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初中時期,學習曆史知識時就知道摩梭族至今還是母系氏族社會形式,當時就非常的好奇,心中就夢想如果有一天能夠到泸沽湖摩梭人的家園去現場了解那該多好啊!但條件不允許,隻能将夢想埋在心裡。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都要多一些,雖然已經入秋多日,但秋雨綿綿的日子好像還是舍不得離開,今天天氣情好,這次終于有機會可以去泸沽湖旅行了。從西昌到泸沽湖都是山路,彎多路窄,山路崎岖,因為路況不熟,拜托住店的老闆幫忙介紹一位經驗豐富的泸沽湖的當地司機。從西昌出發時已是下午三點鐘,一路上時而與陡峭的青峰擦肩而過,又見金河迎面而來,轉眼之間滾滾而下的甲米河又出在路邊出現,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迎風招展,倔強滄桑的仙人掌抓緊岩石,兩旁的樹木也随着海拔的升高由高大挺拔、蒼翠滿眼松樹逐漸過渡到了低矮頑強的各種各樣的灌木。放眼望去遠處的青山巍然屹立,朵朵祥雲在山間缭繞,大涼山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到達鹽源縣城已經是将近晚上八點左右,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正好有一位摩梭族女士和我們一起坐車回泸沽湖的家中,這真是好機會啊!旅途的勞累瞬間溜走了,我一定要和她聊聊摩梭族走婚的習俗。
摩梭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在泸沽湖地區生活,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經曆了部落社會和氏族社會,在婚姻和家庭領域非常幸運的保留下來了走婚和母系大家庭的習俗,是人類保存最為完好的文化遺産。這種形式現今保留在四川省鹽源縣泸沽湖鎮和前所鄉、四川省木裡縣烏覺鄉以及雲南省甯蒗縣永甯鄉交界區域。
“走婚”摩梭人稱“著烏著米吉”或“肖波吉”,也稱為“阿夏婚”,阿夏的意思是“最親密的伴侶”。是以男不娶、女不嫁,女方原住母親家裡,男方則采用是半原居半上門形式到女方家裡的一種獨特的婚姻制度。摩梭族人能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青年男女多在勞動、對歌、跳舞或者其他聚會場合相識,在戀愛階段一般關系處于秘密狀态,一但發展到相知相愛确定關系的時候就必須履行嚴格的約定俗成和程序規則。
走婚男女是一對一的婚姻關系,并非傳言的一夫多妻、雜亂無章、朝秦暮楚式的任意亂走。青年男女相識、相知相愛後,由男方聘請媒人帶上禮物到男方家中說媒,女方同意以後便收下禮物,并回贈男方定情禮物,這樣才算履行“佐佐嘎”訂婚程序。同時還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規則,其中包括:首次上門姻親規則、生育及誕生禮規則、孩子滿月酒慶賀和虛歲滿十三歲成丁禮規則、喪葬禁忌規則、拜節稱謂、離異規則等等。這位摩梭女士還透露給我,一般男方都是晚上到女方,天亮就離開,過去房子低矮是從窗子裡進入,現在住房條件都很好了,已經不從窗子進入了,都是走大門。并且現在也要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母系家庭”是以母系血緣成員為紐帶,由一個或者多個外祖母血緣成員組成,家庭成員多在10人以上,由家中的舅舅掌管禮儀、母親負責财權。通常由一名能幹的婦女擔任“達布”、即女管家,這位摩梭女士形象的跟我說有點像我們這的财務科長,我倒覺得好似《紅樓夢》之中的王熙鳳。這名管家負責安排家庭成員的日常生産活動,保管财産等等(當然這名管家也可能是母親本人)。家中姐妹所生的子女都視為一母所生,由舅舅、母親、姨媽等共同撫養,走婚男子隻是盡其所能照顧子女及家庭,重要場合還是要參加的。子女稱呼上門走婚的父親為“阿達”或者“阿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