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閱讀文學作品中,常常會遇見“寺、刹、宮、觀”這四個字,往往對他的劇情内容不甚了解,隻是做表面的大氣理解而已,實際上這4個字它的具體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寺”,《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秦朝以後,官員任職之所,通稱為“寺”,簡單點解釋,古代公務員辦公的場所都叫“寺”,比如大理寺、鴻胪寺、“太常寺”等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審判機關,“鴻胪寺”是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務與外事接待活動及兇喪之儀的機關,“太常寺”則為掌管宗廟禮儀的部門。相傳東漢明帝的時候,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着經書向東方而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胪寺,後來鴻胪寺加以改建取名“白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魔”,簡稱“伽藍”,意思是僧衆所住的園林。
由于佛教産生在古印度,它的經籍本是用梵語——即古印度書面語寫成的,所以凡是與佛教有關的事物都可以稱為“梵”——佛寺也就叫做“梵宮”、“梵宇”或“梵刹”。有的書中将“梵宇”和“琳宮”并提。“琳宮”本來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道教的廟宇也稱“琳宮”。
“廟”,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建築物,漢代以前,統治者對廟相當看重,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寫道:“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即最高統治者天子能立7廟,分别是:父、祖、曾祖、高祖、高祖的父、祖父和始祖廟;諸侯能立5廟,分别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廟;大夫立3廟,分别是:父、祖、曾祖之廟……平民老百姓根本沒有資格建廟。
到了漢代,“廟”的含義開始發生了改變,廟與原始神社(如土地廟)混合在一起,變成了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所以廟裡可供奉鬼神,而且古人迷信,認為人死後會進入陰曹地府再輪回轉世。所以為了紀念那些有傑出貢獻并去世的人,就為他們建廟,比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世世代代接受人們的香火敬拜,此時“廟”和佛教一點關系都沒有了。
道教是産生于我國漢民族的宗教,它的廟宇通稱為“觀”。注意,這裡的“觀”不能讀“guān”,隻能讀“guàn”。如北京的白雲觀,蘇州的玄妙觀,都是道教的著名的叢林,皆以“觀”名。
“宮”本來是房屋的通稱,秦漢以後除專指帝王的房舍外,也稱宗廟、佛寺及道觀。“宮”“觀”合稱,唐朝以前指的是“祠廟”,唐朝以後則專指的是道教的廟宇。
佛寺與道觀,由來并稱,但二者各有所宗,一般是泾渭分明,不容易混淆的。規模較小的道觀稱為“道院”,這都表明是屬于道教的事物。
而與佛教有關的事物,除了稱“梵”以外,還常常稱為“禅”,如唐詩《破山寺後禅院》:“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有些寺院的匾額上,題為“某某禅寺”或“某某禅院”,這是因為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叫做“禅那”的原故。
梵語中還有“刹多羅”一詞,指的也是佛寺,簡稱為“刹(cha)”。南嶽衡山魔鏡台福嚴寺山門上有一幅對聯:
六朝古刹,
七祖道場。
寺院内塔頂上的幡柱又叫“寶刹”,常做寺院的通稱。
佛教廟宇的名稱極其繁多,除了上述這些以外,還有佛龛(kān),佛圖,檀林、叢林等等不勝枚舉,這裡隻能舉其大要,概不一一說了。
道教廟宇除了其自身的名稱之外,還沿襲了某些佛教名詞,如衡山福嚴寺聯語中的“道場”,本指佛教禮拜、誦經、行道的場所,隋朝時改稱天下寺院為道場,道教即沿用了這一詞語。“叢林”本來是佛教的名詞,意思是衆多僧人住在一起,好比林木叢聚,而道教也稱自己的廟宇為叢林。
至于其他宗教的廟宇名稱都比較單純,遠遠沒有佛教這麼繁雜。比如伊斯蘭教即回教的廟宇也叫“寺”,因為它稱頌所崇拜的真主“至清至真”,所以它的廟宇統稱“清真寺”。
而佛教的另一支——喇嘛教的廟宇,有的叫做“寺”,有的叫做妙“廟”,如河北承德離宮的外八廟都是喇嘛廟。
總之,“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曆代盛行不衰,寺廟遍及各地。今天經過曆史風雨的洗禮,各種宗祠、宗廟已經所剩無幾,那些迷信神祗的山神廟(比如《水浒傳》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土地廟(比如魯迅《祝福》中衛老婆子勸說祥林嫂去土地廟捐門檻)也蕩然無存了。現存的宗教寺院是雖然已經十分稀少,但相對來說,我們一般所能見到的廟宇多數都是梵刹佛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