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人民網廈門8月26日電 “‘十四五’期間,争取先行實施九龍江北溪廈門段及配套的溪頭水庫擴建工程”“原水通道及設施建設也是重中之重,到2025年,本島、集美、同安及翔安區骨幹水廠實現雙水源雙通道供水”“預計到2035年,廈門将構建出‘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25日,廈門市水利局副局長陳忠在接聽該市12345政務熱線時介紹,廈門市将按照規劃構建“外引内蓄、以蓄補引、全面聯網、優化配置、以供定需”的水源布局,在擴大外調水量的基礎上,謀劃一批水源配置和原水工程,增強本地調蓄能力。
據悉,在“以蓄補引”增強本地調蓄能力方面,廈門将配合福建省水利廳推動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由九龍江北溪向廈門供水。“十四五”期間,争取先行實施廈門段及配套的溪頭水庫擴建工程,并在擴大外調水量的基礎上增強本地調蓄能力,實現“以蓄補引”的水資源優化配置。
其中,以九龍江北溪水閘改造為契機,統一規劃北溪引水主幹渠改造方案,逐步分段推進實施九龍江北溪輸水系統改造工程,進一步挖掘現有工程的供水潛力。同時,對北溪主幹渠(田邊暗涵—龍嶼節制閘段)進行改造,解決廈門段上遊渠道的供水安全和瓶頸問題。此外,新建北引通道與溪頭水庫調水泵站,使得可供水規模大于蓄水量時,可經原水調度将北引通道富餘水源調水至溪頭水庫存儲,加強北引通道水源調度靈活性。
而在構建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方面,廈門市明确“開水源、增儲備、優布局”和“外引内蓄,以蓄補引”的水源配置總體思路,以應對水資源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預計到2035年将構建出“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保障各區供水雙水源雙通道,并在“十四五”期間,先行推動溪頭水庫配套原水工程(同安東路至翔安北水廠段)工程建設,沿新324國道建設DN2000原水管道7.5公裡,總投資2.5億元,保障翔安北水廠的水源供應。
近年來,廈門加強原水通道及設施建設,強化水資源保障。廈門市水利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八源三線”中“八源”為“4 4”,即4個外調水源(北溪引水工程、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以及規劃建設的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閩江北水南調工程),4個轄區内水源(石兜水庫、蓮花水庫、汀溪水庫群、籌建中的溪頭水庫);“三線”分别為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石兜水庫—蓮花泵站—汀溪四林泵站、溪頭水庫—翔安北水廠、北溪引水—集美泵站—翔安水廠。
此外,在原水通道及設施建設方面,該市将完成水源連通工程(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段),實現石兜重力流供西山水廠,同時具備向汀溪—翔安段應急補充供水的能力,供水規模達到50萬噸/天,屆時高線全線貫通;完成坂頭右幹渠改造工程,沿舊324國道、三南路新建DN2000原水管道11.5公裡,使杏林水廠實現雙水源雙通道供水;完成廈門島内埔仔原水樞紐改造工程,新建埔仔3号泵站,供水規模60萬噸/天,提升本島原水設施的供水能力,力争到2025年,使本島、集美、同安及翔安區骨幹水廠實現雙水源雙通道供水,大幅提高供水安全保障。
“将持續強化水資源保障,有效保障中遠期發展原水需求、供水安全。”廈門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水資源占有量看,廈門屬于嚴重缺水地區,且面臨中遠期水資源缺口較大、主力水源相對單一、水源東西部分布不均衡等“水資源保障難題”,但目前該市“兩江四庫”的水源格局,加上廈門西水東調的高、低線水源連通工程建成,原水總量可滿足近期需求。水利部門等将繼續完善建設大水網,系統性解決水資源問題、強化水資源保障,預計到2035年構建起“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打造出縱橫互濟、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原水保障體系,保障全市各區供水雙水源雙通道,全面提升用水安全保障性;将着力配合推動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系統提升改造引調水工程,不斷完善水網設施建設等,以滿足城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餘乃鎏 陳博 張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