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一個東南亞國家,位于中南半島西部。西南邊是安達曼海和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1930公裡,占國境線總長三分之一。東北部和中國雲南接壤,中緬兩國國境線有2000多公裡長,雲南瑞麗是最大的口岸。
在中文中,“緬”字有“遙遠”之意,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緬甸對于我們大天朝來說就是遙遠的郊外。
緬甸國土形狀像一塊鑽石,國土總面積為67萬平方公裡。
僅次于印尼,是東南亞第二大國家。
面積大約相當于中國雲南、貴州、重慶三省市面積總和。
從南到北長2000公裡,是一個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國家。
因為天氣炎熱,緬甸人人腳踩人字拖,連總統接待外賓都懶得換。
男性都穿一種叫做籠基的裙子,女性習慣在臉上塗上防曬的植物粉。
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50%,是整個中南半島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
出産了世界75%的柚木,柚木是一種珍貴木材,抗腐蝕性特别強。
著名的烏本橋就是柚木修建的,泡在水裡百年不腐,但人實在太多,狗時刻都擔心被擠下水。
緬甸人把孔雀當作吉祥的象征,有些緬甸王朝的标志就是一隻開屏的孔雀。
高山
緬甸地區曾經是海底,中央部分幾乎全部都是由海洋沉積物所構成的。
中生代猛烈的造山運動,使水平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許多山系。
地勢北高南低,東、北、西部都是高山或高原。
北部山地與西藏高原南部喜馬拉雅山脈相連。
卡格博亞濟峰海拔5881米,是緬甸也是東南亞的最高峰。
東部是與中國雲南相連的撣邦高原,茵萊湖就藏在群山之中。
湖上每天都有漁夫表演單腳劃船的硬核技能。
民族
因為山川阻隔,緬甸自古以來形成了各種複雜民族。
目前,緬甸政府承認境内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8大族群。
民族成分非常複雜,欽族族群就有53個民族,很多同一民族還有語言不通的現象。
緬族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占總人口70%左右,緬族人的語言也是國家官方語言。
緬族自稱祖先是來自北印度佛陀的部落,從印度阿薩姆進入緬甸境内。
他們保留許多印度的文化習俗,比如喜歡用手抓飯吃。
北部山區還有很多民族長期處于封閉狀态,固守着自己的文化,至今對政府都是拒絕合作,不服來戰的态度。
公元前2世紀前後,緬甸出現了由骠、撣、孟等不同民族建立的小國家,例如中國史書上記載的骠國。
人們種植水稻和甘蔗,喜歡踢藤球,還和中國唐朝有點來往。
藤球是一種足球和網球雜交的運動,今天依舊是緬甸國球。
河畔
緬甸的河流跟山脈一樣,大多數是自北向南的。
中國西藏發源的大江大河都從北向南注入大海,在中部沖積出平原。(什麼是沖積平原點這裡)
其中,最長最闊、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是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就是發源于中國的獨龍江,縱貫緬甸南北2000多公裡,是緬甸的母親河,緬甸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由于伊洛瓦底江灌溉,加上充沛的雨量,緬甸中南部土地肥沃,一直是緬甸經濟的中心地區,也是緬甸曆代王朝建都之地。
在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下,緬甸人自古種植稻谷,至今都是世界上出産大米最多的國家之一。(什麼是季風氣候點這裡)
緬甸各個民族也以大米為主食,吃點魚湯米粉啥的,總體來說,卡路裡都不太高。
佛光
公元850年,緬族人在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建蒲甘城,并以蒲甘城為中心憑借強大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統一了緬甸。
1044年,緬甸曆史上出現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蒲甘王朝。
蒲甘王朝立佛教為國教,此後佛教就成為緬甸人的主要信仰,佛塔成為緬甸文化的最為重要的象征。
蒲甘就是著名的“萬塔之城”,至今在蒲甘大地上,還坐落着近3000座大大小小的佛塔。
今天,在意自我解脫的小乘佛教幾乎是緬甸全民性的信仰,佛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8%。
大多數緬甸人一生都離不開佛教,出生、命名、結婚、殡葬等都要迎請僧侶做佛事,拜佛是一項重要的生活内容。
