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10:45:31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說過:

我的藝術應當隻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1

貝多芬紀念碑

我們很多人都曾體會過悲傷和幸福的感覺。我們都知道幸福的感覺是快樂的,是喜悅的。但是有時候幸福往往隻是一刹那的時間,時間過後我們便又回到了過去。

所以,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會經常地不幸福呢?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2

壁球比賽

《幸福的方法》這本書的作者沙哈爾教授曾是一位壁球選手,在他16歲的時候,他獲得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成就—獲得全國壁球賽冠軍。這件事情觸發了他去思考幸福的意義。

因為,沙哈爾為了打壁球進行了十分艱苦地訓練,他經常感到挫敗感。但是他始終認為,如果最後勝利了,那将會為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充實感、幸福感。

所以他嚴格訓練,堅持健康的飲食。其實沙哈爾是十分喜歡吃漢堡的,但是他為了能夠打好壁球便為自己立下了一個志向:等自己拿到壁球比賽冠軍的時候,要買四個漢堡一口氣吃完。

随着他這樣日複一日地堅持着,最後果然實現了自己的目标,拿到了比賽的勝利。但是當他買來四個漢堡放在面前時,他卻沒了一點胃口,居然不想吃了。

而就在那天,他發現勝利并沒有給他帶來強大的幸福感。他以為的幸福感沒有發生,這便引發了他的思考: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都不能擁有幸福感,那麼,幸福到底在哪裡呢?

于是他便仔細閱讀了大量有關幸福之類的書籍,在大學生涯中也主修了哲學和心理學。慢慢地,他逐漸找到了答案。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3

幸福是一種能力

幸福是一種能力,而不是靠外界刺激得來的。

心理學家布裡克曼曾與同事做了一項研究表明:得主在得到巨額獎金後,在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内便會回到得獎之前的幸福水平;而出于意外坐在輪椅上的人,也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内便可以回到意外前的幸福狀态。

這樣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幸福與狀态無關,它是一種由自我散發出來的能力。

那麼,既然幸福是一種能力,我們就可以通過刻意鍛煉來增強它。就像我們的肌肉、記憶一樣可以通過不斷練習來得以增強。

那麼,在了解如何增強幸福能力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幸福的四個象限。

什麼是幸福的四個象限?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4

幸福是有着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及時享樂型。

很多吸食毒品的人都知道這毒品吸進去便毀了自己。但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他們需要這種刺激感來及時行樂。

因為他們認為現在快樂大于一切,所以便不顧一切地毀壞着自己,也破壞着家庭。這些人對自己的評價也很低,認為自己一事無成,破罐子破摔是最好的結果,所以說,這些人是一個悲劇。

對于這種人,幸福的能力跟他們沒有什麼關系,他也許會有一絲的後悔,但是自己卻很難改變。

第二象限:無助型。

有着比較嚴重的抑郁症患者大多就屬于這類人。“我現在很不幸,我的未來可能也沒法幸福”是他們所想的。

無助型的人大多都認為:我的人生是在一個黑暗的隧道中,這條隧道又深又暗,仿佛永遠也到不了出口,未來也看不到任何産生幸福的可能。

他們大多人都感到生活很沒意思,對任何東西都提不起興趣來。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實驗認為無助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學來的,從生活中學來的。

所以,這種學來的無助型需要後天慢慢的治療恢複,才能擁有對幸福的感召力。

第三個象限:忍辱負重型。

有的人一直在等自己的幸福時刻,比如:等我工作年底拿了獎金就去放松一下;等我的公司上市就好了;等我攢夠這麼多錢就好了……

其實,當他們等到了那個時刻,他們又會為自己建立一個新的等待目标。這樣死循環下去是永遠得不到幸福的。人生就會在“求不得苦‘中不斷地等待,直到自己老去。

這樣忍辱負重型的人大多也是有所成就的一部分人。但是這樣持續地等下去對自己弊大于利,所以這些人應該認真思考一下以後是否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觀念。

第四象限:現在幸福、未來也幸福的幸福型。

有的人會懷念過去,懷念自己的大學時光;有的人會憧憬未來,期待自己未來有錢的樣子。但是你好好想想,你在大學時真的很快樂嗎,會不會有一大堆的選修課和考試煩你,而憧憬未來的你,就算你期待自己有錢的樣子,但是能馬上實現嗎?

