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是當代知名畫家,他的父親是美術特級教師,繪畫功底深厚,是任重的啟蒙老師。
十三歲那年暑假,父親讓任重臨摹《清明上河圖》。任重想不通:一張小小的畫上,怎麼擠得下那麼多人和建築?才畫了幾天,他就浮躁得不行。一天晚上,任重因急着出去遊泳,給剛畫的一朵牡丹胡亂地塗上顔色。父親暴怒,當場将他的畫撕毀。任重低下頭,既慚愧又失落。父親見狀,緩和語氣問道:“你覺得畫好一朵牡丹需要多長時間?”
任重試探性地反問道:“一兩個月……還是三個月,夠嗎?”
“不夠,畫好一朵牡丹,需要整整一年!你知道為什麼嗎?”
任重搖搖頭。
“因為你要先把牡丹從花骨朵到綻放、凋落的全過程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才能畫出好的牡丹。春天要畫花,夏天要畫葉子,等葉子凋落了,剩下稈子,你再畫秋天的稈子,到了冬日,再把春花、夏葉、秋稈結合到一幅畫上,反複畫,你的牡丹才可能是最完美的。”
父親的這席話,任重牢牢記在心裡。此後再臨摹《清明上河圖》或畫其他的作品,他都格外上心。成名後,任重始終不忘父親的教導,他常說:“凡事隻要懷揣‘用一年時間畫一朵牡丹’的心,夠勤奮、夠執着,就沒有成不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