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請來梵高為南大做一幅畫...
畫中會是那随風搖晃的柏樹,
還是恒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
不同畫家筆下的南京大學會有什麼不同
不妨設想一番?
南大人眼中的教學樓:
然而,大師們可能是...
你能看出下面這些畫風分别屬于哪幅作品嗎?
仙一把月亮披在身上,那星星就許給仙二
夏天來臨的時候每朵浪花都很奇妙
那些色彩在尖叫
喂,你的觸須戳到我了哦
或許可以來一次跑步比賽,勝負再來定一二
躲藏在色塊中,你就以為我找不到了嗎
她莊重地坐着,面容扭曲在你我之中
仙一說:我覺得我前世應該是紅紅軟軟的桃子
仙二想:那我就當托着你的白色盤子
我想象中所有的日出都應該是莫奈的樣子
☟
答案
從上至下,從左至右:
梵高《星夜》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圖》
蒙克《呐喊》
齊白石《蝦》
徐悲鴻《八駿圖》
蒙德裡安《構成》
畢加索《坐着的女人》
塞尚《靜物》
莫奈《日出·印象》
好吧,小編隻想說,集齊9個有點難啊!
這一定是南京大學某文藝理工科校友的投稿!
解釋一下原理
“2015年,德國科學家們發表了一篇名為《A Neural Algorithm of Artistic Style》的論文,它使用深度學習算法,将普通圖片進行加工,便可以創造出指定圖片風格的作品。藝術家可能需要用畢生的心血才能創造出驚人的藝術作品,而論文所述算法便可以在很短時間内作出富有大師風格的畫作。”
比如說,把這副畫
的風格複制在教學樓裡,然後
每個學科的人,眼中都有着不同的世界吧。
投稿的校友在handsomeone上還有更多奇思妙想,比如用Chunky渲染軟件做過水面上的南大,還有平行,透視,球級投影......
讓小編想起了去年迎新季計科的迎新創意——異次元NJU
戳鍊接可以再去欣賞一下的,晚安。
南大青年
圖/周奇
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
文/楊曦迪 曾可
美編/曾可
責編/姚若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