的建築更是随着巴勒斯坦的戰敗陷入到了阿拉伯軍隊的手中。
為了能夠逃命,醫院騎士團便開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随着時局的動蕩,醫院騎士團多次輾轉,最終于1309年定居到了羅得島。
作為為數不多的基督教力量,在羅得島的生活同樣并不安定,羅得島所在的君士坦丁堡同樣經常發生戰争。
為了保護自身安全,醫院騎士團深知自己已經要擁有自己的海軍,隻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在戰亂中生存下去。
1453年,君士坦丁堡在和土耳其人的戰鬥中敗下陣來,土耳其人乘勝追擊,将矛頭對準了位于羅得島的醫院騎士團。
意圖一鼓作氣,将彼時東地中海的唯一基督教力量拿下。
但彼時的醫院騎士團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海軍,在一番僵持之後,想象中的摧枯拉朽并沒有出現,土耳其人無奈後撤,準備他日再戰。
1480年的羅得島之戰,以醫院騎士團的勝利告終。
在将奧斯曼帝國擊敗之後,周邊的其他勢力逐漸意識到醫院騎士團的海軍力量正在逐漸強大,想要侵占羅得島并非易事。
1522年,養精蓄銳許久的土耳其人在蘇萊曼一世的帶領下,整整20萬人的軍隊開始了對羅得島的進攻,盡管彼時的騎士團相傳僅有7000名戰士。
卻仗着多年來的軍事建築和地理位置的優勢成功在20萬人的圍攻下堅守了達到6個月之久。
最終在談判之後,以醫院騎士團撤出羅得島前往歐洲為結果結束了這場戰争。
在前往歐洲的7年時間裡,醫院騎士團并沒有因此得到修身養性的機會,由于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不同,醫院騎士團很難被當地人所接受。
最終在多年的遷徙之後,終于在教皇和羅馬帝國國王的命令下,定居于馬耳他島。
為了表示出自己的擁戴,每年隻需象征性的上交當地政府的1鷹币作為租金即可。
雖然馬耳他島的生活環境并不優越,但和多年的漂泊生活相比,還是要好上很多,更是在馬耳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名為馬耳他騎士團國。
盡管騎士團一再表示自己不願參與戰争更不願與其他的勢力為敵,土耳其人在得知騎士團的安穩發展之後,依舊不願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為了防止騎士團東山再起,未來和自己為敵,土耳其人再次派軍向其宣戰。
1565年,由蘇萊曼一世派遣的大軍再次踏上了圍攻騎士團的道路,盡管彼時的騎士團已經恢複了一定的元氣,但和土耳其人的軍隊相比,依舊難以為敵。
很快騎士團的多個城市都在戰争中被毀之一旦,隻有主城依舊在苦苦支撐。
就在騎士團準備投降之際,來自西班牙的軍隊終于趕到,騎士團的成員終于看到了希望,在内外夾擊之下,土耳其人最終不敵,敗下陣來。
這次戰争的勝利也給騎士團迎來了一段高速發展的時期,憑借着騎士團的宗旨,招募到了一大批的新鮮血液。
軍事力量同樣發生了巨大的增強,更是和西班牙的軍隊結為盟軍。
1571年,戰敗的土耳其人再次開始了對騎士團的進攻,但這次的戰鬥并沒有取得曾經的成績。
在到達馬耳他島之前,土耳其人的軍隊便碰到了西班牙的海軍主力。
彼時的西班牙海軍戰鬥力空前的強大在騎士團的幫助下,戰争呈現一面倒之勢,土耳其人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這場戰鬥的全面勝利也标志着土耳其人不得不放棄自己對騎士團的進攻。
随着和平時期的到來,馬耳他騎士團國也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時期,招收到了大量的朝聖者,馬耳他騎士團國自己的海軍勢力也在逐漸的強大。
