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5:09:42

編輯導語:在電商平台交易中,退貨退款是常見操作,當用戶遇到錯拍、質量下降、商品描述不符等問題時,就可能發起退款操作。那麼,退貨退款環節需要涉及到哪些方面?本篇文章裡,作者總結了電商平台交易中訂單退貨的設計邏輯,一起來看一下。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1

在《做電商:必須知道這些訂單退款邏輯(附流程圖)》文中,詳細介紹了:

  1. 僅退款售後觸發的節點;
  2. 待發貨——僅退款售後介紹;
  3. 待收貨/交易成功——僅退款售後介紹;
  4. 退款金額計算注意事項;
  5. 退款金額返還方式。

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去看看上述文章,有助于本篇的理解,因為有些類似邏輯就不會在本篇中贅述。

本文給大家介紹另一個售後類型——退貨退款類型。當商品出庫了,正在運輸過程中,這種情況大多數的電商平台是無法攔截的,需要商品被簽收了才能再申請退貨售後。

一、售後觸發的節點

通過圖1所示,可以發現用戶可以在訂單狀态為待收貨、交易成功狀态下,均可以發起退貨售後。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2

圖1:不同售後類型觸發起節點

用戶簽收商品後,由于種種因素想要退貨,那麼平台提供售後原因如下所示(僅供參考):

  1. 多拍、錯拍、不想要;
  2. 不喜歡、效果不好;
  3. 材質、面料與商品描述不符;
  4. 大小尺寸與商品描述不符;
  5. 顔色、款式、吊牌等與商品描述不符;
  6. 質量問題;
  7. 收到商品少件、破損或污漬;
  8. 商家發錯貨;
  9. 假冒品牌;
  10. 其他。
二、退貨泳道圖介紹

退貨退款顧名思義,一手交貨一手交錢。

退貨退款之前,用戶最好和商家進行溝通,簡單說明退款的原因,雙方達成一緻結果,有助于增加後期審核通過效率。

退貨退款環節中,用戶隻要在前端成功申請退款退貨流程,就能觸發系統審核流程。

退貨退款與僅退款流程中,涉及到的角色、角色職能基本相同,與僅退款流程相比增加了:

  1. 整體流程上,增加了用戶發貨和商家收貨的流程;
  2. 商家收貨審核流程中,增加了一次拒絕用戶申請的機會;
  3. 商家拒絕收貨,用戶申請平台介入機會也從僅退款的1次,增加到2次;
  4. 不僅僅有退款單,還會産生退貨單。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3

圖2:退貨泳道圖

三、用戶操作環節

1. 發起退貨過程

商品被簽收後,由于種種因素用戶想要退貨,那麼一起來來看看用戶在前端頁面上怎麼操作的。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4

圖3:淘寶/拼多多退貨退款申請頁面

1)退款金額

圖3中退款金額可以修改,支持全部退款和部分退款,但事先需要和商家達成一緻。若父訂單中全部商品退貨,原訂單狀态會變成交易關閉;若父訂單中部分商品退貨退款時,父訂單的狀态保持不變,依舊是待收貨或者交易成功。

2)退貨數量

圖4是某平台的申請頁面,無法修改退款金額,但支持修改退貨數量,退款金額随着退貨數量聯動變化。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5

圖4:某平台退貨退款申請頁面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大平台申請的時候,為什麼不支持修改退貨數量?如果是對接三方倉儲系統,那麼産生的退貨單上數量該如何展示,倉庫人員該怎麼驗收入庫,庫存如何校準?如果沒有倉儲系統,那麼商家也得知道退貨數量,不然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于是,我帶着疑問我去咨詢某寶的官方客服,記錄如下圖5所示,客服的反饋總結就2點:退貨數量無法修改;在無法修改數量的情況下,退款金額與商家約定好即可。

