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9-11 09:06:28

遊戲,不就是孩子瞎玩兒嗎?這可就小看了遊戲。我們來看看在心理學家眼中,遊戲有哪些類别,各自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什麼作用。

以皮亞傑為代表的認知學派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遊戲能力依賴于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按照兒童認知發展的順序,将遊戲分為感覺運動遊戲、象征性遊戲、結構遊戲和規則遊戲四類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1

感覺運動遊戲(練習性遊戲)

感覺運動遊戲是兒童最早出現的一種遊戲,一般發生在0-2歲。

在孩子生命的頭兩年,孩子所做的主要是學習協調感覺獲得的信息和有目的的運動,這個階段被稱為“感覺運動階段”。而感覺運動能力則是指在這一階段裡寶寶不斷習得的各種不同能力。

孩子主要通過感知和動作協調活動來認知環境和解決問題,這時的遊戲不含任何象征性和規則。他們通過自己的身體作為遊戲的中心,逐漸地會擺弄與操作具體物體,并不斷反複練習已有動作,從簡單的、重複的練習中嘗試發現、探索新的動作,在反複的成功得擺弄和練習中,獲得愉快的體驗,遊戲的驅動力就是獲得“機能性的快樂”、“動”即快樂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2

但并不是說2歲以後孩子就不再玩感覺運動遊戲了,隻要有新的本領需要掌握,他們就會反複練習,比如攀爬、滑滑梯、搖木馬等。

感覺運動遊戲的主要表現形式為徒手遊戲或重複的操作性物體的遊戲。比如反複擺弄橡皮泥,卻并不想捏成個什麼;滿屋子漫無目的地亂跑等等。家長的任務,就是讓孩子盡情地動起來

這樣玩兒起來:

可以多找一些經典感覺運動遊戲讓孩子試試。比如找一條大毛巾,将寶寶置于毛巾中間,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毛巾的一邊,輕輕搖晃。在家裡布置各式不同材質的地毯,讓寶寶在地毯上爬或走,或做任何遊戲,讓寶寶接受不同材質的刺激。等到寶寶2歲後,可以做難度稍高的設計,将地毯高度任意變化,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玩各種遊戲。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3

寶寶1歲時,可将直徑約20厘米的皮球放在他的面前,并鼓勵他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2歲後再玩進階遊戲,即使用20-30厘米直徑的橡皮球,媽媽與寶寶間隔約1米的距離,分别坐于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寶寶3歲時能玩“丢接球3.0版本”了,與寶寶的距離可以拉長至2-4米,并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

象征性遊戲

又稱假裝遊戲,是2-7歲孩子最典型的遊戲形式,高峰期在3-5歲。

象征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遊戲中出現象征物或替代物。孩子把一種東西當作另外一種東西來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裝成另一個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現形式。遊戲中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角色遊戲是其主要的表現形式。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4

國外研究表明:幼兒2歲以後其象征性功能增強,所以象征性遊戲開始大量出現,4歲以後發展較成熟,幼兒夥伴間進行合作的象征性遊戲為主,故又被稱為社會性想象遊戲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5

通過象征性遊戲,孩子可以脫離當前對實物的知覺,以象征代替實物并學會用語言符号進行思維,體現着兒童認知發展的水平。

在象征性遊戲活動中,最重要的是多人的參與,特别是家長的參與,除了增進親子關系外,更多地是家長有機會看到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趨勢。

這樣玩兒起來:

首先是硬件的保障,準備好洋娃娃、小人、小動物玩偶等;還有小房子、家具、餐具;醫生玩具、商店購物收銀玩具、交通工具等主題玩具。家長參與遊戲,更可以引導孩子利用任何物品,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例如把紙巾作為紙币,把靠墊作為大門等等。這不僅是日常生活的模仿再現,更是在家中建立一個“小小社會活動室”,讓孩子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6

其次,很多家長會遇到孩子玩的遊戲過于單調或者過多的重複,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更多的引導:例如在遊戲中增加些難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操作的複雜性,指導孩子如何獲得遊戲需要的結果。

