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弟子們要進軍網大了?
不知是江郎才盡還是單純眼紅,看着小品出身的沈騰幾年之間躍升為“百億票房男神”,作為同行的趙氏子弟們按捺不住了,紛紛涉獵演繹圈。
從小沈陽爆火時背受罵名的《三槍拍案驚奇》,再到近期如雨後春筍般的網大電影。
雖然趙氏子弟的作品規格一落千丈,但随着網絡電影的興起,在數量上反而增加,以至于讓人産生這個團隊事業規劃偏移的幻覺。
誇大其詞?您且看:
年前宋曉峰《讓我過過瘾》,楊樹林《興風作浪3》,到了大年初一,宋小寶直接拿出自導自演的《發财日記》。
從春晚的淡出再到作品的停滞,今年甚至連《歡樂喜劇人》這個舞台喜劇類綜藝都大變風氣,成了引薦新人的南水北調。
不難看出,除了維系自家IP《鄉村愛情故事》和“劉老根”之外,這些小品演員已經很久沒有像樣的作品出圈,除了在一些綜藝中掙快錢之外,幾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電影中。
然而對比早期小沈陽的衆星捧月,這些電影幾乎都擁有共同的命運:制作低廉。
電影幾乎都是東盛柒娛傳媒自家出品,其存在的意義無非就是為整個集團和藝人個體提供營收機會,短短十幾個晝夜就能速産出一部電影。
量變引起質變,在這種毫無節制的生産線下,不僅藝人的價值被嚴重損耗,就連作品本身也屢屢創下低谷記錄,乃至電影幾乎成了應付之作。
這不,新年伊始,宋小寶的熱度尚未過去,文松的電影又來了
——《财神》
這部電影非常有意思,它的特點就是倆字:鬧鬼。
先别罵,聽我解釋:
通常,一部電影從零到進入市場分為三部分:制片、發行、宣發。
先是要拍攝制作原片,然而托管發行公司負責上映、出租、上線等一系列商業規劃,與此同時還要重金聘請宣發公司負責市場宣傳,也就是“打廣告”,讓更多的人知道,從而擴大電影影響力。
比如宋小寶的《發财日記》,上映前無論是短視頻平台還是文字論壇均有大量廣告與商業合作,極大擴大了知名度,在上映前就打響了第一槍。
然而淪落到文松的這部電影,可謂是荜門蓬戶,三大要素精簡得不能再精簡,發行方面無可厚非,隻是上線視頻平台做甩手掌櫃,但宣發着實令我錯愕:
這是自家電影嗎?
大家是不是都不知道有這部電影?
首先,甭管宣發公司采取的策略與力度如何,最基本的是要先把電影的基本資料完善公布,讓人有個基本認識。
可是在某最大的搜索平台上,這部電影的資料隻有短短幾行字,連演員表都沒有,圖片的缺失更是顯得寡淡無味,敷衍至極。
其次,在某知名打分平台上,該電影亦是隻有劇情介紹,别說電影劇照,連海報都沒有!
而且據我觀察,這還是電影上線後第2天才上傳的詞條,由此可見主創人員根本沒有主動編輯,而是網站自身被動填充的。
而且更為吊詭的是,作為主演的文松,竟然也在上線期間沒有公布一條關于本片的宣傳。
甯願發綜藝,也不願發一條電影的宣傳!
縱觀整個網絡,該電影除了星星寥寥的自媒體點評之外,媒體網站上關于本片的信息隻有一條就是2019年的宣布開機,自此之後從發行到上線都杳無音信。
突然消遁又突然上線,宛如邪祟鬼魅。
要論為何宣發力度如此甚微?
觀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或許不是文松懶得發聲,而是巴不得跟本片撇清關系。
實在是太爛了。
《财神》看完電影我第一個感覺就是有些挂羊頭賣狗肉。
首先,根據《财神》這個名字,觀影情緒的前提必然是和金錢有關,然而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發現:
這劇情套入哪個神仙都一樣。
故事講述的是趙公明(文松試)被貶下凡間,與情敵董昌(蔡俊濤試)争奪柳七七(徐子珊試),過程中又被半路殺出的瘟神從中作梗,一步步走向舍身救民的故事。
劇情的設計非常套路化,電影的前半段基本就是趙公明追求柳七七的插科打诨,在毫無緣由的前提之下驅使着人物。
先是趙公明喝多了誤與一位醜女私定終身,再是為了接觸誤會自導自演“英雄救美”,最後生搬硬套來“比武招親”,幾乎都是在盲盒裡随手抓了幾個情節拼湊而成。
搞笑部分更是乏善可陳,尤其是比武招親階段,為了或許是為了情緒張力,導演特意找來了一群面孔極具特色的演員上場。
獐頭鼠目、百拙千醜,都2021年了這種低級趣味的包袱仍然大行其道,這是我意想不到的。
或許,這就是整部電影核心審美的集中體現吧。
此外,電影的主人公是趙公明,赫赫有名的武财神,記載中的樣貌是“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雖說被貶下凡間,但其剛正不阿的神韻也應保留。
但經過文松的表演,全都變了樣。
本片中,文松顯然是沒有提前準備任何人物建設,依然用本人“娘娘腔”做派始終一貫,無論是面部表情還是動作都幾乎在用本能反應。
一個武财神,讓他演成了“媽祖”。
一招鮮吃遍天,他不會真的以為這樣很搞笑吧?
