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台日報-大小新聞】
天氣轉寒,候鳥南飛。近日,數萬隻候鳥飛抵泰安東平湖濕地越冬,“中國大天鵝之鄉”榮成迎來鳥類遷徙高峰,青島也迎來了最美“海鷗季”,第一波海鷗已飛抵……
而在本月初,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早已萬鳥翔集,一大波精靈已到達這片生态樂園。
山東半島作為候鳥的重要中轉站,每年11月底到12月底,有上萬隻候鳥路過山東,耐寒候鳥會留下過冬,另一部分則會停留一兩個月,待天氣轉冷後再繼續南下。
哪兒環境好,鳥兒最知道。
又是一年候鳥季,讓我們跟随鏡頭在齊魯大地邂逅美麗精靈,欣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畫卷。
東平湖濕地數萬隻候鳥遷徙越冬 創曆史之最
近日,泰安市東平湖濕地迎來數萬隻遷徙越冬的鳥類,它們或展翅嬉戲,或踱步覓食。據工作人員監測,目前已有青頭潛鴨、紅頭潛鴨、小天鵝、白鹭等30多種越冬鳥類抵達東平湖濕地。
海鷗“先頭部隊”來了
青島棧橋開啟最美“海鷗季”
青島的海,在冬日裡是浪漫而可愛的。
一群白色的身影閃現在棧橋,是的,第一波海鷗“小可愛”來赴約了。
每年初冬時節,海鷗不遠萬裡而來,它們跨越千山萬水,從遙遠的國度來到青島過冬。很難想象,海鷗與青島和青島人的緣分 ,從1994年的“挽留海鷗”行動就開始了。20多年來,由于青島人“挽留海鷗”的行動,來青越冬的海鷗數量從1994年的2000隻增長到了現在的10多萬隻,增長了50多倍,海鷗種類也大幅增加。
早期,青島的海鷗僅僅出現在棧橋、五四廣場等前海一線。如今,西海岸唐島灣、顧家島、李村河、膠州灣入海口、膠州灣濕地等地,都能看到它們栖息的身影。
溫馨提示:海鷗是雜食動物,主要以魚蝦、蟹、貝等水生生物為食,投喂海鷗可以選擇面包、餅幹、油條之類的食品,但千萬不能用變質食物,否則容易引起海鷗腸胃疾病。
觀賞海鷗的同時也請注意愛護環境,投喂的食物不要直接投入大海,過多飼料浸泡在水中會對水質造成污染。
藏在威海的童話仙境
亞洲最大的天鵝冬季栖息地
在膠東半島最東端的海濱城市威海,有一片冬日壯美的仙境。
在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已觀測到近5000隻大天鵝,另有1000多隻分布在榮成其餘的湖河、濕地等,“中國大天鵝之鄉”迎來鳥類遷徙高峰。潔白的大天鵝或覓食遊弋,或振翅飛翔,成為中國北方冬季裡的一道生态美景。
據悉,榮成是鳥類南遷北移的重要中轉站,也是亞洲最大的大天鵝越冬栖息地之一,每年有近萬隻大天鵝從西伯利亞等地來此越冬。越冬大天鵝主要分布在榮成天鵝湖、煙墩角、以及沿海、濕地、河道等地。
大天鵝一生的許多重要時刻都在榮成度過。
最近工作人員發現了一位老朋友環志大天鵝“F28”,這已是這隻大天鵝連續十多年在榮成越冬了,而一隻野生大天鵝的平均壽命也就20多年。
随着氣溫下降,還會有不少大天鵝陸續到來。保護區已采購足量食物,做好監測保護工作。近年來,榮成加大天鵝湖濕地區域生态保護力度,實施了濕地修複、大葉藻人工栽培、污水處理改造升級等工程,使得天鵝湖水清藻肥,到這裡越冬的大天鵝的數量逐年穩定。
東營黃河口
鳥類的“國際機場”
黃河千年的流淌與沉澱,在它的入海口成就了中國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态系統。
随着天氣轉冷,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入候鳥遷徙的高峰期,東方白鹳、丹頂鶴、天鵝等多種鳥類如約而至,在這裡遊弋覓食,萬鳥翔集,美不勝收。
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一望無際的蘆葦,在冬日下泛着溫暖的金黃;豔紅的堿蓬,像紅寶石一般璀璨……
中國是世界上鳥類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地處西太平洋、東亞—澳大利西亞、中亞、西亞—東非4條候鳥遷飛通道的中間地段,每年的遷徙期都有大量的候鳥往返。
目前全球共9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2條從黃河三角洲經過,這裡已成為鳥類遷徙的重要驿站。
這裡為南來北往的鳥類提供了理想的遷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來到這裡的候鳥達到數百萬隻,現有鳥類371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90種。因此這裡也被國内外鳥類專家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提到東營黃河口候鳥栖息地,我們需要來了解一下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
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是位于備受國際保護界關注的黃海生态區的系列遺産提名地,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其第二期系列遺産提名地包括了黃渤海濱海區域的11處提名地,涵蓋了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AF)黃海生态區5處關鍵區域。而東營黃河口候鳥栖息地是我省唯一一處提名地。
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是EAAF上不可替代的關鍵節點。因為EAAF是全球9大遷飛區最重要的一個,不僅僅是鳥類物種多樣性非常豐富,更重要的是遷徙物種中間瀕危鳥類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8條候鳥遷飛區。
圖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
近年來,随着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系列濕地修複項目的實施,鳥類數量從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達到25種,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其全球總量的1%,每年經這裡遷徙過往的鳥類達到了數百萬隻。
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黃河三角洲鳥類穩步增加、栖息地不斷擴大的背後又是什麼原因呢?
鳥類增長的背後,是黃河三角洲生态之變的一個縮影。
維持濕地健康、維系鳥類生存最重要的是水,但由于種種原因,過去黃河三角洲的生态補水,一年卻隻有黃河調水調沙期間這一次。
破解補水之困,這十年,保護區興建20多個引黃閘口和調水渠,實現了保護區濕地全年不間斷按需補水。并實施17個濕地修複項目,修複鹽地堿蓬、海草床5.2萬畝,治理互花米草13.1萬畝;累計生态補水5.33億立方米,相當于35個西湖的蓄水量。
經過不斷的努力,黃河豐水期蓄水,蘆葦也慢慢陸續長起來了。蘆葦芽充當魚的食物,魚肥了,鳥的食物就豐富了,一條食物鍊的關系就建立起來了。
補水,更需要網格化精準管理。保護區根據動植物生長的環境,将濕地劃分為49個區域,每個區域将實現按需補水、分區補水、科學補水。得益于生态補水,今年繁殖季,魚蝦貝類格外豐富,東方白鹳的繁殖巢數從去年的120巢324隻,增加到152巢470隻。
而為了實時掌握每片濕地的鳥類活動,今年黃河三角洲新搭建了鳥類動态實時監測系統。黃河三角洲這個“鳥類國際機場”将更加繁忙,名頭也更多,預估将有600餘萬隻鳥類在這裡繁殖、越冬和遷徙。這裡已經成為東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
目前,黃河三角洲已成為我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之一,2017年至2021年,保護區濕地面積增長了188平方公裡。這次濕地公約大會又明确,将有序推進三江源、黃河口等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建設,加強生态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區也正式進入報批設立階段。
閃電新聞綜合央視網、大衆日報、好客山東等
本文來自【煙台日報-大小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