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潔 實習生 莫海昕 廣州報道
2021年,珠三角迎來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GDP總量突破10萬億。
其中,深圳、廣州GDP總量分别達30664.85億元、28231.97億元,佛山和東莞分别為12156.54億元和10855.35億元。
“珠三角是廣東乃至全國的制造業中心,近年來科技創新加上先進制造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指出,珠三角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從結構上看,珠三角的經濟形成了廣深領頭、佛莞跟随的局面。
從另外一個角度,能窺見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在全國整體就業人口連續數年下降的局面之下,珠三角的就業人數仍然持續上升。其中,最新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廣州市就業人口達1158.01萬,一年增長32.12萬。
2021年,珠三角9市的GDP增速都不低。其中,肇慶市增速最高,為10.5%,惠州市緊随其後,增速10.1%。2021年,珠三角已有4個萬億GDP城市,9個城市的經濟總量合計達100585.26億元。
珠三角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珠三角9市中,廣州、深圳是領頭,佛山、東莞也是萬億GDP城市,不過其他城市的GDP總量沒有超過5000億元。
“珠三角缺乏7000、8000億這一個層次的城市。”孫不熟說,珠三角部分城市的面積較小,如果從面積上來看,整個珠三角不過5.54萬平方公裡,還不如重慶大,但每平方公裡産生的GDP很高。
林江指出,珠三角城市發展不平衡,不過廣州、深圳對于珠三角其他城市并沒有壓倒性優勢,現在很多人願意去佛山、東莞或者中山、江門,因為生活成本較低,生活品質也不錯。珠三角應該進一步推動融合發展,城市之間加強合作。
從數據來看,廣深兩地在消費、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表現亮眼。2021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122.56億元,同比增長9.8%。深圳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98.12億元,比上年增長9.6%。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47元,比上年增加5969元。廣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16元,同比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33元。
細看數據,其他城市也有不少亮點。
佛山2021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442.13億元,居廣東省第2位。此外,佛山獲批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裝備制造),全市國家級基地增至6個,數量位列全省首位。
東莞的先進設備産業則迎來産量“大爆發”,2021年,東莞工業機器人增長66.8%,服務機器人增長42.7%。從高端電子産品看,集成電路增長22.5%,智能手表增長209.6%。從新能源産品看,新能源汽車增長62.5%,充電樁增長115.7%,锂離子電池增長24.4%。
中國統計年鑒顯示,在2014年達到總量76349萬人的就業人數高峰之後,我國的就業人數以每年100-400萬不等的速度在遞減。不過,珠三角整體就業人口仍持續增長。
其中,廣州以2020年32.12萬的增量,在珠三角表現最好。最近10年,廣州的就業人數每年一直保持20萬人以上的增長,其中2015年-2018年每年增長超過50萬,顯示出廣州對就業人口的強勁吸引力。
林江指出,現在越來越多人考慮到生活品質的問題,廣州是省會,醫療、教育集中,生活品質整體較高。此外,廣州整體的生活成本在一線城市中也偏低,購房的壓力相對較小。
孫不熟指出,珠三角的就業機會多,從外地遷徙的人口也多,加上整體的生育率比較高,因此人口的結構仍較好。
其他珠三角城市對于就業人口的吸引力也不弱。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珠海的總體就業人口達到177.14萬。2019年,珠海就業人口為161.17萬。換句話說,珠海2020年一年的就業人口增量就達到15.97萬。這一增量甚至超過深圳,2020年,深圳就業人員為1292.29萬人,較上一年增長8.92萬人。
“整體來看,深圳的就業人口已經很多,總量在整個廣東省排名第一。”林江指出,不少珠三角城市需要考慮如何進一步吸引就業人口。
2020年,佛山和東莞保持就業人口增長,但增量均不超過5萬人。
林江認為,東莞是外來務工人員占絕對多數的一個城市,吸引就業人口主要靠制造業。現在勞動密集型産業向外轉移,即使一些制造業訂單回流,也很難長期持續,這就需要發展智能制造,進行産業升級。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