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到底有沒有社恐

你到底有沒有社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6:25:36

光明日報記者 鄒曉菁

小組讨論時不敢與不熟悉的同學交談,更不敢提出反對意見;當衆演講時,不管準備得多充分,上台後還是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路上遇到同事總想回避,不敢大方打招呼;聽到手機鈴響就恐懼,不敢接聽……當“社恐”人把自己的日常網絡,迅速就能找到一群“病友”,社交恐懼,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人中的流行病。

戴好帽子、塞上耳機、看着手機,最好再戴一副遮住半張臉的墨鏡才敢出門……生活中,你是否見過這樣的“社恐”青年,又或許,你也是“社恐”人群中的一員?

相關調查顯示,自2016年以來,“社交恐懼”一詞的網絡檢索率便持續攀升,以“社恐”為關鍵詞在豆瓣App檢索,相關小組有十餘個,排名前三的小組“人際交往障礙”“社恐抱團取暖”“我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組員累計超過17萬人。在微博上,與“社恐”相關的話題已達數百個,如“社恐人群的噩夢”“社恐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等,其中不少話題的讨論熱度過億。

“社交恐懼又叫社交焦慮障礙,是精神疾病的一種,現代人因為壓力變大,很多人都會面對一些社交焦慮障礙。”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李一花說,“社交恐懼”一詞很流行,很多年輕人也是抱着玩梗自嘲的心态談論“社恐”,社交恐懼并沒有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樣被公衆重視,“我們應該更多地從病理上關注社交恐懼患者。”

你到底有沒有社恐(你真的社恐)1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李一花在進行心理咨詢。資料圖片

你到底有沒有社恐(你真的社恐)2

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珠珊中學邀請心理醫師為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廖海金攝/光明圖片

1、“社恐”究竟為何物

如果被一隻老虎咬了,你會選擇求救嗎?

“我不會。因為如果沒有人救我,我隻是可能會死,可是一旦有人來救,我還得跟他打招呼。”這個最近在網上火起來的段子出自一名脫口秀演員,寥寥數語,雖然誇張,但精準戳到了很多“社恐”人的痛點:不敢社交,一面對人群就緊張焦慮。

“社交恐懼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産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起病,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李一花解釋說,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在面對社交場景時會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評判,除了心理上的緊張不安,還會伴有臉紅、發抖、心跳加速、不敢對視等表現。

研究顯示,社交恐懼症通常始于童年或青春期,大多數人在20多歲之前就已經發病,也有一小部分人會在成年後患上這種疾病。有些人可以确定他們社交焦慮開始的時間,并将其與特定事件聯系起來(例如進入新的班級或因某次成績不好被恥笑),也有人無法确定起源。

而現在,社交恐懼從醫學概念演變為網絡上大家互相調侃的梗。“‘社恐’一詞其實是被泛化了”,在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萍看來,很多年輕人現在是和聊得來的人瘋狂聊,聊不來就貼上一個“社恐”标簽避而遠之。

“社恐”被泛化,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病理性社交恐懼症人群也在增多?南京市第一醫院心理門診主任牟曉東說,與其說社交恐懼人群有增多趨勢,不如說更多人了解到自己可能有社交恐懼傾向。“在過去物質生活尚不豐盈的年代,人們很難關注自己是否有心理障礙,而現在人們對心理學科、對自己的認識都在加深。”牟曉東分析道。

“現在的年輕一代獨生子女占多數,高高矗立的樓房打破了過去鄰裡無間的狀态,從年幼時起他們的社交頻率就比上一代低很多;而且這一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正逢智能手機和互聯網興起,社交媒體軟件普及,年輕人越來越呈現‘線上狂歡、線下沉默’的狀态。”牟曉東說,現在的年輕人更習慣躲在手機屏後,不習慣把自己暴露在人前,這都可能造成社交恐懼症多發于當代年輕人中。“廣義上的社交恐懼症确實可以說是現代人的通病了,有些人的‘社恐’達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也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體現。”他說,現代社會雖不至于“人人皆社恐”,但“社恐”現象确實值得更多關注。

“我們不能将‘社恐’簡單歸因于内向或害羞,内向的人隻是喜歡自己安靜地工作,并不會害怕人,這要加以區分。”李一花提醒道。

2、“社恐”人心裡在想什麼

為什麼面對人群時就有焦慮感呢?劉利(化名)就是一名“社恐”人,他曾做過某心理機構發布的社交焦慮障礙自測量表,測試結果是患有中度社交焦慮障礙。“當我面對人群的時候總有焦慮心情,比如和同學聊天時,如果他沒有對我剛才說的話做出回應,我就會認為,他是不是覺得我剛說的事情很無聊?久而久之,我就很害怕和人打交道。”劉利描述了自己的心理活動,這種緊張和焦慮感讓他面對人群時總想“逃離”。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劉利的心理活動可以被稱為認知加工偏差。社交恐懼症往往與認知加工偏差有關,比如在面對社交人群時會誇大負面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或者對模棱兩可的情況作出消極的解釋。

“社交恐懼症患者之所以在面對社交人群時焦慮,是因為擔心自己舉止失當,害怕因此而被人群嘲笑或是得到負面評價。他們也害怕自己内心的緊張不安被别人識破,進而得到負面評價。”牟曉東總結了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形式。

為了提高社交能力,劉利也曾看過社交溝通技巧的相關書籍,但他感覺這對改善他的社交恐懼症狀幫助不太大。“我學會了很多交流技巧,但依然害怕和人聊天。每次聊天時我都很在意對方的感受,于是就事事順着他們說,不表達自己的感受。”劉利說,很多“社恐”人都像他一樣,内心其實很期待一段愉快的交流,所以會在社交時“讨好”對方。但“讨好式”社交的感受并不好,于是很多“社恐”便慢慢放棄了社交,越來越不願意主動和外界接觸。

