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商業地産在中國已經高速發展了20年……那麼,商業地産究竟是什麼?在業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認知——商業地産、商業房地産、商業不動産、零售地産、商務地産、商用地産,等等;衆說紛纭,莫衷一是。為此,我們結合30年的實踐經驗,以及國内外專業的理論知識,為大家系統地梳理了商業地産的基本内涵,希望對行業的朋友們有所裨益,見微知著,開卷有益。
1. 商業地産的涵義
1.1 基本概念
「商業地産」(commercial property)也稱“商業房地産”。是以“商品賣場”為主要開發和經營形态(或主要形态之一)的不動産。商業地産的準确表述應該為“商業不動産”。
“商業地産”是“商業”的物業承載者,“商業”是“商業地産”的功能體現。
【注釋】:「商業」在中文傳統語境中涵指“零售業”,即“直接面向消費終端(消費者)的商品流通業”;是針對「貿易」即“未直接面向消費終端(消費者)的商品流通業”而言的;二者統稱為“商貿流通”。
1.2 産業特性
① 以“商品賣場”為主要形态
商業地産以“商品賣場”為主要開發和經營形态(或主要形态之一),這表明了商業地産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衡量一類物業是否屬于商業地産的根本标準。如,“住宅地産”不論其“自用”還是“租賃經營”(商用),都不能改變其“居住”的使用價值,因此,不能稱為商業地産。還有,不帶有“商業功能”的寫字樓,也不能改變其“辦公”的使用價值,因此,也不能稱為商業地産,而隻能稱作“商務地産”,等等。
② 屬于“不動産”的界定範圍
商業地産屬于“不動産”的界定範疇。所謂「不動産」(immovable estate)是指土地及其附着在土地上的定着物。包括土地、建築物、附屬設施、土地上的植物等。不動産的特性就是其不可移動性。
商業地産的“不動産”屬性,突出了“土地附着物——綠色植被”的價值!——“水、草、花、果、木”等在商業地産中的價值越來越大,如“購物公園”等“業态概念”的誕生就是如此。
而且,随着商業地産“休閑娛樂化”的發展,其建築形态也不僅僅表現為“房地産”;大型的休閑、娛樂設施也越來越重要,如許多Mall中也包含了“大型遊樂場”、“海底世界”,等等。
這一切都是購物中心不斷突出的“沉浸式體驗業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把森林和瀑布搬進購物中心,再現《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懸浮秘境”……“人與自然”“人與文化”融為一體,沉浸其中,超感體驗……香港置地打造的重慶光環購物公園,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并在無形中提升着資産價值……
2. 商業地産的範疇
商業地産概念所表現的範疇是比較寬泛的,包括:狹義商業地産、廣義商業地産和“泛商業地産”等。
2.1 狹義商業地産
「狹義商業地産」(commercial property in a narrow sense)也稱“零售地産”。是以單一的“商品賣場”為開發和經營形态的不動産。
其經營模式為:「零售店」。
其主要業态為:百貨店、超市、大賣場、專業市場等。
然而,在現代零售業的經營形态中,僅有“單一購物”功能的“商品賣場”越來越少,很多零售店(包括百貨店)都設有一些“多功能服務”,如咖啡廳、美容美發店等,這也是現代人們“休閑消費”所需要的。
零售店的“零售與批發”業務有時融為一體;不包含“多功能服務”的、單一的“零售批發賣場”,也屬于“狹義商業地産”的範疇。
2.2 廣義商業地産
「廣義商業地産」(commercial property in a broad sense)是以“商品賣場”為主,并結合“多功能服務”為開發和經營形态的不動産。也即“狹義商業地産”與“多功能服務”的結合。
其經營模式為:「零售店 多功能服務(餐飲 文化 娛樂 休閑等)」。
其主要業态為: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等。
以“商品販賣”及“多功能服務”為開發和經營形态,是現代商業地産的主要模式之一。它所包含的:零售業(商品)、飲食業(商品 服務)、服務業(服務)等......不僅能滿足人們“購物”的需要,也能滿足人們“多功能”休閑消費的需要,更能夠帶給人們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抑或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因此,也受到現代都市大多數人的喜愛。
2.3 泛商業地産
「泛商業地産」(pan-commercial property)是以“商品賣場”為主要形态之一,抑或結合“多功能服務”,并兼容其它“相關行業”為開發和經營形态的不動産。也即“狹義商業地産”抑或“廣義商業地産”與“相關行業”的兼容。
其經營模式為:
●「零售地産(零售店)」 「商務地産(寫字樓);旅業地産(酒店、遊樂場等);住宅地産(公寓)等......或“其中組合”」。
●「零售地産(零售店) 多功能服務(餐飲、文化、娛樂、休閑等)」 「商務地産(寫字樓);旅業地産(酒店、遊樂場等);住宅地産(公寓)等......或“其中組合”」。
其主要業态為:底商寫字樓、底商住宅樓、HOPSCA(城市綜合體)、綜合商業街等。
在“泛商業地産”中,各種“天然兼容”的“相關行業”,可以相互組合,形成互動的“集合效應”,從而使“地産開發與經營”的“綜合效益”最大化。例如,在HOPSCA(城市綜合體)中,寫字樓、酒店可以提升零售店的品位,為零售店聚集一批時尚的消費群;而零售店則可以提升寫字樓、酒店的“口岸價值”和“物業價值”;三者結合,又可以強化建築群的“商業中心功能”和“城市地标性”等等。
商業地産範疇比較表
在國際上,“旅遊業态”和“休閑娛樂設施”在商業地産中的價值越來越大!
史博文
商業地産/購物中心/百貨店/數字化/資本運營,總裁,實戰專家,30年職業生涯...... “史博文「商業地産運營」叢書”作者...... 運營管理、顧問咨詢的著名“商業地産/購物中心/百貨店”項目“上百個”,總面積超過“千萬平方米”...... 其所領導研發的:“實體商業數字化 PaaS 平台”,可以實現“購物中心/百貨店/奧特萊斯”等實體商業“銷售與估值”的成倍數增長...... 打造下一代獨角獸!
史博文新零售時空:原創出品。後續将有更多原創深度好文分享給大家,敬請關注……轉載請聯系,侵權必究!(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屬于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