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農業科技前沿技術

農業科技前沿技術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05 00:04:48

來源:【科學網】

農業科技前沿技術(近距離感受農業科技的神奇與魅力)1

參觀者在作科所了解谷子的科技成果。中國農科院供圖

種子穿上“花衣裳”種衣劑,就能夠免受病蟲害侵襲;戴上特殊眼鏡,可以在暗箱内觀察表達熒光蛋白的玉米種子;透過展示箱親眼目睹胖乎乎、毛茸茸的蜜蜂遠房“網紅”親戚——設施農業的授粉小能手熊蜂;向透明玻璃杯中加入清水、食用油和泡騰片,就會出現似火山噴發的現象……6月26日,中國農科院“第四屆農科開放日”在北京啟動。

中國農科院35個院屬單位結合自身研究特色,開展科普解讀、動手實驗、耕作體驗等百餘項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活動,邀請社會公衆走進實驗室、試驗田、種質庫等重要農業科研設施,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農業科技的神奇與魅力,激發大家對農業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在青少年的心裡播撒下農業科技的種子。

深入普及農業科技知識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祁陽紅壤實驗站以“号脈紅壤六十年 定位監測護良田”為主題開展活動,啟發公衆“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為讓參加活動的同學們真正“看到科學,摸到科學”,祁陽站科研人員帶領大家參觀了祁陽站科技創新成就展,祁陽站四合院科普陳列館。

在互動體驗環節,參觀者體驗了樣品采集、pH值測定、分析數據等科學研究過程,激發了對農業科研的興趣。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本次活動增強了對自然、土壤的敬畏,感受到了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今後一定要熱愛土壤、呵護土壤。

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體驗智慧植保技術·學習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專場活動如期舉行。活動采取“科普遊園會”的形式,線上直播與線下遊園同步開展,農藥研究中心闫曉靜研究員作為主播,以第一視角帶領線上觀衆學科普知識、逛科普展覽、做科普遊戲,讓公衆直觀近距離感受農業科研魅力、體驗智慧植保科技、學習食品安全知識。

在科學知識區,小朋友和家長們通過聽農藥科學講堂、看農藥科普視頻、參與科普知識問答的形式了解了農藥的前世今生,對農藥有了科學理性的認識。在科普展覽區,通過集中講解和實物展示,參觀者近距離觀察了五顔六色的種衣劑、神奇高效的納米農藥、高大上的無人機施藥裝備以及10分鐘就能知道農産品中有沒有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卡,加深了公衆對智慧植保的認識。

農藥研究中心主任董豐收研究員表示,整個活動過程寓學于玩,讓小朋友們通過觀察、動手、思考等參與方式,培養科學意識,塑造科學精神,開闊科學眼界,希望他們能夠從小樹立科學報國的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讀書。

農業科技前沿技術(近距離感受農業科技的神奇與魅力)2

水稻大苗施肥插秧機展示機插秧過程。中國農科院供圖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組織多台不同用途的農機裝備進行動态演示,包括大苗施肥插秧機、甘薯苗莖尖采收機、遙控飛行播種機、多功能田間管理機器人、智能履帶式噴霧機、農業巡檢機器人。科研人員現場操作演示機具,讓學生見識現代農機裝備的“威武霸氣”和靈活高效,并與學生們充分互動,為他們答疑解惑,引導學生們知農愛農。

農業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選擇多樣化,吃得健康,是農業科技研究的對象。

科學家是怎麼面向産業需求培育高質量農作物的?面粉、大米等有什麼分類,該怎麼選購?多吃小米、高粱、荞麥等雜糧為什麼對身體有益?在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專家們介紹了該所研發的“農科優品”中的作物科技。

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公衆們品鑒了最新培育的桃、葡萄、櫻桃、甜瓜等特色優良果品。果樹專家講解了為什麼水果好看又好吃,因為是經過科學家進行選育過的優良品種,這些都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

農業科技前沿技術(近距離感受農業科技的神奇與魅力)3

鄭州果樹研究所的科普活動現場。中國農科院供圖

雞蛋品鑒、雞肉品鑒、火眼金雞和雞肉品嘗,在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所的機靈雞學習體驗區,小觀衆們熱情洋溢,他們了解了不同品種雞的雞蛋口感,知道品種對蛋品質的影響;觀察了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肉質的差别;學會了辨認白雞、清遠麻雞、蘆花雞、絲羽烏骨雞、珍珠雞;通過品鑒白雞和黃雞分别做成的炸雞、白斬雞、雞湯,打破了黃雞肉絕對優于白雞肉的錯誤觀念。