“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罷了。”巴黎第八大學精神分析系博士王明睿借用村上春樹這句話總結了“社恐”人的複雜心态。“社交恐懼症人群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在社交中無法獲得認同感,或者說害怕在社交活動中得不到内心希望的認同。”王明睿分析道。他認為這和教育方式有關系。“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更傾向于讓孩子在交流中獲得認可,比如在交流中得到老師的認可、親戚的認可等,而不是鼓勵孩子在社交中單純地表達自我。”在他看來,這就使得孩子們在長大後對獲得認可的需求非常高,一旦無法在社交活動中獲得期待中的認可,就容易産生回避心态。

3、“社恐”需要治嗎

“80%的‘社恐’人不必進行相關治療。”這是牟曉東根據接診經驗得出的數據。“這部分患者雖然也有社交恐懼的相關症狀,但可以通過做不太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減少社交活動頻率等保持正常生活。”

那麼社交恐懼症狀達到何種程度就應該求助專業人士呢?牟曉東給出一個判斷标準:社交恐懼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并且嚴重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社交活動。

“當社交恐懼症已經給日常工作、生活造成障礙,使得社會功能受損時,‘社恐’人就該考慮求助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士了。”李一花說,患者在就醫前也可以先做一些醫院或心理機構發布的相關自測量表,判斷自己社交恐懼症狀的嚴重程度。

談及嚴重的社交恐懼症為何需要積極就醫,王明睿解釋道:“每個社交恐懼症患者的病因都是極具個性化和偶然性的,對病因的深層探尋是一個高度專業的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士完成。”王明睿分享了他接觸的一個病例:“我曾接觸過一位叫陳莉(化名)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她當時已經嚴重到不敢出門見人,每天隻在夜裡無人時去公寓的自動販賣機買點必備食品。”在陳莉第一次就診時,她告訴心理醫生自己是突然間無法見人的,此時不但不敢出門見人,微信也已卸載,手機信息通通不回複。經曆了半年的精神治療後,心理咨詢師得知陳莉從小遭遇過家暴,這導緻她長大後極力希望獨立生活,所以她一直想要證明自己不需要父母的資助也可以過得很好。但之後她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工作上得不到認同這件事對她産生了刺激,她開始自我貶低、自我批判,進而出現了嚴重的社交恐懼。“最初,陳莉自己并沒有将兒時家暴、工作挫折和自己突然患上的社交恐懼症聯系在一起,她是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才找到緻病的結構性事件,那麼也就找到了治愈的基石。隻有找準了心結,才能把它打開。”王明睿說。

“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往往還伴随着抑郁症。”牟曉東提醒,社交恐懼症狀加重時,抑郁程度很可能也加深了,此時患者應該再測一份抑郁程度量表,有問題及時就醫,“嚴重的社交恐懼症病因往往很複雜,需要由專業人士診斷。”

此外,藥物治療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有的社交恐懼症患者不需要長期服藥,但當有重要社交活動比如上台演講時,他可以通過提前服藥平穩情緒,這樣上台後就不會太緊張焦慮。但要注意,患者不管是長期還是臨時用藥,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牟曉東說。

4、輕度“社恐”可以自愈嗎

如今,在社交網絡平台給自己貼上“社恐”标簽的年輕人,他們大多症狀較輕,沒有達到必須就醫的程度,但像劉利一樣,很多“社恐”人雖然表面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内心對愉快自如的社交活動仍有很大需求。

“程度較輕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可以嘗試脫敏治療,也就是主動去靠近讓自己感到恐懼的社交情境。”李一花建議,“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出發,對社交情境的回避意味着患者永遠無法脫離恐懼。也就是說,如果想消除對社交情境的恐懼,就應該先靠近恐懼。”

李一花舉例說:“比如有些‘社恐’人害怕當衆演講,此時他就可以多靠近或者經常接近有當衆表達的情境,當真正發生的時候,如果并沒有發生患者預設或者想象的結果,那患者就不會再因當衆演講而過度緊張焦慮。這樣的成功經驗對患者的治愈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任何新的經驗,那麼恐懼就會一直存在。”

在李一花看來,現代社會需要展示自我的場景很多,如果“社恐”人總是用回避的方式躲在安全的“殼”裡,很容易錯失自我發展的機會。“一旦社交恐懼症患者的社交模式改善了,那麼他的工作和生活的質量都會有所提升。”李一花鼓勵程度較輕的“社恐”人嘗試自愈。

“社恐”人的自愈之路還可以搭配正念療法,牟曉東補充說:“比如‘社恐’人可以經常冥想,多告訴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社交活動,進而擁有更積極的情緒。”他特别提到,‘社恐’人不要總覺得别人正在關注和評價自己,給自己制造無端的焦慮。事實上,别人并沒有那麼的關注你的一舉一動,更不會覺得你很糟糕。切忌盲目往自己身上貼标簽,胡亂給自己下結論。

王明睿鼓勵“社恐”人多參與可以表達自我的社交活動。“相比玩桌遊和劇本殺,小龍蝦才是更有效的社交工具。因為大家在玩劇本殺等遊戲時,其實還是在說遊戲中人物的語言,而不是自己的想法。隻有嗍着小龍蝦時,大家才會放下手機面對面坐在一起表達自我,這才是有效社交。”他笑着建議,多和朋友嗍幾頓小龍蝦,“社恐”可能就自愈了。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擁有适當而舒适的社交活動是每個人都有的需求,當我們找到更好的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方式時,世界也會向我們展示更美好的一面”,王明睿最後說。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4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