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

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21:45:03

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文言文自讀課文作為自讀教學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其教學要區别于現代文,上出“文言”味,另一方面又要區别于教讀課文,注重課堂的閱讀實踐基于真實教學實踐中的嘗試,本文從以下兩個層面對《核舟記》教學路徑設計進行探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1

在文本對比中走向深度學習

文言文自讀課文作為自讀教學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其教學要區别于現代文,上出“文言”味,另一方面又要區别于教讀課文,注重課堂的閱讀實踐。基于真實教學實踐中的嘗試,本文從以下兩個層面對《核舟記》教學路徑設計進行探讨。

統籌單元資源,細化文本比對

統編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共有兩篇文言文教讀作品,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以及文言文自讀作品魏學洢的《核舟記》。我們将3篇文言文勾連起來看,從文體與寫法層面,可設置一些文本比對活動。

1.文體差異共比對

“記”是一種文體。3篇文言文題目中都有“記”字,對比分析《核舟記》《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是否為同一種文體。

借助文本對比活動,學生在比較考量過程中就能清晰地感知到3篇帶有“記”字文本的不同。《桃花源記》重在記事,為記叙文本;《小石潭記》重在記遊,為山水散文;《核舟記》重在狀物,為說明文本。統籌單元資源,學生在文本細化比較中更為清晰感知《核舟記》“這一篇”的文體特質,以及該單元“這一類”的整個文體樣貌。此外,對于3篇文言文,若是從表達方式或寫法上看,一樣能夠進行細化比對,即《桃花源記》勝在自然景物描寫,《小石潭記》勝在山水遊覽抒情,而《核舟記》勝在狀物說明。可見,3篇各有特色的文本呈現出該單元豐富的教學資源系統。

2.寫作順序再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厘清《核舟記》的說明順序。在此基礎上讨論:本文與《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寫作順序有何不同?《核舟記》一文作者為何不按船頭、中間、船尾的順序一一介紹?

先讨論第一個問題。細讀《核舟記》一文,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表明寫作順序的詞句,如“中軒敞者為艙”“船頭坐三人”“舟尾橫卧一楫”“其船背稍夷”,從中能夠明确作者是按照“船艙”“船頭”“船尾”“船背”的空間順序來寫的,進而教師引導學生感知魏學洢有序而精練的說明表達。聯系該單元3篇文本則能有效比對出,《桃花源記》是按照漁人行蹤的事情發展順序寫成,《小石潭記》是以移步換景的空間順序寫成。聯系起來看3篇文本的寫作順序,就得以更為深刻明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再讨論第二個問題。從空間順序來說,往往是按照船頭、中間、船尾的順序來寫,《核舟記》一文為何先寫中間的船艙呢?在小組合作探究、師生對話互動中,最終明确: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最為引人注目,并且艙邊的窗又能巧妙地自由關合,最能見核舟雕刻的精細,所以要先寫。蘇轼、黃庭堅、佛印為泛舟于赤壁的主要人物,故此要緊接着寫,而船尾舟子作為陪襯人物,故而要在後面叙述。在此,則可看到魏學洢觀察細緻的智慧與有序寫作的邏輯合理性。

由此,能夠看到在統籌單元資源過程中,細化文本比對促發學生“試驗與體會”思維培養效果發生的有效機制,并且建構起學生對整個單元文本内容的系統理解。在此過程中,力求取得“逐步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的教學效果,以及力求體現自讀課文應該以“獨立閱讀性質”加以實踐的教學面貌。

借助助讀系統,強化能力遷移

“助讀系統”是當下自讀課文教學需要考慮的重要範疇,“助讀系統”是由“圍繞選文編配的一系列助讀材料構成”的系統資源,而助讀材料則是以“批注、點評、注釋、插圖、單元提示”等多種形式呈現的輔助點。在助讀系統基礎之上,以此來幫助學生閱讀課文,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遷移能力,不失為自讀課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在《核舟記》一文中,圍繞閱讀提示與思考探究兩大助讀材料,設置以下能力遷移演練活動。

