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兩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考察安徽、親臨合肥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把的關心關懷、指示要求、殷殷囑托,轉化為“兩個維護”的堅定自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幹事創業的有力舉措、改革發展的實際成效,奮力書寫經濟社會發展的亮眼答卷。
安徽創新館
正值
再次考察安徽、親臨合肥
兩周年之際,
我們走訪了各條戰線的合肥市民,
傾聽他們感恩關懷的心聲,
感受他們踔厲奮發的幹勁。
01 科技創新
黃叙新:合肥“科創速度”讓人振奮
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
“兩年來,合肥牢記的囑托,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産業,取得豐碩成果。”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副院長黃叙新說。作為多年奮戰在科技成果轉化一線的工作者,黃叙新親身參與、親眼見證了合肥的“科創速度”。
“今年1月,合肥在全國率先推動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常态化開展項目發現、挖掘、策劃、轉化和服務工作,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三就地’的一項有力舉措。”黃叙新說,5月25日合肥市“‘科裡科氣’科創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品牌正式發布,通過常态化路演,促進成果、産業、資本融合,能夠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裡”難題。
“為了支持在肥初創科技型企業及優秀科研團隊發展,合肥還設立種子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自主’,把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搬’出來,為科技成果轉化播下了‘希望的種子’。”黃叙新說,種子基金通過扶持培育創新創業主體,引導新興産業集聚發展,是合肥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探索出的一條新路徑。
“在創新發展征程上,合肥已經留下了堅實的足迹,令人振奮!”黃叙新說,未來,将和這座城市一起,在科創追夢路上奔跑得更好更快,為合肥打造享譽全球的科創名城貢獻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和智慧。
韓東成:合肥是科創企業成長的沃土
東超科技自主研發的“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資料圖)
“合肥是一座‘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像拼命’的城市,是科創企業成長的沃土。”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東成說。
東超科技是一家以空中成像技術為重點研發方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創始團隊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學生創業,最難的就是資金問題。”韓東成說,新興科技成果由于技術新穎、“前途”未定,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商業化投資,此時政府引導性投資基金的幫扶便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沒有合肥的資金支持,就沒有現在的東超科技。”韓東成回憶說,在公司早期發展最艱難的時候,合肥高新區種子基金出資800萬元,幫助團隊掌握的核心技術投入産業化生産。此後,公司的每一輪融資都有合肥市的支持,同時為企業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注入。截至今年5月,東超科技已經完成了五輪約3億元融資,目前公司最新一輪估值15億元。
“合肥高校院所衆多,創新人才集聚,尤其這兩年更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來肥發展,城市發展活力越來越足。”韓東成由衷地說,将科創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很是關鍵。合肥市有眼光有魄力,實施了多項管用舉措,有力促進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因此,最近兩年,這座城市湧現出大量科技型企業,為城市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力。
02 産業創新
林磊:從“中國環境谷”走向全國
中國環境谷(資料圖)
“合肥有‘中國環境谷’,依托中科院、中國科大等科研院校,我們合作後将技術落地成新的産品,做一個全産業鍊的産品線。”聚光科技副總經理林磊說。
時間的指針撥回2021年11月26日,2021中國污染防治聯展在合肥舉行。
此次展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組團”參與。來自杭州的聚光科技帶來了系列大氣在線監測産品,其中,臭氧前驅體分析設備已用于安徽生态環境監測,相關技術當屬全國領先。
“展會有助于聯盟内企業緊密合作,互幫互助,共同參與國際環保産業競争。”
今年,聚光科技正式入駐蜀山區“中國環境谷”。作為國内環保高端儀器裝備的龍頭企業之一,憑借在環保領域深耕20餘年的積澱,準備在合肥實現新跨越。
“作為引進的公司,合肥給我們一些比較好的政策,可以享受免房租、減免稅收等。”
林磊說,目前,聚光科技聚焦環境大氣、水環境、工業污染源、“雙碳”業務等,與中科院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生産相關檢測設備。“來合肥的第一步就是入駐‘中國環境谷’,我們可以依托‘中國環境谷’,将業務往外輻射到全國各地。”
張子建:讓更多人享受視覺盛宴
維信諾外景
