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本文從生産工藝、玻纖制品及上下遊等角度對玻璃纖維的全産業鍊進行了詳細解析。
玻璃纖維誕生于二十世紀30年代,是以石灰石、石英砂、葉臘石、白雲石、硼鎂石、硼鈣石等天然無機非金屬礦石原料和硼酸、純堿等化工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等數道工藝加工而成。其具有良好的耐化學介質、耐熱性、電絕緣性等性能,同時還有比重輕、吸濕低、延伸小、吸音、拉伸強度高等優點,能夠替代PVC、水泥、木材、鋼、鋁等多種傳統材料。玻璃纖維根據原材料、纖維分類、單絲直徑的差異、纖維性能等有多種分類方法(如表1)。
表1 玻璃纖維的分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玻璃纖維生産工藝:池窯拉絲生産是主流
玻璃纖維主要有池窯拉絲法和坩埚拉絲法兩種生産工藝,坩埚拉絲法對生産設備和生産技術要求低,投資少,生産規模可以靈活調整,因此小型玻纖企業多采用此法。但是該法須兩次成型,程序複雜,生産過程能耗大,有污染,且産品的性能和質量差,因此已基本被淘汰。
池窯拉絲法根據要生産的玻纖産品化學組成,計算出原料配比,然後将原料細粉按照配比投入玻璃熔窯,在高溫下熔融形成玻璃,然後再通過高速運轉拉絲機的牽引,塗覆浸潤劑,将從熔窯料道底部的多孔漏闆中留出的玻璃液制成玻璃纖維原絲,在經過撚線機加撚、整經機整經織成具有各種結構及性能的玻璃布。
圖1 池窯拉絲法生産工藝
(資料來源:中國産業信息網)
池窯拉絲法工藝成熟穩定,可以精準控制玻纖直徑,降低能耗和污染,産品品質高,在我國一直是玻纖生産的主流工藝,占比達90%以上(見圖2)。
圖2 我國玻纖生産工藝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産業信息網)
玻纖制品:玻璃鋼最常見
玻璃纖維通常以玻纖制品形式應用于下遊領域(見圖3),主要包括紡織制品和無紡制品兩大類。無紡制品是指采用熱學、化學和機械等非織造方式對玻璃纖維進行加工制成的産品,主要包括玻璃纖維氈、磨碎纖維等。
玻璃鋼即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是以合成樹脂作為基體,以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氈、布、帶等)為增強材料的複合材料,其強度相當于鋼材,且含有玻璃纖維,具備和玻璃一樣的形體、色澤和隔熱、電絕緣、耐腐蝕等性能,因此被稱為玻璃鋼。玻璃鋼的玻纖用量占玻纖制品總用量的70-75%,是玻璃纖維的最大市場,其次是玻纖紡織制品,占比約25-30%,其餘部分是增強瀝青用玻纖增強材料。
玻璃鋼具有良好耐腐蝕性能、熱性能、電性能,還具有輕質高強、可設計性好、工藝性好等優點,應用廣泛,下遊包括鐵道鐵路、航空航天、遊艇泊船、家具家具、裝飾建築、工藝禮品、廣告展示、體育用材、建材衛浴、環衛工程等多個行業。
圖3 玻纖制品分類
(資料來源:複合材料社區)
上下遊:原料供應具有資源優勢,下遊應用廣泛
玻纖上遊原材料主要是石灰石、石英砂、葉臘石、硼鈣石、硼鎂石、白雲石等礦石原料,以及浸潤劑、純堿、硼酸等化工原料,同時還需消耗電力、天然氣等能源,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和材料成本各占三分之一。具體見圖4。
原材料方面,葉臘石占所有原材料總成本的一半以上,是最主要的原材料,中國的葉臘石資源儲量豐富,目前已探明儲量5,500萬噸,占全世界總儲量的30%左右,而石英砂保有儲量為13.5億噸,因此玻璃纖維的原料供應方面具有較大的資源優勢。我國勞動力相對充足,和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明顯的人力成本優勢。
圖4 玻璃纖維産業鍊
(資料來源:同花順财經社區)
玻璃纖維熱塑性材料幾年來迅速發展,玻璃增強材料、玻璃增強建材等新興産品成為行業新焦點,玻纖的應用領域也得到了大範圍拓展,從汽車制造、石油化工、電子電氣、軌道交通、建築建材等擴展到了風力發電、海洋工程、環境工程、航空航天、過濾除塵等新興領域。當前建築、電子電氣和交通運輸是玻纖應用三大主要領域,占比超過70%(見圖5)。
圖5 玻璃纖維應用領域分布
(資料來源:複材網)
結語
玻璃纖維性能優異,生産以池窯拉絲法為主流工藝;玻璃纖維可制成多種形式的玻纖制品,其中玻璃鋼是市場最大的玻纖制品;玻璃纖維上遊原料天然無機非金屬礦石原料,我國儲量豐富,原料供應充足,下遊應用随着玻璃纖維熱塑性材料的發展也越來越廣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