有些人會把勤勉勞作一生的微薄積蓄全部捐獻給寺廟,仰光大金塔頂端鑲滿了鑽石和珠寶,大部分都是教徒捐獻的。
緬甸各地隻要有教徒的地方就有輝煌的金色佛塔。
按照緬甸佛教傳統,男孩隻有經過出家為僧方算成人,因此出家為僧的風氣盛行。
從蒲甘時期起,緬甸就開創了以寺院為學校的教育傳統,很多緬甸人都是在寺廟接受教育。
寶石
緬甸是中南半島礦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
煤礦、鐵礦、銅礦樣樣全,還有石油和天然氣,1887 年就在西部濱海區鑽探第一口油井。(什麼是石油點這裡)
此外,緬甸還盛産寶石和玉石,品種多,質地好,儲量豐富。
紅、藍寶石的主要産地在中部曼德勒省的抹谷地區,玉石翡翠的主要産地在北部的克欽邦,克欽邦帕敢鎮礦區發現世界最大的玉石礦。
目前,世界上顆粒最大,色澤最純,質地最頂級的紅寶石、藍寶石、翡翠都産自緬甸。
1287年,緬甸蒲甘王朝吃到了蒙古大哥送來盒飯,此後,東北部地區就受元朝政府管轄。
因為中國皇室對于緬甸翡翠的癡迷,中國商人經常不遠萬裡來到緬甸收購。
緬甸貿易非常繁盛,石油、棉花、寶石、銀、鉛、錫、胡椒等産品銷往世界各地。
仰光成為重要的海港城市,在2005年首都遷往内比都之前,這裡很長時間都是緬甸首都。
在東籲王朝和貢榜王朝時期,緬甸成為東南亞一霸,大有幹翻這個世界的氣勢。
疆域西起現在印度的阿薩姆、東至今天的泰國。
軍事實力很強大,常年把泰國踩在腳下摩擦,好幾次都打得差點亡國。
還敢和乾隆時期強盛的大清帝國單挑,大清一點便宜都沒占到。
殖民
但當緬甸遇到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的時候,好像就man不起來了。
從1824年至1885年,英國先後發動三次戰争,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持續了近百年的殖民統治。
大量印度移民湧入緬甸,給緬甸本來就複雜敏感,一點就爆民族關系又加了新的猛料。
緬甸以豐富的物産和礦産資源成為大英帝國的米倉、柚木供應地和石油、礦産品輸出地。
這一時期,緬甸仍一直保持了世界上頭号的大米輸出國的地位,鉛、鋅、錫、銅的産量和出口量在亞洲都居于前五位。
1884年,緬甸鐵路總長近500公裡,當時泰國和越南還沒有鐵路。
1878年,加爾各答大學的一個附屬學院在緬甸仰光市建立,就是仰光大學的前身。
但整個緬甸的教育可能是所有英國殖民地中最落後的,1884年教育經費僅8萬英鎊,還沒有當年撥給監獄的經費多。
在當時,緬甸的商業中心仰光,沒有書店,沒有博物館、音樂廳,沒有哪個方面可以代表近代西方文化,甚至緬甸人連英語都沒學會。
獨立
緬甸在被英國搶的差不多的時候,趕上二戰,又被日本搶了一輪。
在大肆掠奪資源的同時,日軍還強征了8萬多名緬甸勞工,修築緬泰鐵路,一半人因為惡劣的工作條件死亡。
在此期間,為了保護中國大後方,中國政府還組建了40萬遠征軍和英軍一同對日作戰。
但對于緬甸人來說,無論是英國人、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都懷有自己的目的,誰都不是國家的救星。
常年戰争讓交通運輸陷于癱瘓,工、農、礦業全面衰落,對外貿易幾乎停頓。
就在這種惡劣環境中,一個仰光大學的學生運動領袖——昂山,領導了國家的艱難獨立。
但在1948年緬甸獨立前夕,剛剛看到一點曙光的時候,昂山連同内閣成員全部被暗殺。
直到今天,緬甸人依舊把這個32年短暫生命獻給國家的昂山尊稱為國父。
動蕩
1962年開始,緬甸進入軍政府統治時期,試圖走一條閉關鎖國的緬甸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所有工礦企業收歸國有,導緻工農業生産全面下降,曾經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人們買米還要上黑市。
到1970年代初,國内已有緬共和10多個少數民族20多支形形色色的反政府武裝,遍布緬甸全境,控制了國家四分之一的土地,政府的财政支出每年有三分之一用在軍事上。
還有大量雇傭童兵的現象,一袋大米就能把小孩子賣到軍隊去送死。
緬甸成為世界第二大毒品産地,金三角地區幾乎所有海洛因加工廠都設在緬甸南部。(什麼事毒品點這裡)
年華虛度,空留一身疲憊,國家經濟衰退,普通人的日子過得比戰争期間還差。
幾十年的時間,這片農業條件優渥、礦産資源豐富的土地淪為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都要去聯合國讨飯了。
長期的積怨,緬甸爆發了多次反政府遊行,連僧侶都不能佛性了,走上街頭吟誦着《慈悲經》尋求變革。
未來
2015年11月8日,緬甸舉行25年來首次民主選舉,由昂山的女兒昂山素季所領導的政黨取得執政權,結束軍政府長達54年統治。
政府取消了對于Twitter、Facebook等網絡封鎖,西方國家也停止了經濟制裁。
Unplayed Piano音樂:Damien Rice
這個被戰争破壞、被殖民傷害、被軍政府孤立了50年的國家,終于步入正軌重回世界懷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