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減肥,我就不吃晚飯了.......”
不少人都聽過周圍人說過這句話。甚至當自己想減脂瘦身,但又不愛運動、想快速瘦身時,也說過類似的話。
然而,筆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你的認知,是錯的!
近期一個研究團隊在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内容主要是驗證不吃晚飯是否有更好減肥效果。研究發現:限時飲食和常規能量限制飲食對于減重有同樣的顯著效果。簡單來說,不吃晚飯的減重效果,在控制體重、體脂、代謝危險因素等多個方面,并不比「吃七分飽」效果好!
那不吃晚飯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主要是源于減脂過程中的一種說法“輕斷食”,輕斷食雖然已經被證明
對減輕體重有神奇效果。但要提醒的是:輕斷食減肥是在保證必需營養素的前提下來減少熱量攝取,絕不是單純的不吃某一餐哦!
不吃晚飯,這些壞處别忽視
(1)易患腸胃疾病
我們的胃部是會分泌胃酸的,如果到了晚上該吃飯的時間,胃酸就會堆積起來,不斷刺激胃黏膜,時間長了就會因為受損而導緻一系列腸胃疾病。
(2)體重反彈
依賴不吃晚飯來減肥,短時間是可以看到一定效果的,因為熱量攝入會減少,但容易造成其他時間報複性飲食,導緻體重反彈。
而且,靠節食減掉的大部分是水分,水分在短時間内波動大,是很容易反彈的。
(3)營養不良、頭發幹枯、皮膚幹燥
當長期不吃晚飯時,會打破體内正常的營養水平,容易造成營養攝入不足或不平衡,消化系統的負擔也會加重,從而進一步影響營養素的吸收。那就會産生一系列比如頭發幹枯、皮膚幹燥缺水等營養缺乏的表現了。
(4)偶爾出現心慌或虛弱無力感
晚餐為人體提供能量,不吃晚餐容易誘發低血糖,導緻器官營養供給不夠,就會産生心慌和無弱無力感。
(5)排便不正常
不吃晚飯會影響正常的腸道排空,還會出現腸道蠕動變慢,時間久了會影響正常的排便機制。同時,胃酸容易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或損傷,引發胃黏膜糜爛、潰瘍等,影響身體健康。
(6)導緻失眠
如果午飯沒有吃飽,到了晚上自然就會餓得影響睡眠。(相信不少人有過“餓得睡不着”的經曆。就不用過多解釋了)睡眠不佳會進一步影響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如此惡性循環得不償失啊!
幾種常見的晚餐壞習慣,趕緊改有研究者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餐不良的飲食習慣。
挑出了以下幾種常見的壞習慣,盡快改正:
(1)吃剩飯
秉持着勤儉節約的美德,很多人怕浪費糧食,總會把剩菜剩飯留到晚上吃。
但研究發現:許多胰腺炎,特别是急性胰腺炎的出現,都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比如暴飲暴食、吃變質的食物等。尤其是蛋白含量高的魚、肉,一旦變質,很容易發生細菌感染,引起胰腺病變。
(2)吃甜品等高糖高脂食物
晚餐吃甜品、蛋糕等甜膩的東西很容易攝入過量的脂肪,這會給腸胃消化造成負擔。
此外,夜晚活動量減少,甜品中的糖分無法在身體中分解,容易産生熱量過剩,引起肥胖,還容易導緻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
(3)吃幹辣
愛吃辣的人越來越多,忙了一天工作的人晚上總想來點刺激的,火鍋、麻辣香鍋、川菜等餐廳一到晚上往往火爆到排起長隊。
如果攝入大量辣椒、大蒜等辛辣的食物,容易讓腸胃産生灼燒感,導緻胃食管反流或便秘、大便幹燥、消化不良等問題,還會影響睡眠。
(4)過量飲酒
有人喜歡睡前喝點酒幫助睡眠,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睡前飲酒,會使酒中的很多有害物質在體内存積,毒害身體,損傷視網膜、降低抵抗力,加重打鼾等睡眠障礙。
因此,應盡量保證睡前4~6小時内不飲酒,迫不得已的情況可以喝少許牛奶保護胃黏膜。
(5)晚餐吃太晚、太飽
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快,通常會在較晚的時間吃晚飯、夜宵。但有研究發現,過晚吃晚餐不但影響正常的消化,還會影響正常的心髒代謝,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晚餐吃太飽時,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時,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産生有毒物質,夜間腸蠕動減慢,有害物質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最重要的幾點規律一日三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
這樣可以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提升大家的身體素質和抵抗力,有利于健康長壽。
聲明:本文版權為禾連健康官方賬号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瑞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