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内,整合資深工程師張子建正在實驗室中忙碌。他和團隊承擔無機薄膜關鍵層的工藝調試和基礎條件導入,薄膜晶體管特性調試等工作。
“這些詞,可能聽起來有點枯燥,簡單來說,我們是做柔性OLED手機顯示屏的,就是為了更多人看到更好畫質的手機屏幕,享受視覺盛宴。”張子建說。
無機關鍵膜層的開發和導入,對特性調試和産品點亮至關重要。由于時間緊迫,雖經驗匮乏,張子建依然選擇勇挑重擔,接到研發任務後,與項目組反複推敲每道無機關鍵膜層作用和需求,經過多次研讨和風險的評估,順利導入無機關鍵膜層基礎條件,實現産品點亮,為搶占市場先機赢得了時機。
作為合肥市引進的高層次E類人才,張子建已經攜家帶口來到合肥,在城市紮下根來。
“合肥市在購房補貼、住房補貼、人才崗位補貼、購房公積金貸款等政策上大力度的投入,讓我們來得放心,來得舒心。希望可以在合肥長期發展,為它的建設增磚添瓦。”張子建說。
03 長三角一體化
武建雙:産業集聚,“高手”合作
中安創谷
今年1月,合肥天帷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入駐中安創谷園區。這家總部位于上海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網絡安全合規治理服務領域深耕近10年,聚焦于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安全運維、軟件測試、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等,已獲發明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産權100餘項。
“剛搬過來的時候,園區還給我們減免了第一季度的房租。”合肥天帷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武建雙笑着說,“我們主要是為信息化産業做配套服務的,中安創谷産業聚集,搬過來後,和園區很多企業加深了合作關系,既促進了我們的業務發展,園區很多單位在安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
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天帷在合肥、上海分别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智力優勢建立研究中心,與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公安局一起,同步推進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數據分析及網絡安全合規自測平台的研發和應用。
“合肥的政策、營商環境、人才引進、金融配套等越來越好,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過程中,我們也享受到了人才、産業聚集的紅利。”
目前,天帷立足長三角,先後在上海、合肥、北京、深圳、太原、長沙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和技術服務支撐中心,網絡安全服務延伸全國多個重要城市和地區。
張翔:城市在溝通合作中産生“火花”
一列高鐵從十八聯圩上方駛過
“兩年來,長三角區域很多環保領域的科研機構,都到我們産業聯盟來考察,帶來很多優質的産品。”8月19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張翔說。
2020年9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合肥牽手上海、嘉興、杭州等長三角區域八大城市,共建山清水秀産業優的長三角綠色生态走廊。
聯盟成立之初,張翔忙得“腳不沾地”:對接科研人員、聯系環保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接洽,還要策劃環保類活動、籌辦大型展會、研究會等。
“長三角區域的不同城市,每個地方都有一把刷子,在互通時就會産生很多商機。”張翔覺得,城市在溝通合作中産生“火花”,自己的忙碌就是有意義的。
目前,環境産業創新聯盟已擁有160家會員單位,助力“中國環境谷”集聚了環境領域重點企業175家,形成了技術研發、核心零部件生産、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全環保産業鍊的框架體系。
“兩年來,随着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工作的節奏越來越快,合肥的發展也越來越好。聯盟近期強化了對環境領域産品及高精尖技術方面的篩選,幫助相關的企業、科研機構進行适度的推廣以及相關業務方面的對接。”
04 巢湖治理
姜清泉:能出一點力出一點力!
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河道蜿蜒曲折,碧水緩緩流淌,彙入巢湖;幾位老人頭頂烈日,揮舞鐮刀,砍着河中與岸邊的水草……這是8月16日上午十五裡河義城街道北徐村河段發生的一幕。
“水草必須砍掉拉到岸上來,否則枯死在水裡會腐爛影響水質!用機器的話會破壞河堤,隻能人工來!”帶隊的姜清泉邊忙邊說。
今年68歲的姜清泉,頭戴草帽,膚色黝黑,曾在巢湖捕了十幾年魚。2013年,他報名參加了村裡的志願服務隊。退捕上岸後,老人也沒有閑着,繼續帶領40多名夕陽紅志願服務隊隊員,活躍在塘西河、十五裡河沿岸,清除水中的垃圾、水草等,守護一河清水。
水面打撈清理工作強度大,不僅髒、累、苦,還存在一定的危險。但這些年,服務隊的義務打撈從未中斷過,每天至少工作8個小時。每年春夏時節,服務隊的工作量更大。因為雨水較多,河水上漲,水面垃圾增多。每當這時,義務打撈隊全體出動,及時清理水面上的垃圾。
“這活的确比較累,有時候要在齊腰深的水裡砍!不過我們是喝着巢湖水長大的,上岸後有補貼,生活不愁!現在合肥大力治理巢湖,這是造福下一代的好事,我們能出一點力就出一點力!”談及志願服務的初衷,姜清泉坦言。
讓老人高興的是,這兩年十五裡河河水變清了,塘西河還入選了幸福河湖。
王仕成:看在眼裡喜在心底
肥東縣長臨河鎮的玉帶河生态濕地
時下,在肥東縣長臨河鎮南淝河大堤、巢湖大堤,遊客時常可以看到一群戴着紅袖标的老人,他們是當地的護漁員,且曾經都是漁民。
施口社區居民王仕成就是其中的一員。今年53歲的王仕成,初中畢業後就在巢湖裡捕魚。“以前劃着小船經常下湖,過度捕撈,魚是一年比一年少。湖裡風浪大,也不安全!我們響應号召,退捕上岸!現在的工作很穩定,也很有意義!”
