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第一篇文章,來談談文房四寶之一的筆。最能代表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是漢字,和用文房四寶寫成的各類典籍。毛筆,幾千年來為促進與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貢獻的一件珍寶。毛筆也是一種傳統書寫工具和繪畫工具。
毛筆,是中國與西方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
如今我們用的毛筆,系秦國大将軍蒙恬改良而成。
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諸多彩陶上繪畫、線條,可以看到筆頭分绺劃過的痕迹,這是祖先将鳥羽獸毛或植物纖維捆紮在樹枝或竹枝上,得到了最原始的毛筆。仰韶文化的彩陶紋飾,符号就是先民用最原始的毛筆畫或寫上去的。
文字出現後,作為一種記錄語言的輔助工作,書寫量逐漸加大,中華先民取竹為筆杆,束獸毛于杆之端,如此一來,“植物材料與動物毛合制的毛筆誕生了。”可惜以竹木為原材料的毛筆易腐爛,不易保存。目前發現最早的毛筆都是産自戰國時期的楚墓和秦墓。見圖
睡虎地秦墓主人留下的大批秦律令的竹簡和毛筆是他留給後人的珍貴财富。這些毛筆筆頭渾圓、端正穩定,筆毛經鑒定為紫毫(秋季狡兔脊背上的兩溜軟毛),毫端尖細、柔韌、堅挺。古人在寫作暫停時,會将毛筆妥善放入筆管内,予以保存。
紫毫筆之名貴。制作毛筆的關健在毛料的選擇。王羲之《筆經》所言:“凡作筆須用秋兔,仲秋取毫也。惟八月寒暑調和,毫乃中用。其夾脊上有兩行毛,此毫‘優佳。”白居易《紫毫筆》稱:“江南石上存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自此,宣筆名揚天下,價格也随之昂貴。
宋以後水墨畫的興起以及紙在書畫中的廣泛應用,需要毛筆貯墨充分,便于揮灑的要求。湖州産的長鋒羊毫筆走上前台,此地位于太湖兩岸,臨天目山,有大批白山羊,以毛長色白、粗細勻稱、柔軟适宜而著稱,适宜制作長鋒羊毫筆。湖筆的興起與發展,由此而起。
毛筆是用獸毛紮成筆頭,再粘結在管狀的筆杆上制成的。一支好的毛筆,應具有“尖、圓、齊、健”的特點。即,筆鋒尖銳,筆頭圓潤,修削整齊、彈性強,寫出的字銳利矯健。
毛筆筆頭的原料,有羊毛、黃鼠狼尾毛、山兔毛、香狸毛、豬棕等。
毛筆杆的材料多用竹管,以青竹、紫竹、斑竹、羅漢竹等。也有使用紅木、牛角、象牙、玉石作杆,更顯華貴。
各類毛筆的制作,都須經過選料、配料、梳洗、揀齊、紮頭、裝頭、幹修、粘鋒、刻字和挂繩等工序,可謂産品雖小,但工藝複雜。
最常見的是羊毫,狼毫筆,供大衆使用。
當今國内的毛筆市場以:湖筆、宣筆、文筆、川筆為主打産品,還有太倉筆、蒙筆等産品。
湖筆,在浙江湖州市善琏鎮。分羊毫、狼毫、兼毫和紫毫四類,以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筆,稱“筆中之冠”。
宣筆,産于安徽宣城泾縣,是中國毛筆之祖。相傳秦将蒙恬在此以竹為管以兔毛為筆,對原始的毛筆進行了改良。
文筆,産于江西進賢文港。現為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川筆即為四川境内所産毛筆的統稱。川筆有“筆鋒尖齊,剛柔相濟、豐滿圓潤”的特點。
中國人的數千年的毛筆書寫史,正是用獸毫制作的可硬可軟的毛筆,創造了千姿百态,氣象萬千的書法,創造了獨特風格的中國畫。這是西方人用鋼筆、鉛筆等筆所不能比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