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知識與能力這一門的選擇題中,每年都會考到教學原則相關的題目,其中考察的方式又總是以《學記》中的語句為出發點~
所以今天林林君就分享一下各原則到底都是從哪些語句體現的,記住這些,這部分題目的分數就保住啦!
1.預防性原則:
《學記》說:“禁于未發之謂預”。要求事先估計到學生可能産生的種種不良傾向,預先采取措施。否則,“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當不良傾向已經發生甚至積習已深時再作教育引導,就會格格不入而備感困難。
2.及時施教原則:
“當其可之謂時”,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适時而學,适時而教。否則,“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已涉及教學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準備、教學内容和順序等問題,要求尋找諸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顯見成效,即抓住教學的關鍵期。
3.循序漸進原則: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順序(“孫”)。如果“雜施而不孫”,雜亂施教而無合理的順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要“學不躐等”。
4.學習觀摩原則:
“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觀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在集體中學習,借助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5.教學相長原則:
《學記》認為,“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意思是說學習然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然後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困惑然後才能自強。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提高的。
6.啟發誘導原則:
“君子之教,喻也”,教學要注重啟發。注意“道(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即要引導學生,而不是牽着學生的鼻子;要勉勵學生,而不是壓抑學生;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将答案直接端給學生。這種原則給我們的啟示是注意将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
7.藏息相輔原則:
“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這是說将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要相結合,既要進行有計劃的正課學習,又有課外活動和自習,有張有弛,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
-----------------------------------------------------------------
教師幫海量幹貨、視頻免費資料等你來!
微博:教師幫官微
QQ群:193480576
jiaoshibang1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