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重陽美句感言

重陽美句感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5 00:08:39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秋霜漸濃,黃葉滿地,時節昭示歲月,一年已進入收獲之後。人生,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在收獲中感受到“老”字。

現代人好像有些“懼老”。不喜歡别人打問自己的年齡,說那是“隐私”;不停地把青年老年的界限往後推,說四十五歲還是青年;不想承認老的事實,總願意聽人們說“你不像這個歲數”。

其實,老也沒有那麼可怕。放眼看看那滿樹黃葉,是經曆了多少風吹雨打才留下來的呀!有多少葉子,早已消失在春雨、夏風中!

重陽美句感言(重陽四個關于老)1

一個“老”字何其耐人尋味,一幅“老”景又何其令人向往!

老之将至

重陽美句感言(重陽四個關于老)2

“老”其實是人生最美的歸宿。一個人如果沒有走到老年就離開這個世界,我們稱之“夭亡”,那是人生悲劇。“盡天年”“享人壽”是對人生最美好的祝願。幾十年歲月,風霜雨雪,天災病禍,要活到“老”,并不容易!“老”是生命最後一個階段,某種程度看,也是一種境界。

人之到老,并非忽然而至。“老”是在人們的準備中到來的。什麼時候算老呢?按照孔子的劃分,大概要從“知天命”算起,人們就該迎接老年了。

知天命,其實是一個警示,告訴你時間是會終止的。人生行進在時間長河裡。青年勃勃生機,中年奮發前進,都很少體會到時間的有限性。所以,青年人敢拍着胸脯說“有的是時間”,跌倒了可以爬起來;走錯了可以從頭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青春逆反”期,很多人都有着無所不能的張揚;三十而立,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四十不惑,認識到心無旁骛才能有所作為。當我們走到四十歲盡頭的時候,迎面寫着三個大字:“知天命”!

這其實是對人生的提醒:時間有終點,某一天你就得“止”!

天命難違,所以,“老之将至”。知天命,不是消極地等待和退縮。這三個字實際要告訴人們,幹事情的時間已很有限,抓住這最後一段光陰,不要東張西望,集中精力去幹自己該幹的事、能幹的事。知天命,是知止而惜時,知止而奮力。

面對“老”這個人生階段,懼怕沒有用,躲避也不可能。美發可以掩蓋白發,卻無法挽回流逝的歲月;化妝可以改變容顔,卻留不住過去的光陰。唯有惜時,唯有知任,才能從容“老”去,坦然面對“老之将至”!

“老了要走”

重陽美句感言(重陽四個關于老)3

早晨在樓下散步,遇一老者躬身掃着滿地落葉。上前搭讪,老人從西部來,到城裡打拼已經十有餘年。說到未來,他說:“老了還要走,回老家去養老。”

“老了還要走”,這幾乎是當今老年人的常态。那一代靠打工養育了後代的人,老了得走,回老家。在那裡,他們才能找到群體的溫暖和生命的歸宿感;城裡許多人,其實也是“老了要走”。他們要走到養老院裡,接受社會養老服務。

農村到城來的老人如果“不走”,城市沒有那麼多養老設施“收留”他們;城市老人到一定程度,如果留在家裡“不走”,忙碌的下一代也沒有能力很好照顧他們。所以,“老了要走”,某種程度反映了我們社會的一種困惑。

養老始終是一個熱門話題。很多探讨其實都是沒有想到“老人要走”的社會心理感受,至少是關注不夠。城裡沒有條件容納,所以,退出勞動行列的農民工就走吧,回到你出發的地方;成年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照顧老人,就讓老人走吧,去養老院裡,讓護工來護理;甚至單位或工廠人員不好安排了,也先讓老人“走”。出一紙文件,補一筆工資,想出“内退”等辦法,為了騰出地方來,“讓老人先走”。

其實,老人最怕“走”!在老人面前,“走”不是物理距離的簡單改變,而是對他們人生的一次否定。他們要離開自己付出人生歲月的地方,他們要告别凝結着自己心血的崗位。還有些“走”,就是要讓他們離開自己經營一輩子的“家”!

人生每一個階段,家都是一個溫暖的存在。唯有“老了要走”,家成了一個痛苦的負擔,成了一個去而無回的存在。人從年輕時候起就苦心經營自己的家,當走到人生盡頭,卻看到這個家再也容不下他!