所以,真正具備幸福的人是此刻快樂。要知道,你現在能看到世界、能走路、能暢快地呼吸。這難道不快樂嗎?有很多很有錢的人卻失去了這些。

所以,為未來努力,但很開心地享受現在地生活,這是幸福的正确思維。

也許有人這時候會問道:我現在已經知道了幸福的“四個象限”,但是我們該如何鍛煉自己幸福的能力呢?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5

郊遊型思維方式助推你幸福

1. 培養“郊遊型“思維方式,避免”溺水型“思維方式。

我們有兩種思維方式:“溺水型“思維方式和”郊遊型“思維方式。

所謂“溺水型“,就好似永遠被人用手壓在水池裡的感覺,喘不上氣。就比如前面說過的:我們心想等公司上市就好了;等我攢夠錢就去環遊世界;等我以後創業就好了,結果沒想到,創業後噩夢才剛剛開始。

而“郊遊型“思維方式的我們就好比小學時候,老師說明天我們去爬山,教室裡頓時都是歡呼聲,然後放學回家後也很激動,讓媽媽趕緊準備明天爬山野營的食材,到了明天在上山的路上也快樂,到了山頂還快樂,下山後回到家了還是有快樂的回憶。

這種“郊遊型“的思維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

那麼,我們具體該怎麼做呢?這裡有一個小方法。

尋找個人興趣,找到屬于自己的小幸福。

在工作之餘,你可以嘗試着去做做别的事情,比如釣魚、下棋、攝影之類的事情。試着找到自己的興趣。以下具體的方法可以借鑒下: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除了工作外主要集中在哪一塊,自己比較注意的地方,多半都是你的興趣愛好。
  • 用一張紙寫下自己喜歡的愛好,然後經過思考用筆一一勾劃掉你認為不想做的,看看最後剩下了哪些。
  • 發現自己在哪一塊的天賦比較高,反應更快,有的人喜歡跟音樂打交道,也有的人擅長與數學打交道。
  • 最終确定,并努力的培養它。

2. 不要總是向上比較,适當向下比較,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6

适當比較有利于平和心态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了著名的社會比較理論:

人們之間的比較,是因為每個個體在缺乏客觀的情況下,利用他人作為比較尺度,來進行的自我評價。

所以,适當地與他人比較是必不可少的。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奇迹。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但如果你經常拿自己的缺點與别人的優點對比的話,幸福感從何而來。

所以,我們在缺乏幸福感的時候要适當的與不如你的人比較,從而獲得一些自信來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當然,這也不是說别人肯定不如你,而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

但是在你向下比較後不要輕易告訴身邊的人:誰很差勁,誰不如我。這樣子會讓别人對你的印象變差,如果别人當面反駁你,而你又有着玻璃心,恐怕不好受。所以我們要悄悄地向下比較,從而獲得自信給予你适當的幸福。

因而在必要時,适當地向下比較也是可以增加你的幸福感。

3. 讀一些關于幸福主題的書籍,讓你的心靈得以淨化。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7

讀一些有關幸福的書籍

伏爾泰曾說過: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所以當你感到幸福感嚴重缺乏時,可以通過讀一些關于幸福主題的書來鍛煉自己幸福的能力。

這裡我主要推薦兩本可以增強你幸福感的書籍:

(1).《幸福的方法》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我們在開頭舉的例子沙哈爾教授,作者在哈佛大學被譽為“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他的“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課程深受學生們的好評。很多學生甚至還帶着他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去聽課。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8

幸福的正确打開方式

書中提到了四種幸福的象限我們在文章中也講過了,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把這本書買來好好地看一下。

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你在不幸福的感受中破局,用幸福的思維方式給生活帶來改變。

(2).《正念的奇迹》作者是一行禅師,他在越南創立了社會服務青年學校。推動“入世佛教”,主張年輕人以慈悲精神投身社會運動。并且一行禅師不支持任何政黨,隻是與憎恨和無知作鬥争。

自我認知與幸福程度的三個階段(幸福有四個象限)9

幸福的奇迹

這本書其實是作者給一位朋友寫的一封長信,信中盡管沒有詳盡的佛理,但是裡面有着正念的道理,而這個道理會帶給你幸福。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在空中行走才是奇迹,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奇迹,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氣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

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相信這本書中的一些東西會讓你颠覆以往的認知。幫你找到不幸福的來源。

在書中一行禅師還提到了一種簡單的修習正念的方法:數呼吸。

  • 吸氣,在心中數“一”,呼氣,在心中數“一”。然後再吸氣,在心中數“二”,再呼氣數“二”。就這樣一直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

這就是簡單的修習正念的方法。

中國革命家、教育局徐特立曾說: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

如果我們具備了幸福的能力,相信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會走的更遠,任何困難都不會輕易打倒我們。所以,讓我們通過努力來鍛煉幸福的能力,讓世界更加美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