1.巧解核舟構思之妙

據《赤壁賦》《後赤壁賦》記載,與蘇轼泛舟赤壁的客人并非黃庭堅與佛印。當時兩人并不在蘇轼身邊,但是王叔遠巧妙發揮了情理之中的藝術想象。王叔遠為什麼要選擇兩個不在蘇轼身邊的人作為他的夥伴呢?結合人物描寫與文下注釋,我們能夠有所發現。

文本創作時的巧妙構思在該單元有深刻而鮮明的體現。《桃花源記》中,陶淵明以精巧的構思,融合虛寫、實寫兩種技法,巧借武陵漁人的行蹤,将桃花源的妙境與現實社會風貌牽連起來,可謂構思奇特而巧妙。《小石潭記》中,也有構思巧妙的生動顯現。柳宗元以自己的遊覽蹤迹為全篇線索,依着自己的腳步變換賞景、繪景、悟景,由水流之聲寫到潭之形态,由近距離觀看水中之物到遠距離想象潭水之源,最終在遊覽美景之中依然忘不了自己的貶谪遭遇,從而深刻顯明内心的苦悶與對自身現實命運的憂慮。

回看《核舟記》一文,王叔遠的巧妙構思也有與前2篇部分相似的要點。蘇轼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被貶黃州,宋紹聖初年(1094年)黃庭堅出任宣州知州,後被貶谪到鄂州。兩人都曾有被貶谪的經曆,都曾郁郁寡歡而悲痛傷感。而這樣安排,還需要考慮另一層面的原因,那就是蘇轼遭遇貶谪後心态的兩重性。一方面,蘇轼需要志趣相投、豁達樂觀的知己黃庭堅、佛印的陪伴來躲避壓抑、擺脫苦悶,可見蘇轼苦愁之深;另一方面,在内心壓抑惆怅下,仍能與友人泛舟赤壁遊覽,又可見蘇轼之達觀。

2.品味核舟語言之美

深入解讀文本,觀照内容與寫法,一方面我們能夠看到核舟雕刻構思的巧妙,窺得王叔遠的精湛雕刻技藝;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魏學洢的語言文字之美。我們運用批注閱讀、煉字賞句、朗讀體悟等方法,選擇具體語句研讀,随後展示學習交流成果,可作為“品味核舟語言之美”的有效活動。

在《桃花源記》《小石潭記》中,批注閱讀、煉字賞句、朗讀體悟等方法的運用,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文言語言之美,而這種語言品味的能力,尤為需要在自讀課文中進一步強化。針對《核舟記》一文,我們能夠感受到如下語言之美——其一,嚴謹的語言叙述之美。魏學洢先介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的核舟長度,随後由中軒敞者的船艙寫到船頭、船尾,再随之寫到人物,越寫越細緻,越寫越清晰,最後又在一段總述中再次給予讀者整體性的概念,嚴謹而又細緻。其二,想象的語言描繪之美。文本中有諸多“如”和“若”字,比如“細若蚊足,勾畫了了”“如有所語”“若聽茶聲然”“若嘯呼狀”等,一個“如”或“若”字,觸發了我們的想象,也細緻描寫出人物的樣貌、生态、動作,極富感染力。

綜上所述,該部分兩個活動設計,一是取自于外在資料記載,引導學生探究文本的構思之妙,進而将前兩篇揣摩文本構思時的思維與能力在《核舟記》一文中再度強化;二是化用于文本思考探究第三題,“文本語言簡潔、嚴密、生動,試結合下列句子做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感知本文的語言之美并再度強化學生的品析素養。

從整合文本資源為視角切入,随後圍繞文體差異、寫作順序兩者不同展開文本比對探究,從而在反複的文本閱讀中激發學生思考及深入理解。而基于巧解核舟構思之妙、品味核舟語言之美的教學活動設計,将本單元前後文本加以考量并再次比對,進而實現自讀文言文“這一篇”解讀的教學價值。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常熟國際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1年04月07日第5版

作者:王勤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