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秋戰國時期,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諸侯争霸,亂世紛争,其中高頻繁提起的一個詞,就是“禮崩樂壞”。
原本西周建立的秩序,到了東周時期,已經不容易繼續維持。東周名義上雖然還是周朝,實質卻已經進入春秋戰國,周天子也變成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有的諸侯選擇“尊王攘夷”,有的諸侯則奮勇而起,用武力開疆拓土,雄霸一方。
在這樣混亂的局面下,“亂世”的序幕也漸漸被拉起。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有“禮崩樂壞”這一說法呢?
這就要追溯到,周王朝最初建立時,采取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王朝将“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作為分封準則,按照血緣關系逐層分封下去。
在這種制度下,從周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就形成了十分嚴格的等級制度。作為最高層級的周天子,有絕對的權威。例如我們常聽到的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用來形容周朝的分封制就十分貼切。
既然等級制度确定了,那要怎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呢?于是,就有了禮樂制度。“禮”,簡單點來說,就是我們所說的規矩和準則,按照規則來行事,統治才不會亂;而“樂”,作為一種輿論工具,通過音樂和藝術向社會傳遞規則意識,從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價值觀。
從根本上來說,禮樂制度是一種維護周天子統治的方式。
而“禮崩樂壞”四個字,則直接代表了周天子的統治土崩瓦解,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隻是名義上的“共主”,各地諸侯都不再老老實實地按照“禮樂”辦事,而都蠢蠢欲試,企圖征戰,網羅人才,擴大自己的諸侯國。
其中最直接的一個體現,就是他們不再按照禮樂資格來辦事,出現“僭禮”的現象。
比如,原本不同等級的貴族享有不同人數的歌舞,而且人數都固定明确,周天子是八佾,諸侯是六佾,卿大夫是四佾,而士是二佾。不管什麼場合,這都是“硬性規定”,不能僭越。然而,春秋戰國“僭禮”成了主旋律,沒有諸侯再把這個規定放在眼裡,諸侯也享受八佾的舞蹈,直接挑戰周天子的權威。
更重要的是,這種“僭禮”還成了普遍現象。當然歌舞隻是一個方面,周朝建立的禮樂制度還體現在婚姻、祭祀等衆多大事上。據史料記載:“周人尚鬼。”周朝是個特别迷信鬼神、崇尚祭祀的朝代,平時做什麼事都要祭祀占蔔一下,而“禮崩樂壞”後,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混亂和颠倒,不再按照原本的秩序發展。更恐怖的是,諸侯不再服從自己的統治者,甚至敢弑君。
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記載:“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弑其君光。”原因是,崔杼想要娶棠姜為妻,但他倆都是姜姓,算是一家人,按照“同姓不婚”的原則來,他們是絕對不能結為夫妻的,而且在占蔔時,也出現了兇兆。若是周朝禮樂制度在,這門親事應該就此作罷。
可崔杼卻并不在意,解釋認為棠姜的“兇”跟先夫有關,不會對自己有影響,堅持娶她為妻。這一行為,相當于将祭祀之“禮”踩在腳下。
而婚後,齊莊公觊觎棠姜的美色,多次與其私通,并明面上羞辱崔杼。這讓崔杼忍無可忍,直接動手殺了他。弑君這一行為,是以下犯上對等級制度的嚴重沖擊,與禮制嚴重違背,更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這也是“禮崩樂壞”頂級版的表現。
除此之外,禮樂制度被動搖,諸侯們也從心底加劇了對周天子統治的不屑與不服從,這一問題從思想上初步表現出來,更在思想上加劇體現。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每個諸侯都為了開疆拓土,努力網羅人才,于是很多文人思想家,就四處奔走,提出自己的主張,就形成了“百家争鳴”的局面。而這種局面,更加劇了“僭禮”,讓禮樂制度徹底崩塌。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們一直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周朝和平的時間久了,原本等級秩序存在的問題也會慢慢被放大、激化,直到“量變達到質變”,矛盾就會凸顯出來,就會演變成戰争與動亂。
也正是由于“禮崩樂壞”,才更豐富了“百家争鳴”,利與弊都在其中,不過是看從哪個視角來看待罷了。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參考資料:尹婧《從<左傳>的僭禮現象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左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