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們在享受法定權利的同時,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就會被出發。一次,隻要違反了計生政策,就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受到懲處。那麼,什麼情況下要交社會撫養費,拒絕交社會撫養費有什麼後果?
網友咨詢:什麼時候需要交社會撫養費,時間方面有什麼規定?
河南省文赢律師事務所翟輝律師解答:
交納社會撫養費的情況一般有四種,一種是生育子女違反法律規定構成超生的。第二種是雖然生育子女符合相關規定,但是沒有領取《再生一胎生育證》就生育,即沒有辦完相關生育手續的。第三種是男女在沒有達到 法定結婚年齡 的情況下生育子女,即在不符合法定婚齡、沒有合法婚姻關系(非婚)、在與他人重婚的情況下這生育的。第四種是非法 收養 他人計劃外生育的子女的。以上幾種情況都會被列入交納社會撫養費的對象範圍。
交社會撫養費的時間規定:
1、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決定,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征收決定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
2、當事人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确有實際困難的,應當自收到征收決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征收決定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提出分期繳納的書面申請,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的申請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分期繳納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當事人。
3、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内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滞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征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翟輝律師解析:
根據國務院《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内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滞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征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九條 當事人對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複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征收決定不停止執行;但是,行政複議法、行政訴訟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這是其須履行的法定責任,不能免除。
繳納社會撫養費是維護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重要措施之一,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标準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城鎮居民按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參考基本标準,農村居民則參考當地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市民在享受法定權利的同時,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隻要違反了計生政策,就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受到懲處。
當事人對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複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征收決定不停止執行;但是,行政複議法、行政訴訟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這是其須履行的法定責任,不能免除。
應該繳納而拒絕繳納社會撫養費的當事人,直接的後果是:由縣級計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翟輝,專職律師,理論功底紮實,執業經驗豐富,擅長婚姻家庭、房産糾紛、公司法務、合同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刑事辯護等領域,一直秉承以委托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實現的原則,盡心盡責為委托人服務,赢得很多客戶稱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