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儲存服務附贈醫療保險的介紹材料。新京報資料圖
自費儲存臍帶血正在成為熱門的“生意”。
近日,據新京報報道,葉秋(化名)在廣州一家醫院等待做産檢時,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子,挨個向孕婦們宣傳自儲存臍帶血的必要:能治療白血病等80多種疑難雜症,是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蘊含的造血幹細胞家庭三代都可以用,儲存後每年還會獲贈價值102.5萬元的醫療保險。
葉秋很快被說動,當場購買了為期18年的臍帶血儲存服務。葉秋的遭遇具有代表性,多名孕婦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在醫院做産檢時,會遇到身穿白大褂的推銷人員,通過各種渠道推銷臍帶血儲存服務。
臍帶血具有較大的臨床使用價值,确實應當鼓勵産婦儲存或捐贈臍帶血。近年來,兒童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适合使用骨髓移植來治療的疾病呈現多發趨勢,但骨髓配型可謂難上加難。
當骨髓配型不成功時,若能在臍帶血中找到相合的臍血幹細胞,患者就不至于陷入得不到治療的困境。因此,盡管臍帶血治療的效果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但隻要自儲存或捐贈的臍帶血數量足夠多,相關疾病就會多一條治療的有效手段,生命與健康安全也将增加一份保障。
但是,儲存臍帶血的技術含量很高,對于設備和技術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比如需要儲存在零下196℃的液氮中,且液氮每隔半個月還要更換一次等。并且,儲存臍帶血通常長達數十年之久,因此儲存與維護的費用通常較高。上述新聞中提到的葉秋,為18年的臍帶血儲存繳納了19800元的服務費用。
儲存臍帶血盡管成本較高,但利潤也十分可觀。所以不少機構也一直在大力推廣這項服務,甚至通過假扮醫務人員推銷等方式招攬顧客。
即将進行幹細胞複蘇操作的臍帶血包。資料圖。圖/新華社
然而,一旦臍帶血“沾染上”過于濃厚的商業銅臭味,就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比如,如果産婦接觸到的均為商業推廣人員,将臍帶血儲存自用,就會大幅擠壓公益性捐贈的生存空間。但是要知道,捐贈是臍帶血的重要來源,臍帶血自備私用的成功率,要遠低于捐贈公用。另外,過度商業化還可能導緻黑市買賣,任何血液制品一旦跟買賣沾邊,就會催生其他難以預料的風險。
即使自備自用臍帶血,也需警惕受到誇大宣傳的影響,把許多不相幹的疾病也當作臍帶血治療的适應症,如此不僅讓一些家庭多花許多冤枉錢,也勢必擡高當事人對疾病的治療預期,為醫患沖突埋下隐患。
更需警惕的是,臍帶血儲存一旦“向錢看齊”,安全将失去基本保障。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由原衛生部批準設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執業的7家臍帶血庫所在的省份外,其他地區也存在聲稱可以采集和儲存臍帶血的機構。而我國于2021年暫停受理臍帶血庫設置審批申請。這就意味着,一些聲稱可以提供臍帶血儲存服務機構,實際上并沒有相應資質,且由誰主管、怎麼實施技術監督等,都是一本糊塗賬。
将臍帶血的安全建立在機構的自覺與内部管理的基礎之上是十分危險的,由于絕大多數臍帶血備而不用,即使機構不按技術要求儲存,甚至随意扔棄,最終也難以被發現。這些機構來路不明、挂靠單位混亂,将來還可能因時過境遷,讓顧客維權找不到責任主體。
盡管臍帶血沒有禁止自費儲存,“存捐互利”等做法也為該領域市場化開了一道口子,但商業介入仍然要有分寸,倘若介入過多、過深,就可能将之引入歧途,并且一旦形成不良的模式或潛規則,再去治理就會事倍功半。完善相關管理規範,築高準入門檻,打擊過度宣傳和商業炒作等現象,方能确保臍帶血捐贈的主渠道暢通無阻,自費儲存的次渠道不出現商業陷阱,穩健有序地推進臍帶血的開發和利用。
撰稿 / 羅志華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