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雙離合,一片吐槽之聲撲面而來。那在國内雙離合的問題這麼的多,為什麼可以稱得上是國内最大市場占有率的大衆還是死抱着DSG不放手呢?
其實第一台雙離合變速箱是法國人Adolphe Kégresse制作出來的,當時是搭載在了充滿傳奇色彩的雪鐵龍Traction之上(就是上面圖片上的車子)
但是由于當時的電控系統還并不完善,很難達到平順的效果,再後來就有了AT,并且效果很不錯,所以各大廠商也就奔向了AT。在這樣的背景下,雙離合也就無人問津了,知道二十一世紀,大衆才是将雙離合量産化的第一家。
AT的效果挺不錯的,為啥還要自己研發DSG
其實大衆是不想受愛信的限制,從而發展自己的變速箱技術。AT變速箱的主要供貨商是愛信家的,大衆最開始就是使用的愛信的變速箱,但是其他的汽車巨頭(豐田,通用)一樣也是需要愛信來供貨的。随着AT的需求不斷的增加,但是愛信就那麼大的産能,沒辦法像市場需求量一樣井噴式的增長。
這種一家獨大的場面相信讓誰都相當的難受,今天愛信說漲價,那你沒辦法,明天愛信說産能有限,你們都等着,那就隻能等着。PS:最經典的就是邁騰B6這款車型剛剛上市的時候,市場好評一片,當時邁騰是搭載的愛信AT的變速箱的,然後愛信一句産能有限,供應不上你了,這件供應們的事情,可是讓大衆損失相當的大。
大衆不像豐田,或者日産一樣。大衆本身是沒有自己控股的變速箱供應商的,并且你像CVT,AT,他們的專利技術都是被國外的變速箱巨頭給壟斷了的,你想用我們的技術,好的,交專利費(保護費)吧
這種情況下,大衆隻有發展自己的變速箱技術才能突破困境,而雙離合容易造出來 研發成本,制造難度相對比較低,并且專利費也是比較低的,還沒人量産過。所以大衆就在雙離合的道路上前進了;畢竟這條路相對而言比較好走一些
從市場跟經濟的方面來說,搭載雙離合便宜啊,搭載6AT的成本大概在1.3-1.5萬之間,采埃夫8AT大概要在2-3萬之間,但是雙離合的話1-1.5萬就足夠了,并且産能增加後基本都在1萬以下,8000的也有。
算賬:我們極端的算一下,16年大衆全球銷量1000萬出頭,如果全部都搭載雙離合,那相比于搭載AT,一年省下幾百萬是輕輕松松的。
堅持一直DSG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兩點了,那DSG在中國市場的保有量這麼大,真的就一點優點沒有嗎?十多年發展以來,DSG是不是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你又是怎樣來看待DSG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