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八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八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爲痺,凝於脈者爲泣,凝於足者爲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爲痺厥也。”——《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接前文)我們再往後看,“血凝于脈者為泣”,泣跟澀是一個意思,就是氣血滞澀不通的意思。張介賓在《類經》裡邊注解∶“風寒外襲,血凝于膚,則脈道泣澀而為病也”,就是風寒外襲,血凝于脈則脈道泣澀而為病,就是脈道滞澀不通,就導緻了疾病。“凝于足者為厥”,厥什麼意思?隻要一看到厥,指的是病的時候,就是四肢逆冷,手足逆着往上冷。如果說的細一點,先從手指尖冷,逐漸到了手的關節,再往上冷到手掌,再往上冷到腕,從手腕再冷到手肘,肘部再往上冷到肩膀,就是從末端逆着往上冷,這就叫厥。
張介賓在《類經》裡邊注解∶“四肢為諸陽之本,風寒客之而血凝于足,則陽衰陰盛而氣逆為厥也”,四肢是諸陽之本,陽氣都通達于四肢,所以我們手腳平時是溫暖的,有很多聽衆朋友們可能覺的手腳不溫,說明您的手腳平時可能陽氣就不太足,應該進行調養。尤其是女性手腳冰涼的,尤其是腳涼的,往往伴随着痛經,月經有血塊,伴随着宮寒。宮寒就容易導緻不孕不育,所以要是手足寒,還有宮寒的時候一定要早點進行調理。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呢?還是來源于不會養生,小時候可能受風寒受的多,到了冬天腳或者腿或者關節露在外面,寒氣都進來了,夏天吹空調太多,還有很多女生貪涼,喜歡吃涼東西,這些都是寒氣,寒氣都會凝于足。
腳為什麼容易寒呢?就是因為陽氣下不去。張介賓注解∶“陽衰陰盛而氣逆而為厥也”。《素問集注·卷二》裡邊注解∶“夫陰陽氣不相順接則為厥,下為陰,血為陰,故血凝于下,則上下陰陽不相順接而為厥也。”這段話與《傷寒論·厥陰病篇》裡邊一的段話非常接近,那就是“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是一個意思,也就是陰陽氣不相順接,陽代表身體上半部,陰代表身體下半部,上半部為氣,下半部為血,氣為陽,血為陰。
一般來講手涼的人不多,但是腳涼的人特别多,如果你又問患者手腳涼不涼,有一部分人會說,彭博士我的手沒那麼寒涼,但是腳特别涼。為什麼?腳為陰,血為陰,血運行不暢就會導緻這種病。厥陰病篇緊跟着那個方子就是當歸四逆湯或者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當歸四逆湯是一個好方,這個方對于女性來講非常有幫助,我曾經用這個方治好過很多足寒宮冷的患者,當然也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臨床上的加減,千萬不能原方照搬,因為這裡有些藥現在可能不能用那麼大的量,甚至最好不用,有的根據患者的氣血陰陽的辨證還要給他加上,所以臨床上一定不能機械的照搬古方,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調整才能把方子用好。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是什麼意思?孔其實就是空,通孔穴的孔,就是氣血出入之門戶,出來就會灌溉諸節,入則返歸于精髓。血凝于外,不能反歸空穴,就會出現痹厥的病。馬莳在《素問注證發微》裡邊注解∶“此二者,血行而不得反其孔穴,故為痹與厥者如此,不言澀者言痹厥,言血凝于脈也”,馬莳講的就是血行在外返不回來,痹和厥就會出現,這地方不說澀,是說什麼呢?必言厥是說血凝于脈了,不是血凝于膚了。如果血凝于膚的話就叫做澀了,凝于脈就為泣,就是更深層次了。
所以讀《黃帝内經》我們要知道,淺層次的很多病用艾灸、針刺的方法就解決了。深層次的病有一些是在經絡,也是用針刺、艾灸、拔罐等這些方法。要是真正深層次的時候,隻針灸不行,尤其是配合髒腑的寒熱虛實,這種情況怎麼辦,還得通過中藥進行蕩滌髒腑,“湯者,蕩也”,得把髒腑整體的重新協調好。要是做電腦的來講,就是把系統格式化一遍,重新裝系統,隻進行簡單的微調修補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有的時候還得用中藥,然後髒腑才能好。中藥的這個基礎是以偏糾偏,尤其是對于一些虛弱的患者,用中藥的同時還能養生,用養氣血的食材進行補養,這樣身體才能好起來。
這就是今天我們講的這段《黃帝内經》原文的意思,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八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