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罰罪含義

罰罪含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8:05:44

在《罰罪》每一集的正片開始前有一句話:“罰罪宥過以懲之,殺戮犯禁以振之”,是出自春秋時期軍事家管仲創作的一篇散文《管子·版法》,管仲也是中國古代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改革家,他的著作今稱《管子》,内容涵蓋各種學術,是後世道家、儒家、名家、法家、農家、兵家、陰陽家等等多家學術思想的源頭。在片頭出現這句話也算是交代了這部劇的名稱由來,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罰罪含義(罰罪罰罪宥過以懲之)1

罰罪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讨伐或懲處有罪者。而這句【罰罪宥過以懲之,殺戮犯禁以振之】的意思是:對犯有過錯的人,必須通過處罰予以懲戒;對違法犯罪的人,必須通過殺戮予以震懾。在《管子·版法》中還有一句話是【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戮必信,民畏而懼】,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這樣的,我們接着往下看……

那句話的意思就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有罪必究,絕不寬赦。執行法律嚴苛,違法一律懲處,民衆才會敬畏、害怕違法帶來的懲戒,隻有對危害國家安全、嚴重暴力、涉黑涉惡等犯罪,特别是嚴重影響人民群衆安全的犯罪,堅決依法從嚴追訴、依法從嚴懲治,這樣才能讓民衆獲得幸福感、安全感。

在《尚書·大禹谟》中有提到【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意思是對過失不要苛責,對罪犯絕不放過;罪有疑問則從輕,功有疑問則從重,這應該也是公安部門的警世通言吧,絕不放過一個壞人,也絕不冤枉一個好人,無論多久,正義終會到來!曆史上對【罰罪】有過描述的不僅僅隻有管仲提出過,那還有誰說過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罰罪含義(罰罪罰罪宥過以懲之)2

南朝·梁的開國功臣,文壇領袖沈約在《立左降诏》中是這樣說的:“罰罪之奏,日聞于蚤朝。”

北宋的司馬光在《上體要疏》中是這樣描述的:“是故王者之職,在于量材任人,賞功罰罪而已。”

明朝無名氏在《鳴鳳記·文華祭海》中說過:我聞得海上倭賊利害,自去厮殺不成?隻是調兵遣将,罰罪賞功而已。

明朝的馮夢龍在其小說《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也提到:雪恥酬恩中始快,賞功罰罪政無偏。

清朝的文學家龍啟瑞在《複唐子實書》中是這樣說的:“果能賞功罰罪,則此賊何足辦?

罰罪含義(罰罪罰罪宥過以懲之)3

《管子·版法》的原文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風雨無違。遠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經既饬,君乃有國。喜無以賞,怒無以殺;喜以賞,怒以殺,怨乃起,令乃廢,驟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禍乃始牙。衆之所忿,置不能圖。舉所美,必觀其所終。廢所惡,必計其所窮。慶勉敦敬以顯之,富祿有功以勸之,爵貴有名以休之。兼愛無遺,是謂君心。必先順教,萬民鄉風。旦暮利之,衆乃勝任。取人以己,成事以質。審用财,慎施報,察稱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則費,用力苦則勞。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報不得,禍乃始昌。禍昌不寤,民乃自圖。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武威既明,令不再行,頓卒怠倦以辱之,罰罪宥過以懲之,殺僇犯禁以振之。植固不動,倚邪乃恐。倚革邪化,令往民移。法天合德,象法無親。參于日月,佐于四時。悅在施有,衆在廢私。召遠在修近,閉禍在除怨。修長在乎任賢,高安在乎同利。

白話譯文

凡人君臨政視事,首先要端正他的心志,其次是不違背風來雨到的天時,第三是使遠近高下的人們都得到很好的治理。這三個根本問題都解決了,國君便可以保有其國家。不可因個人喜悅而行賞,不可因個人惱怒而擅殺。如果是因喜而賞,因怒而殺,人民就會生怨,政令就會廢弛。政令多次行不通,人民就有外心;有外心的結了黨,禍亂就開始萌芽。引起了群衆的忿怒,少數人是不能圖謀應付的。

舉辦所喜歡的事,一定要估計到事情的結局;廢止所厭惡的事,一定要考慮到事情的後果。用賞賜嘉勉敦厚的人以進行表揚,用俸祿加富有功的人以進行鼓勵,用爵位提升有名望的人以進行美譽,要兼愛而沒有遺棄,才算得上君主的胸懷。一定要先給教訓,萬民才趨向好的風化。經常給予利益,民衆就會勝利完成己任了。取用于人要比照一下自己,辦事要根據實際力量。要詳細斟酌國家的用财,慎重處理施予和報酬,明察事物的分量與限度。所以,君主用财于民不可以吝啬,征用民力不可以過頭。

用财吝啬則人民反抗,用力過頭則人民疲勞。人民貧困,政令就繁複無效;人民苦于勞役之災,政令就無法貫徹。施予酬報不得當,禍亂就開始發展;禍亂發展而人君尚不覺悟,民衆就自圖造反了。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殺有罪,不寬赦;執行殺戮一定說到做到,民衆就會畏懼。權威明示于衆,法令就不必一再重申。對怠情的人,要通過訓斥予以羞辱;對有過的人,要通過處罰予以懲戒;對犯罪的人,要通過殺戮予以震懾。

君主執法之心堅定而不動搖,乖異邪僻的人們就自然恐懼。乖異邪僻的行為都有了改革和變化,法令頒布下去,民衆就跟着行動了。君主應該效法天,對萬物全體施德;模仿地,對萬物沒有私親。要做到與日月同級,與四時并列。使衆人喜悅決定于愛施俱行,得民衆擁護決定于破除私心。要招襪遠方的人們,決定于修好國内;要避免禍亂的發生,決定于消除人怨。準備長遠大計,在于任用賢人;鞏固尊高地位,在于與民同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