結構遊戲

又稱建構遊戲,是指孩子利用各種建築和結構材料,進行各種建築和構造活動。結構遊戲的主要類型有:積木遊戲、積塑遊戲、金屬構造遊戲、拼棒遊戲、拼圖遊戲、玩沙水雪石等自然材料遊戲等,雖然2歲前的寶寶也會堆積木,但2-3歲孩子才開始玩真正意義上的結構遊戲

結構遊戲是遊戲活動向非遊戲活動過渡的橋梁:前期帶有象征性的特征,如用積塑編一個花冠玩新娘遊戲,強調過程的體驗;而後期逐漸變成了一種智力活動,對過程以外的結果越來越關注,如七巧闆遊戲。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7

結構遊戲能促進孩子思維發展和動手操作的習慣,鍛煉手腦并用。在使用各種材料的過程中,還可直接了解各種物質的性能,認識各種材料的形狀、數量等,并且在結構中取得運用各種材料的知識和經驗,而孩子的設計、構思的能力,也都能得到鍛煉。

這樣玩兒起來:

孩子玩兒結構性遊戲,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好積木、積塑、拼圖等玩具。跟2、3歲的孩子玩,先從不斷堆疊建構材料或平鋪開始,孩子會重複這些動作,且往往不受結果的影響。然後再搭橋,對于孩子來說這并不容易掌握掌控,需要經曆一個嘗試錯誤學習的過程。

4歲左右,孩子意識到玩具可以用來建構,并且可以按一定的方式排放在一起時,他們就開始探索多種建構的方式方法或模式。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蓋樓,照着圖紙搭各種造型,引導孩子學習看圖紙。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8

孩子到了5歲左右,開始利用結構玩具開展象征性遊戲,會在建構之前宣布建構物的名字,建構是為了象征性遊戲而服務的。家長可以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豐富孩子的遊戲。比如孩子給小汽車造了一個車庫,但車庫和地闆之間有一定距離,需要把車搬到車庫裡。那就建議孩子造一個斜坡讓車子開進車庫。

規則遊戲

一般六七歲以上的孩子會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帶有競賽性質的遊戲。

規則遊戲反映了孩子開始擺脫自我化的象征性,而趨于服從現實原則,服從客觀規律的認知發展特點,它不同于象征性遊戲中的規則,可以因遊戲者的需要而改變,規則遊戲中的規則對每個參與者的動作和語言要求是規範而嚴格的,這種遊戲體現了兒童遊戲在認知發展上的新特征——規則性,比如一個接一個跳繩,玩“木頭人”站着不許動……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9

遊戲帶有規則玩起來才有樂趣,培養的是孩子的規則意識。有的遊戲帶有比賽性質,在玩的同時産生競争力,鍛煉了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也能加強孩子的競争意識。具有規則性的遊戲都是多人進行,不能随心所欲地玩,要控制自己的其它舉動,在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互相監督,看誰沒有嚴守規則,從而提高自制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這樣玩起來:

雖然大孩子更熱衷于規則遊戲,但并不意味着小朋友的遊戲就可以沒有規則。孩子的遊戲往往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是縮小了的社會。家長要善于将規則滲透于遊戲之中,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和體驗各種規則。如通過想象性遊戲“紅綠燈”,了解交通規則;在棋類遊戲中,了解象棋、跳棋、圍棋等各種棋類的不同下法與規則等等。孩子之間通過遊戲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經驗,明确所學到的各種規則都與自己密切相關,明白規則不僅約束着别人的行為,同樣也約束着自己的行為。

遊戲中你不知道的遊戲冷知識(遊戲可不是瞎玩)10

對于稍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引導他們參與遊戲規則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如幾個孩子一起玩“老狼老狼幾點了”,按照規則應該是老狼抓住誰,誰就當下一輪的老狼。可誰都想當“老狼”,于是出現了“老狼”抓、沒人躲的現象。這時,就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最後确定諸如“誰最先跑回動物的家,誰當老狼”的新遊戲規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