許多養老措施是以貨币折算的,提前退休可以多發多少錢,社區養老可以多補多少錢,養老院裡費用是多少,讓農民工回故鄉可以發給什麼錢,等等。其實,“老了要走”不是一本經濟帳,而是一個社會必答題。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那是年輕人的幻想。沒有哪個老人喜歡“再走”。把老人留住,讓老人不走,安靜地在熟悉的環境裡,好好活着,這也許該成我們的一個目标!

老了要少

重陽美句感言(重陽四個關于老)4

讀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把積攢一輩子的書,到處送人,留下不少佳話。我在學校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許多書印着他贈送的字樣。還有學長寫文章說,某個冬日的早晨,趕到辦公室時,看到老師手提兩摞書站在樓道裡等。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這些書,你也許用得着,就送給你了”。

終于有一次,我有幸來到這位老師家。他家裡一面牆的書架空空的,隻留幾本詞典。我問起他到處送書的事,七十多歲的老人說:“老了,要學會減少”。

人生,可以用一道四則運算題來比拟嗎?如果可以,那麼青年要做乘法,讓自己盡快豐富起來;中年要做加法,追求不斷進步;到了老年,就得學會做減法,而且減數要越來越大。

我們的民族從土地上一路走來。秋收冬藏是農耕生活必備的條件。所以,老人都是積攢着積攢着變老的。無論積攢了多久,也不管積攢了什麼,人到老年都要減。

北方一些農村有個習俗,一個人下葬之後,就要把他生前用過的東西燒了。其實,社會給每個人都安排了“減法”程序。即使你不去減,最後社會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減掉”。

年輕時,能争到什麼,衡量着一個人的能力;到老了,能減去多少,标志一個人的境界。這種減,是一個自覺過程。給自己的東西找一個歸宿,給自己心愛的東西找到喜愛的人,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我也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老師的空書架”。當時贊賞老師助人的精神,現在看過了許多老人,卻是另一番感慨。自己親手把書送出去,總比後來被别人拉走賣了廢紙好。

所以,人老了,要自覺做減法,減到越少越好。

老者為尊

重陽美句感言(重陽四個關于老)5

小時候,家鄉的春節有給長者磕頭的習俗。初一早上,一個家族組成一隊,大人領着小孩走進年歲大的那些老人家裡,一齊給老人磕頭。老人端端正正坐在炕上或者火盆邊,接受着一撥一撥人的跪拜。

這場面久久留在我記憶裡。也許,這時老人感受到的是歲月的饋贈,是人生風雨之後赢得的尊重。這是一種傳承了多少年的習俗,更是一種儀式,以這種獨特方式表達了對老人的尊敬。

老人需要什麼?從情感上來說,大概最重要的就是愛和敬。他們希望在人生看得見盡頭的時候,還能有一分熱愛;他們希望走過幾十年歲月,能得到一分尊敬。

尊敬老人,從社會傳承的角度說,是要延續一種秩序,讓社會能夠在時間的長河裡有序推進,一代一代行進。從個人情感體會來說,則應該是對生命的溫暖,讓那些走過生命各個階段的人得到情感補償,也讓仍然行進在生命路途中的人有所向往。

重陽美句感言(重陽四個關于老)6

有句歌詞說,祖祖輩輩留下我。鄉下人喜歡說一句話:沒有誰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我們的家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我們的單位是一代代不斷建設的,我們的事業是許多人積累的。無論我們處在社會的哪個角落,都有前人的努力。沒有他們,哪有我們呢?尊重老人,是尊重他們走過的曆史,也是尊重我們正在開創的曆史。

一個人從出生到學會走路,從離開父母到獨立成人,從青年走到老年,要經過多少陰晴雨雪啊!就算什麼也不做,他能走到老年,也必然經曆過生命的頑強。每一個老人都不是輕易走來的。尊重老人,就是尊重生命。

尊重老人,也是尊重自己。今天,他們是老人;明天,我們也将是老人。時間的流逝從不停息,每一代人都将成為老人。我們尊重老人,傳承尊老敬老的人類文明,是在向社會實踐尊老傳統。

一天天陪着你應該陪的人變老,這才是令人向往的完美人生。老,是一種人生境界;老,是一種時間獲得。重陽時節,我們祝福普天下的老人快樂!也祝願普天下人人都能幸福到老!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作者魏永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經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