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汽車品牌國産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賺到更多的錢。
雷克薩斯國産之後不一定能掙到錢,甚至有可能虧錢,所以說:它就不國産。
就好比:我想要投資賺錢,但自己又沒那個水平炒股,有可能就是血本無歸了。算了,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對吧?
我們一個個來看,首先在近幾年,雷克薩斯的進口成本是在降低的。
國務院2018年發布了一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上面講:汽車整車稅率由25%降至15%,1成。
假如:雷克薩斯ES到岸價25萬塊錢,算上關稅、消費稅、增值稅之後,總稅費成本可以降低3萬塊錢。
實際上,這個降低的成本不可能都給我們買車的,都讓給我們。換句話說:廠家的利潤更高了,當然就更加沒有國産的動力。
雷克薩斯好像去印度開了個廠,怎麼,瞧不起我們中國人還是怎麼樣?
它去印度建廠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印度的進口車關稅太高了,已經上調至30%了。我心情也是有點複雜。
不單單車的利潤在增加,雷克薩斯在中國的銷量也是在增加的,也就能掙到更多的錢了。
雷克薩斯官方公布的銷量數據:2017年的銷量增長22%,2018年21%,2019年25%。
換句話說:雷克薩斯每年的銷量都在增加,何必要去折騰國産?
就好比:我每天躺着睡覺也能收租,而且房租不斷地在漲,還越賺越多,那也沒必要再出去打工了,對不對?
國産之後不一定能提高利潤另外,豐田是一家極其追求利潤的企業,我們以前視頻是講過的:豐田的利潤是大衆的1.7倍。
雷克薩斯國産之後,利潤不一定會提高的,豐田自然也不會去冒這樣的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有論文,《關于規模經濟的實證分析——以我國汽車工業為例》上面講。
汽車工業非常講究規模效應,國産化需要非常高的成本投入,隻有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國産化才是有利潤的,才會具有高收益。
說人話就是:車子要賣得足夠多,才有利可圖,賣得少,沒什麼意思的。
這也是雷克薩斯以前一直在表态的:要求進口車的銷量達到3萬、5萬、10萬,才有可能會考慮國産的一個原因,這個計劃當然還是一拖再拖。
還有,《财經研究》期刊上面有論文,《基于DEA模型的中國轎車企業規模經濟效益評估》上面講:我國轎車廠的最小規模經濟為年産20到30萬輛。
雷克薩斯在2019年的時候才在中國第1次達到了20萬輛的門檻,第2年怎麼樣還不好說了。
你看2020年還疫情了,上上下下一浮動,又不是20到30萬之間,有可能變成10到20萬之間的,搞了不好還虧錢。
另外哪怕雷克薩斯國産,價格下降了,它的銷量也未必能增加多少,這話怎麼講?
中國産業信息網《2017年中國豪車銷量、品牌滲透率及市場占有率》的數據上面看:中國豪華品牌市場占有率,BBA占了76%,雷克薩斯隻有5%。
換句話說,在買豪車這件事情上,中國消費者首先考慮的還是BBA,雷克薩斯銷量是上不去的。
而且它現在的這5%,大家都是圖着它是進口車才買的,它不是進口車,搞了不好銷量還會往下跌,何必要承擔這樣額外的風險和損失呢?
再一個你看,到中國開廠,國産不是要合資的嗎?銷售利潤有可能會被瓜分掉的,注重利潤的豐田,更加是不會考慮這個東西的。
銷量沒有翻倍、利潤也沒有翻倍,反而我賺來的錢、利潤要分你一半,那算了吧,對不對?
雖然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上面規定。
2022年就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了,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2家的限制。
但至少從目前來看的話,外商持股比例還是不能超過50%,我們到時候再看看雷克薩斯怎麼辦。
保持進口剛好能夠差異化競争前面我們不是提過了一嘴嗎?反正雷克薩斯就5%,它就拿“我是純進口車”這件事情來說事情了,還真的是有理論依據的。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期刊上面有論文,《制造企業差異化競争戰略研究》上面講。
差異化競争戰略可以為企業建立獨特的市場形象和品牌吸引力、産品的外觀特征、産品的價格等等,從而在市場上獲得自身的立足。
說人話:其他的豪華車品牌都國産了,“我就是不國産”這件事情,就是與衆不同才有生意做,是這麼回事。
另外,同樣是“日系3傑”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和讴歌,它們已經國産了。
它們已經給雷克薩斯試過毒了,有的都已經在吐白沫了,就證明這條路其實不太好走的。
這2個品牌國産了之後,銷量依舊是沒有質的突破的:2019年英菲尼迪在中國銷量35035台,讴歌隻有14786台。
作為對比,寶馬5系就單單這一個,2019年9月份,一個月份,銷量就是16000台了。
有前車之鑒了,雷克薩斯自然也會小心一點,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雷克薩斯堅持自己的标簽講完利益問題,再來講講雷克薩斯的品牌堅持,它就是強調是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也是雷克薩斯的重要标簽。
它自己官網都說的:雷克薩斯講究匠心之道,它們的匠人可以突破機器和人工智能的極限,确保車子的品質。
從實際的角度來說的話,中國制造在世界範圍内才是有名的了,不一定會輸給誰的。
我以前視頻也是講過的,華晨寶馬和進口寶馬,質量是難分伯仲的。
無論中國制造有多厲害,還是有很多朋友他就是不認,就問:“國産的還是進口的?我要買進口的。”
《軟科學》期刊有論文,《中國消費者對同一品牌國産與進口産品認知差異的原因及分析》上面講。
中國的多數消費者在選擇産品的時候,依然是重“洋”輕“内” ,認為進口的就是要比國産好,而且受原産地形象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說人話就是:日本一直大家都覺得做事情比較仔細、做得比較認真的,恰好雷克薩斯也強調匠心什麼的。反正就是認這個東西,就會去買這個東西。
“雷克薩斯,我喜歡,我願意買,因為它是日本那邊産的。”
“就是因為是日本那邊進口過來的,我覺得它好,所以我才買的雷克薩斯。”
繞來繞去,一旦變成國産,搞了不好,生意比現在還差,自然也就不會國産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歸根結底,窮究這個問題的根本,雷克薩斯堅持不國産,原因到底是什麼?
錢!就是利益達不到預期,而且還要承擔額外的投資風險。
再說了,它目前生意也活得還可以,也算是穩步在增加,就不考慮國産的事了。
我們剛才講雷克薩斯一家的事情,大家最糾結的就是進口還是國産嘛,買豪華車其實除了這個,更重要的是什麼?
品牌。就是車子前面的logo、車标,雷克薩斯一個車标值多少錢?
買一塊車标多少錢,和我們眼裡看看多少錢,肯定價格不一樣,但我們給你算過了,想不想知道?
奔馳、寶馬、奧迪,它們的車标到底值多少錢?一個其他的車子換一個奔馳标上去,拿去賣,可以貴多少錢啊?
關注「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豪車」你就可以知道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幹貨,文字版、音頻版、視頻版都有,你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那些買入門級的BBA的人,是不是就是為了買這一個車标?
我們為了這個車标到底付出了多少錢?會不會有人覺得,真的是傻得要命?會不會反過來有人覺得,買這個才是聰明的選擇?
關注「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豪車」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