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燕巧 攝影報道
“露水幹了,可以放羊了。”10月25日上午10點,在廣元市蒼溪縣陵江鎮,杜志良把羊圈裡的800多隻黑山羊放出。一隻隻黑山羊整齊有序,排成長隊走進杜志良為他們“定制”的300多畝山地牧場。
青春肉牛養殖家庭農場
“800多隻羊,一個人就可以管理過來。”杜志良介紹,800多隻羊晨出晚歸都有頭羊帶路,“吃飽了就自己回來,好管理。”
近日,廣元召開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産業專題會議,計劃到2025年,廣元市肉牛養殖農戶達1萬戶、戶均年平均出欄肉牛5頭以上,要求縣區要把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産業作為“書記工程”來抓。
蒼溪是傳統農業大縣,養殖是其“三大百億工程”之一。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産業,蒼溪卯力推進,蓄力突破發展。
生态循環 牛羊産業規模擴大
在蒼溪縣元壩鎮峨溪村,一個占地50多畝的工廠拔地而起。“我們正在加緊建設動物飼料集配中心和肉牛屠宰中心,計劃年底竣工,未來這裡可以貯藏5萬噸動物飼料集配中心,年屠宰量可以達到每年3萬頭肉牛,屠宰完直接加工,再走向市場。” 10月25日,廣元市蒼溪縣元壩鎮,四川尚綠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勁松告訴記者。
在工廠對面的山頂上,元壩鎮風光村,是公司的肉牛養殖基地。“現在存欄200多頭,剛賣了一批,肉牛年出欄量可以達到500頭。”
尚綠農牧成立于2016年12月,從剛開始的年出欄量200多頭到現在的500頭,王勁松見證了肉牛羊産業在川東北的發展。“養牛跟養豬不一樣,首先是價格比較穩定,波動較小,同時還有能帶動更多的産業,從牛吃的草,到牛的糞,到一頭牛,都能帶來收益,帶動人就業。”
以草料為例,養殖場的牛的青貯草料主要來自本地的全株玉米,“我們帶動了120多戶農戶種植了5000多畝全株玉米,以420元/噸收購,一畝地就有1200元的收入。”尚綠農牧養殖場負責人鄧艾介紹,養殖場的牛糞經過處理後,可以賣到600元/噸。
紀平也感受到肉牛羊産業的循環效應。“從開始到現在,我賣牛的價格從12元漲到現在18元。”
紀平是宋安村的黨支部書記,2017年在宋安村成立了青春肉牛養殖家庭農場。紀平在養殖場附近建立了一套循環發展模式:牛場糞便采取幹濕分離,糞污經蚯蚓處理後變有機肥,銷售價格可達到800-1000元/噸。他還建了60多畝的牧草基地,基地牧場給牛提供青貯飼料。“當時最重要是作為脫貧攻堅産業,帶動貧困戶就業,發展到現在,依然帶動周邊50餘人就業。”
突破瓶頸 五大工程對标補短
截至目前,蒼溪年出欄肉牛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72個、年出欄肉羊300隻以上規模養殖場51個;全縣肉牛羊出欄數從2016年的5.42萬頭隻,增加到2020年的11.64萬頭隻,産值從3.1億元增長到5.1億元。
“到2025年,肉牛羊綜合産值要達15億元。”日前,在蒼溪縣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産業專題會上,蒼溪縣主要領導定下肉牛羊産業發展目标。
肉牛羊産業有前景,但也有一些問題待突破。
草料是發展肉牛羊産業的關鍵之一。“養殖用牛羊、飼草料大部分需要從市外乃至省外購買。出欄牛羊多數銷售縣外,隻有少數在縣内屠宰,全縣還沒有肉牛羊區域公共品牌和叫得響的肉牛羊企業品牌。”蒼溪縣農業農村局高級獸醫師李泉表示。
“每年我要從外地買100多噸幹草才夠。”紀平介紹,因為氣候原因,廣元本地青草沒法制成幹草,必須從外地購買,除了購買幹草,還需要購買酒糟等給牛補充蛋白。作為蒼溪養牛的龍頭企業,尚綠農牧建立了全株玉米飼料基地,但母牛所需要的幹草還是需要從外地購買。
“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資源以“半舍飼半放牧”方式發展肉牛羊養殖。推廣優質牧草和飼用玉米品種種植,打造一批集稭稈收儲運、商品化飼料生産和有機肥生産于一體的稭稈飼料化利用示範基地。”蒼溪制定五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以草換肉”工程,保障飼料供應。
尚綠農牧5萬噸動物飼料集配中心
除了“以草換肉”,蒼溪還提出“總量提速”工程,做大養殖規模;“母畜增量”工程,解決養殖畜源;“延鍊補鍊”工程,提高産業效益;“品牌培育”工程,提高産業價值,努力推動全縣肉牛羊産業高質量突破性發展。
“我們計劃招引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建立“公司 養殖場(戶)産銷合作模式,統一供仔畜、統一供飼料、統一技術指導和防疫,公司優先回收養殖戶出欄牛羊的“三優一統”模式,采取托管、代管或寄養等方式,帶動農戶增收。”李泉表示。
“目前我們已經實現向養殖戶提供種牛和收購,進行統一技術指導和防疫,等到動物飼料集配中心竣工投産,就可實現“三統一優”模式,形成産業鍊。”王勁松表示。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