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工油紙傘是誰的專屬禮物

手工油紙傘是誰的專屬禮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0:51:31

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相傳由魯班之妻雲氏發明,制作時,全部由手工制成。油紙傘是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制作而成的,其制作過程包括号竹、做骨架、上傘面、繪花、上油這幾步。目前中國内傳承較好的油紙傘作坊,仍然以傳統古法制造油紙傘。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油紙傘的制作過程是什麼

1、号竹

号竹即選竹,挑選合适的竹子是制作油紙傘的關鍵步驟。

2、做骨架

削傘骨,并進行水浸、日光晾曬等必要的技術處理,然後鑽孔、拼架、穿線、串聯傘柄傘頭制成骨架。

手工油紙傘是誰的專屬禮物(油紙傘的制作過程是什麼)1

3、上傘面

把裁好的紙黏上骨架,修邊、定型,曝曬。

4、繪花

于傘面繪上圖案,曬幹。

5、上油

最後在傘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幹後就可以使用了。

油紙雨傘是誰發明的

傘相傳由魯班之妻雲氏發明。據傳,早在春秋末年,我國古代著名木工師傅魯班常在野外作業,若遇下雨,常被淋濕。魯班妻子雲氏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象“亭子”,收攏如棍,張開如蓋。實際上,這就是後來的桑“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但初期的傘多以羽毛、絲綢等物料制作。發明紙後,絲由紙代替,制成紙桑宋時稱綠油紙桑以後曆代均有改進,油紙傘,油散蝙式傘,最後形成今天的大衆用品。

油紙傘實際出現的時間不明,約于唐朝傳至日本、朝鮮。明朝開始于民間普及,《天工開物》提到:“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江南地區由于氣候潮濕多雨,當時制傘業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學作品如《白蛇傳》等也可以看到油紙傘的蹤影。油紙傘後來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老撾等地。

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著,老人喜好像徵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桑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用的要用“番殺。

目前中國内傳承較好的油紙傘作坊,仍然以傳統古法制造油紙傘,86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繪制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為的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韻味,不使其淪于工業化。比如傘托,必須是從大山裡砍伐下來的通木。制作工具也曆史悠久,品質控制嚴格,要求“四溝”平整不露接頭、“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豬鼻孔”,塗桐油也要求均勻。傘面繪制也很講究,由專業畫師完成,主要取材于傳統國畫題材。也有各種民間題材,切合不同喜慶場合,比如婚聘的油紙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