02 國家衰落,輝煌不再馬耳他騎士團國在多年的發展期間擁有了不俗的戰鬥力,但和彼時由拿破侖所率領的法軍相比卻依舊不可同日而語。
最終于1798年無奈向拿破侖所帶領的法軍投降,将自己的領土全部交給了法軍統治。
多年來的苦心經營更是悉數交到了法軍的手中,無論是在教堂還是百姓的家中全部被侵略者洗劫一空,多年的努力全都化作了過往雲煙。
騎士團的成員最終無奈撤離馬耳他島,再次踏上了漂泊之路。
好在戰敗之後的騎士團信徒的信仰并沒有磨滅,依舊保留着自己的組織之名,最終得到了俄羅斯沙皇的接納,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得到了生活的權利。
1802年,在亞眠條約的簽訂中,騎士團得到了馬他爾島的主權,但由于自身的弱小,騎士團對馬耳他島的主權名存實亡,并不能進入到島上生活。
1834年,在一番商量之後,騎士團最終定居到羅馬開始修建自己的大本營。
更是在同年徹底放棄了自己的軍事性質,全心投入到自己所信仰的使命當中,潛心求道,一心向善,放棄了所有的事業,一心一意的走慈善之路。
随着騎士團徹底地放棄自己的軍事武裝,一心向善的基督教的信徒也漸漸地淡出了各方勢力的視線中。
再加上彼時的俄羅斯正是以軍事力量而著稱,在它的庇護下,騎士團很快便将自己的慈善事業開展起來,更是受到了周邊居民的擁護。
随着慈善事業逐漸地遍布全球,醫院騎士團的擁護者也逐漸地散落到了世界各地。
随着信徒數量的增加,騎士團在當地也是越來越受居民的擁護,多方勢力願意和其交好,并提供庇護。
随着時間的流逝,新時代的到來也同樣使騎士團發生了一些改變,但他們做慈善事業的初衷依舊沒有改變。
而紅底白色的八角十字國旗也成為了今天騎士團的代表,标志着他們的初衷便是濟世救人。
到今天,很多人包括俄羅斯的當地人都認為馬耳他騎士團的領土便是馬耳他宮。
其實不然,馬耳他騎士團其實沒有自己的領土,他所在的地區隻是他在羅馬的根據地,馬耳他宮對其而言說到底也隻擁有使用權,并沒有擁有權。
在聯合國的要求中,想要成為會員國便一定要擁有着自己的領土。
正因如此,有很多不同國家的政府人員并不認為馬耳他騎士團國是一個獨自的國家,而稱其為準國家。
截至今天,俄羅斯早已将馬耳他騎士團國所擁有的建築管轄權交給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公民,也就意味着他們擁有着自己獨自的管轄權。
作為聯合國承認的“準國家”,馬耳他騎士團國卻擁有着自己獨自的郵票和貨币,更是制作了隻屬于自己的國旗和國徽。
随着馬耳他騎士團國的信徒遍布世界各地,馬耳他騎士團國更是因此在多個國家都擁有着自己的大使館,負責外交。
到目前為止,馬耳他騎士團國擁有的騎士遍布世界各地,更是擁有着數萬名醫療工作者。
每年得到的117億援助也是大多都用來購置設備,醫生的工資和傳教的開銷等等,正是因為馬耳他騎士團國以慈善事業聞名世界,多個國家都願意和其建交。
時至今日,馬耳他騎士團國已經和110個擁有着自己主權的國家保持着良好的建交關系。
随着旅遊行業的興起,多個國家都在歡迎遊客們的到來,羅馬作為多年前的戰鬥強國,同樣吸引到了無數的遊客。
這些遊客在前往羅馬的過程中大多都會在攻略中看到馬耳他騎士團國的推薦,作為以慈善事業發家的馬耳他騎士團同樣吸引到了不少的遊客去觀光旅遊。
随着馬耳他騎士團國的慈善事業趨于完善,有着大量的人民對其抱有好感。
作為僅有三個公民的馬耳他騎士團國,雖然沒有自己的領土和軍事力量卻擁有着其他國家難以相比的高尚事業,而馬耳他騎士團國的信徒更是桃李滿天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