自從去年走上護漁員的崗位,王仕成盡心盡責,每天一大早就騎着電瓶三輪車沿着堤岸巡邏。“每天8個小時,遇到釣魚的人,我們就上去勸阻,社區還有宣傳單,我們也會散發。去年河邊釣魚的人比較多,現在少了!”王仕成笑着說。
風雨無阻,日複一日,河湖的點滴變化,王仕成看在眼裡,喜在心底。“這兩年,我感覺巢湖生态環境在不斷地變好,以前南淝河水質比較差,現在變好了。以前夏天湖裡藍藻多,現在少了,聞不到臭味。湖邊、濕地裡還出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見過的飛鳥,感覺自己也做了一點小貢獻!”展示着手臂上的紅袖标,王仕成十分自豪。
05
民生
王繼培:家門口有了“放心食堂”
肥西縣上派鎮愛和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内,老人們正在社區食堂用餐。
“過去每天中午兒媳婦都趕回來給我做飯,等我吃完飯後再趕回單位。雖然兒子媳婦都很孝順,但看到他們這麼奔波我很心疼。”家住肥西縣上派鎮華地紫金府小區86歲的王繼培老人說。
王繼培是安慶人,兒子在肥西工作,退休後便搬來肥西。到肥西後,生活條件雖然變好了,但老人中午吃飯卻成了難題。
2021年3月開始,王繼培家附近的肥西縣愛和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王繼培找到了穩定的“飯轍”,再也不用孩子們來回奔波了。
8月18日中午,記者在該中心内看到,王繼培等50多位老人正在中心食堂内吃午飯。他們在打菜窗口前排好隊,用老年服務卡輕輕一刷,就能自動完成支付,然後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配好的套餐。
當天中午的飯菜很豐盛,紅燒雞、紅燒瓠子、包心菜、肉丸蛋湯。每份套餐都是一葷兩素一湯,米飯管飽。領取套餐後,相熟的老人們聚在一桌,邊吃邊聊,十分惬意。
王繼培高興地說:“我現在每天上午9點多就來了,在中心裡看看書、打打牌,中午吃一頓飯隻要交4塊錢。吃完飯還能在中心裡休息,下午再和老夥計們玩一會,晚上回家和兒子、媳婦一起吃晚飯,每天都很規律,孩子們也很放心。”
黃浩然:閱讀空間讓書香觸手可及
悅書房·杏花書院
“隻要有空,我一定去看書,這裡的環境真好!”廬陽區居民黃浩然告訴記者。
市民出門步行15分鐘内,就有一處閱讀空間。黃浩然所說的,正是合肥衆多城市閱讀空間之一的杏花書院。
8月15日,記者在書院見到黃浩然時,他正在潛心閱讀法醫秦明的一部最新作品。在這裡,不僅能找到諸多經典名著,最新的小說也會很快上架。
2020年,黃浩然從外地回到合肥工作。“有一天傍晚出來遛彎,無意間發現在杏花公園裡居然‘藏’着這麼一個好去處,對愛讀書的我來說,真是太棒了!”黃浩然說,兩年來,隻要下班後有空,他就堅持來看一個小時書,讀完書還能在公園鍛煉鍛煉,一舉兩得。
城市閱讀空間像“珍珠”一樣,散落在大街小巷,建在老百姓家門口,以正能量、高品位、強功能成為我市重要的主流文化新陣地。“合肥這座城市帶給我的驚喜太大了,回來是一次對的選擇。”黃浩然說,這樣濃濃的書香氛圍讓人不舍離開。
來源:合肥日報
審核:朱琛琛丨責編:吳亞曉嶽丨 編輯:陳雷 陶若男
他們還關注這些
1.王海霞接待來訪群衆
2.首屆“中國環境谷”雙碳峰會暨工業碳中和專委會揭牌儀式舉行
3.一圖看懂 | 最高150萬元,蜀山區出台招商引薦人獎勵辦法
4.持續高溫!節約用電,我們可以這麼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