參觀者們在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種質資源中期庫,了解了種質資源在保障種子安全和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棉花種質資源庫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棉花種子加工廠,了解一粒棉花種子從海南繁育完成後,經過脫絨、包衣、包裝等加工過程,再發往全國各地進行種植的全過程。

什麼是健康安全的“中國好油”?農科院油料所組織科普講座,讓公衆學習了解轉基因安全及相關知識、食品安全檢測知識、食用油營養健康知識等方面的油料科學技術知識。從轉基因安全、成分安全以及營養健康3個方面對食用油的安全健康進行科普知識講座,激發公衆對油料科學技術知識的興趣,倡導健康安全吃油,提升其對相關科學技術的理性認知。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我國農産品品種越來越豐富,優質農産品數量不斷增加,正是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帶給老百姓更多的幸福感。

童心裡播下農業科技的種子

科技是未來,而孩子是希望。

農科院生物所圍繞“童心築夢,探索未來”主題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系列活動。許多人對于生物技術的認知局限,“高精尖”不可觸摸,其實,生物技術的研究範圍很廣泛,大到基因、細胞、遺傳,小到日常生活中的釀酒、食品、制藥都有生物技術的“身影”。“科普新星秀”微講演賽以5分鐘科普小課堂的形式,由青年科研人員進行講演,講演内容涵蓋超能微生物、植物睡覺、種子休眠和玉米家族等話題,精彩有趣,啟智有益,讓大家對生物世界的神奇有了更深的感受。

農科院加工所會場設置了“科普課堂”環節,科技工作者化身授課老師,為小朋友和家長們講解了《如果糧食會說話》《肉你真的吃對了嗎?—有關肉類的15個真相》《均衡膳食 健康成長》《認識隐形“殺手”—真菌毒素》等知識課程。小朋友們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系統學習了關于糧食與肉類營養、安全健康飲食等方面的知識,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授課老師還帶着小朋友們開展了“天然色素的奧妙”“食用香精的聞析辨識”“巧手自制葡萄酒”“涼皮靈魂—面筋制作”“果蔬酸堿知多少”“泡騰片之火山噴發”“蛋白質現‘真身’”等小實驗,為什麼紫葉甘藍汁分别加入白醋、水、小蘇打會變成不同的顔色?為什麼向透明玻璃杯中加入清水、食用油和泡騰片,就會出現似火山噴發的現象呢?在小朋友的腦海裡,永遠有“十萬個為什麼”,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親自動手,“沉浸式”體驗到了科學的奧妙。

設置在北京植物園的農科院蜜蜂研究所分會場,小觀衆們能聽到專家講解蜜蜂的起源、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蜜蜂生物學、蜜蜂授粉和中國養蜂業發展等科技前沿研究,還能觀察蜜蜂生活習性,親自動手參與搖蜜、制作科普小玩具,參觀中國蜜蜂博物館等。

其中,蜜蜂觀察箱、熊蜂觀察箱和搖蜜深受喜愛。大家可以近距離感受蜜蜂大家族忙碌而有序的日常生活;目睹到胖乎乎、毛茸茸的蜜蜂遠房“網紅”親戚——設施農業的授粉小能手熊蜂;品嘗到自己親手從蜂巢中搖出的自然成熟的蜂蜜。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指出,中國農科院堅持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手抓。一方面團結帶領全國農業科研力量,在重大科技攻關、重大成果推廣應用等方面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另一方面組織專家走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和基層農技工作者送去急需的農業科學知識、先進的種植養殖加工技術,傳播農業科技信息,播撒科學種子,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

吳孔明強調,科技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而良好的科普是營造良好環境、促進科技創新的關鍵。今年,中國農科院克服疫情影響,繼續開展“農科開放日”線下科普活動,就是要堅持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社會責任,通過“農科開放日”等科普活動,傳播科學知識,示範科學方法,倡導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厚植科技創新土壤,推動國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

中國農科院“農科開放日”自2019年設立以來,每年舉辦一屆。“農科開放日”作為中國農科院的品牌活動,已經成為公衆了解農業科技進展、探索科學發現的重要渠道,成為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平台,前三屆共吸引超過900餘萬大中小學生、社區居民、農民等社會公衆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走進國家農業科研殿堂,見證農業科技彙聚起的磅礴力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與稱贊。

本文來自【科學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