到後半段進入動作部分,瘟神為了讓趙公明獻出三滴“精血”從而削弱功力,将趙公明的仆人和董昌都下毒借以威逼,這個情節幾乎讓我吐出了一口老血。
一方面,在叙事結構上完全就是胡來,兩個人都遵從一種方式:先上車後打票。
先是仆人陷害趙公明,然後鏡頭一轉:他其實是被下毒的。
再是董昌陷害趙公明,然後鏡頭又一轉:他也是被下毒的。
兩個人幾乎同時一會兒好一會兒壞,該說節奏工整呢還是說導演偷懶呢?
另一方面,下毒的特效足以載入史冊,或許是懶得用5毛特效,道具組直接用圓珠筆在手腕畫了幾道就是病入膏肓了。
我嚴重懷疑道具老師的想法來自小學生。
到最後的大結局,趙公明和大BOSS在兩毛特效中隔空互波。
讓我想起了那些沒有特效的尴尬。
大BOSS上場前瘋狂立flag。
釋迦摩尼、元始天尊,三清天尊來了他都不怕。
結果,趙公明一招就秒了。
倉促的結局徹底炸出了一群潛水黨,前半段死寂的彈幕瞬間爆發,飄出滿屏的——
“就這?”
短短兩個字是觀衆積蓄一個半小時的苦悶,也是對揮霍時光的追悔莫及。
劇情胡編亂造,表演雞飛狗跳,全程2毛特效。
也難怪連文松本人都懶得宣傳,制片勇敢飛,出事自己背。
由于豆瓣參與評分用戶過少,所以總分尚未結算,但視頻平台上的6.7的分數早已将質量公布于衆。
要知道,視頻平台的打分比豆瓣慷慨得多,即使包貝爾的《大紅包》都能拿到7.6分,而《大紅包》在豆瓣是4.9分。
以此類推,或許《财神》的分數恐怕要跌破4分,正面PK《逐夢演藝圈》。
有意思的是,本片還是TVB五小花徐子珊的關門之作,本片于2019年4月份開機,到了12月女主角徐子珊就退出娛樂圈。
退隐前徐子珊曾大大呼“因為工作而丢失了自己”,而後賣車賣房出國追夢,本片也成為徐子珊人生最後一部作品。
不知道這冥冥之中,有沒有聯系。
總之,如果你覺得生命可以浪費,那大可以點開觀看,反之速速撤離。
結語此前,小沈陽在《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曾用談話的形式宣布,自己已經放棄小品了。
不管是創作能力的枯竭,還是鄙夷當下小品“喜頭悲尾”的繁文缛節,小沈陽的一席話似乎是一個信号:
趙本山的子弟們似乎都放棄小品了。
說起來,除了各大春晚節目中的宋小寶,幾乎其他人都看不到了,而宋小寶本人也在非節日裡很少表演小品,就連昔日的主舞台《歡樂喜劇人》中,也是做了一開場就走了。
都幹啥去了呢?
拍電影。
除了綜藝的快錢之外,本山傳媒幾乎每年都會上線幾十部電影,其中要數宋曉峰産量最高,一年要拍5-6部才肯罷休,除了對規格有追求的小沈陽除外,基本都把重心放到了網絡電影上。
究其原因,不言而喻。
在創作力與體力的雙重壓榨下,舞台的單一性與其開始互斥,這一批演員已經進入到了需要轉型的瓶頸期,但又走投無路,不得已紛紛進軍銀幕,消耗最後的熱度。
論起現在的喜劇局勢,從異軍突起的脫口秀,到玩偶像人設的德雲社,喜劇界的年輕化讓趙本山一行人被逼到了時代的牆角。
現在尚能偏安一隅,但以後呢?
恐怕,趙本山系真要退出舞台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