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軸”一詞本來是戲劇術語,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早已超出了戲劇的範圍。在生活中“壓軸”出現的頻率很高,壓軸大戲、壓軸唱将、壓軸上場······似乎凡是排在後面的,都有可能被稱作“壓軸”或者“壓軸戲”。但是“壓軸”的意思經常令人迷惑——“壓軸”到底是倒數第一,還是倒數第二?
壓軸戲的“壓”字的本義為“覆蓋在上面”。比如有一個成語叫作“壓卷之作”。它是指舊時代的科舉考試,主考官在閱卷之後,把名列第一的卷子放在最上面,這篇文章就叫“壓卷之作”,它是壓在其他考卷上的。
“壓軸戲” 的“壓”在“軸”上面,那什麼是“軸”呢?其實,“軸”是“胄”字的誤寫,即“甲胄”的“胄”。“甲胄”中的“甲”是保護身體的鐵甲,“胄”是保護頭部的帽子,都是武士穿戴的,“壓軸戲” 其實應該是“壓胄戲”。
後來,“胄”字訛寫成“軸”字,所以“大胄子”就成了“大軸子”,“壓胄”就成了“壓軸”。
“壓軸”與京劇老傳統有關。京劇一場戲如有五出的話,第一出叫作“開鑼戲”, 第二出名曰“早軸”;第三出為“中軸”;第四出(倒數第二)稱之為“壓軸”;第五出(最後一出)則叫“大軸”。因此,“壓軸戲”是指“壓大軸”之戲,是壓在“大軸”之前上演的劇目,并不是人們常說的倒數第一個節目。
在舊時,倒數第二的“壓軸戲”為全戲的重中之重,都是最佳陣容的演出,它必須“壓”得住陣腳,否則就會出現觀衆大量離開劇場的現象,觀衆一個一個離開,叫作“抽簽兒”,大量觀衆離開就叫作“起堂”——這在劇團是非常可怕的失敗。所以 壓軸的都是劇團的重頭戲。
而“大軸子”則往往是一出熱鬧的武戲,火爆熾烈,既能夠給大家以藝術的滿足,又能夠給整場演出一個美好的結局。這出戲演出的時候,大家也就知道該走了——所以“大軸子”戲又被叫作“送客戲”。
許多看戲的行家以及達官貴人,看到最後一出“大軸”開演,就準備起身離開了。為了讓觀衆離場前看到最精彩的演出,戲班總是把劇目的重點放在倒數第二個,真正好戲乃倒數第二出的“壓軸”。如果僅僅指時間上排在最後一出,那應該是”壓台戲”或者“壓場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