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聯起源大全

春聯起源大全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21 19:08:38

春聯起源大全?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春聯起源大全?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春聯起源大全(春聯的起源及由來)1

春聯起源大全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對聯的兩邊都要互相對應。春聯以前為桃符,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标志。

五代後蜀國國君孟昶,在公元964年歲的除夕,讓他手下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闆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骈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内涵,不隻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内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将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将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号,徹夜不得安甯。于是他讓這兩位将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将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

到了宋代,在桃木闆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挂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同時,随着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内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願。朱元璋大力提倡貼對聯。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着《楹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

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門心”貼于門闆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内容,貼于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同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歲旦在迩,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闾,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挂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