如果對此産品現象有了解的小夥伴,望答疑解惑,謝謝!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6

圖5:咨詢無法修改退貨數量

3)退貨方式

退貨方式支持自行寄回和上門取件。

上門取件的好處是商品寄出時用戶無需填寫寄件地址和收件地址,直接在APP上一鍵退貨并自選上門取件的時間,解決寄件線下找快遞點、時間無法自己支配的痛點。

當然這個功能大部分平台都需要對接第三方物流聚合平台,這裡有篇文章大家可以看看《物流管理之逆向物流退換貨流程設計》。

而自行寄回比較麻煩,需要線下找快遞點,将商品回寄給商家,然後将快遞單号、快遞公司填回App上,最後靜靜地等待商家收貨。

電商運營退貨成本應該怎麼計算(必須知道訂單退貨邏輯)7

圖6:上門取件

2. 超時未處理情況處理

整個退貨流程需要用戶操作的有以下兩種場景:

  1. 商家通過售後申請後,需要用戶回寄商品;
  2. 商家拒絕時,需要用戶修改申請并提交或撤銷申請。

如果用戶不進行操作,一般會給到固定期限,時間截止後将會自動關閉售後單,用戶隻能重新申請。

3. 修改申請次數限制

當用戶被拒絕後,可以一直修改申請并提交,商家也可以一直拒絕,那就可能導緻該筆訂單金額一直凍結中,商家無法結算。

為了防止用戶惡意行為,可以考慮做一個申請次數限制,比如最多申請3次,第3次被拒絕後前端隻展示“申請平台介入”入口。

四、商家操作環節

1. 首次拒接申請

當用戶符合發起退貨條件後,商家(客服)需要對這個售後單進行人工審核,人工審核發起退貨的商品是否符合退貨的條件,比如有些生鮮食品、定制商家、虛拟商品是不可以退貨的;比如要确認下退貨的原因,是商品質量問題還是無理由退貨。

有些平台針對這些特殊商品、特殊品類,就默認不顯示申請退貨退款的入口。

如果對用戶填寫的内容有疑問(如退款金額不對),可進行駁回操作或者主動聯系用戶告知原因等,否則雙發無法達成一緻,退貨流程就不能進行下去了。

首次拒絕申請後,用戶要在規定時間内進行修改售後申請内容或者申請平台仲裁,否則時間過期後,售後将自動關閉,需要用戶重新申請。

2. 二次拒絕(拒絕收貨)

用戶回寄商品,商家收到商品後,需要對商品進行驗收。若商家發現商品有損壞(比如服飾被剪吊牌)影響二次銷售,退貨數量不正确、非原商品等原因,那麼就可以拒絕收貨。

用戶對于商家拒絕原因有異議,那麼可以申請平台仲裁,由平台收集各方面數據,最終判斷誰是誰非。

3. 商家超時未處理情況處理

“待審核”狀态超時未處理:用戶提交售後單,如果商家超過規定時間還未處理,系統将自動通過審核,允許用戶回寄商品。

“待商家收貨/待商家退款”狀态超時未處理:用戶回寄之後,商家需要驗收回寄的商品,并在後台确認收貨,如果商家超時未進行操作,那麼将自動确認收貨收貨并退款。

補充:有些平台用戶回寄後,将商家的操作分為兩步——确認收貨和确認退款。

五、平台操作環節

在售後過程中,商家和用戶雙方就售後未達成一緻時,商家和用戶均可以申請平台介入,加快處理時間。平台扮演着“裁判員”的身份,作為第三方,站在中立的角度,判斷商家還是用戶的責任。

1. 首次平台仲裁

當商家無理由拒絕用戶申請,那麼用戶申請平台介入。若是商家原因,則同意申請并允許回寄商品;若是用戶原因,則關閉售後單。

2. 二次平台仲裁

當商家已簽收商品,但無正當理由拒絕收貨,那麼用戶申請平台介入。若是商家原因,則退款給用戶;若是用戶原因,則關閉售後單。

由于退貨退款也會産生退款單,那麼退款金額計算規則跟優惠券問題、運費問題、積分/金币等虛拟資産抵扣、商品實付金額計算都有關系,同樣内容在《做電商: 必須知道這些訂單退款邏輯(附流程圖)》中已介紹,大家回過頭可以去看看。

好了,本文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下篇預計寫換貨售後的文章,敬請關注!

#專欄作家#

道三,産品大秘籍,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以前寫過代碼,現在産品圈摸爬滾打,專注于電商領域産品設計、主要分享電商和供應鍊領域知識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