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上巳節古人喜歡做什麼活動

上巳節古人喜歡做什麼活動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6 07:40:58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千餘年前,唐代詩人杜甫寫下此首《麗人行》,開篇中描寫的場景,正是農曆三月三日上巳節,長安曲江河畔的麗人們風情搖曳的美景。在春和景明之時,仲春與暮春相交之際,古代的年輕男女趁這一日郊外遊春,文人雅士更是臨水飲宴,舉行曲水流觞等風雅的活動。正因如此,上巳節又被認為是在中國的衆多傳統節日中,極為風雅的存在。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在王羲之所著的千古名篇《蘭亭集序》中,就出現了“曲水流觞”的記載。直到當下,在不少古裝影視劇之中,也會再現這一極具文雅之事。

而在西南一隅的成都,位于望江樓公園的“流杯池”,就見證了這一雅俗活動的興起與傳承。“現今在望江樓旁于清末年間所建的流杯池,就是上巳節文化的最好見證。”民俗專家劉孝昌說到。

上巳節古人喜歡做什麼活動(風雅最是三月三)1

薛濤井,圖片來自成都望江樓公園官方網站

曲水流觞,文人墨客的唱酬雅事

“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在南北朝所著的古籍《荊楚歲時記》中,就記載了“曲水流觞”的場景,其本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後來發展成為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雅事。

舊時在上巳節,人們舉行祓禊的儀式之後,便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曲水’指的是彎曲的水道,而觞則是酒器,通常為木制,小而體輕,可浮于水中。”劉孝昌解釋到。

舊時,為了能夠在上巳節舉行“曲水流觞”的雅事,古人會特地修建“流杯池”“流杯亭”等,不必去野外尋找溪流了。在專門打造的流杯亭裡,亭内鑿有彎曲回繞的水槽,客人們依次圍坐,任酒杯在水槽内流動,飲酒賦詩,以此為樂。

當下,倘若在上巳節這一日,走進風景如畫的成都望江樓公園中,說不定還能看到身着漢服的年輕男女,正在舉行“曲水流觞”的雅俗。“望江樓的流杯池,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每年農曆三月三這天,就引來衆多的名人雅士。在此舉行‘祓禊’儀式後,衆人便圍坐在回環彎曲的流杯池邊,先取來美酒,斟倒在小酒杯中,再輕輕放在上遊流動的水裡,讓酒杯順着曲折的流水緩緩漂流而下。”

彼時,文人墨客們舉杯高歌,當漂浮的酒杯停留在誰的面前時,誰就要取杯飲酒,并且還得當場賦詩一首。若衆友不滿,更是要重詠一首,引來人們的陣陣贊歎或是嘲諷。

“從明清時期,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文人們三月三‘曲水流觞’的地方,就選在望江樓的薛濤井與詠詩樓前,真是别有一番景緻,也是成都的一段佳話。文人雅士飲酒賦詩,曲水流觞,既有去除災禍的不吉之意,又能收獲歡慶和娛樂。”

上巳節古人喜歡做什麼活動(風雅最是三月三)2

流杯池,圖片來自成都望江樓公園官方網站

汲水造箋,素箋變彩箋

“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同樣位于望江樓公園内的薛濤井,也有着關于上巳節的故事。在古時的上巳節,人們還會在這一日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更有傳說流傳,隻有在這一天,薛濤井中的井水,才能制出薛濤箋。

薛濤箋,正是薛濤所創。據悉,薛濤箋的出現,不僅改良了詩歌書寫載體,掀起了一場詩歌界的工業革命,并引領了中國千年詩箋文化,流傳至今。而薛濤為後世留下薛濤箋,也在無意中促成了後人在農曆三月三日上巳節祭祀薛濤的民俗。

上巳節古人喜歡做什麼活動(風雅最是三月三)3

清俞齡曲水流觞圖軸,圖片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據明代何宇度《益部談資》及曹學佺《四川名勝志》記載,薛濤井舊名玉女津,水極清澈,石欄環繞,為明代蜀藩制箋處,每年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箋24幅,入貢16幅,餘者留藩邸中,市間絕無售者。明代王士性《入蜀記》描述此箋“比高麗特厚而瑩,名薛濤箋。”傳說,平日裡薛濤井裡的水無法制出薛濤箋,隻有上巳節這天,薛濤井水漂出來的箋紙才是桃紅色。于是有了“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素箋變彩箋”,這樣的說法。

“所以,在上巳節這一日,在薛濤井汲水造紙箋,成為了屬于成都人在農曆三月三的另一民俗活動。”劉孝昌說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