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箕還是糞箕?"簸箕"是一種竹制圓形平底的農具,它一般用于篩去稻谷中的冇粟或者篩去種子中的冇粒,簸箕跟米籮形狀相近,都是圓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畚箕還是糞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簸箕"是一種竹制圓形平底的農具,它一般用于篩去稻谷中的冇粟或者篩去種子中的冇粒,簸箕跟米籮形狀相近,都是圓形。
"畚箕"是一種竹制農具,呈半橢圓錐形,嘴口薄,後部高,嘴口兩邊竹闆比底部竹篾略長,像伸出二隻短短小腿,潮汕地區的畚箕較大,一般裝有二隻畚箕耳,便于用手抓或者系上繩子用于挑沙挑土。
"糞箕”用于室内打掃衛生裝垃圾的工具,外地叫"糞箕”,潮汕地區叫"糞鬥"。
《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我讀到的二種版本都這樣翻譯:"莊子妻子死去,惠子前去吊唁,卻看到莊子一邊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着,一邊敲打着瓦缶唱歌。"在這裡把"箕"譯為"簸箕"事實是不準确,最好譯為"畚箕",因為莊子這個坐姿顯然像畚箕而不像圓形簸箕。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有一句:"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用箕畚把土壤運到渤海之尾倒掉。"畚箕"是潮汕人的叫法,因為潮汕人好用倒裝語序,比如"母雞"叫作"雞母”,"盒飯"叫"飯盒",但查閱了現在很多方言都隻有"畚箕"的叫法,而無"箕畚"的叫法,所以不可能是潮汕話傳承出了問題,而是"愚公移山"的作者寫錯或者後人印錯,其實應是"畚箕運于渤海之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