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效應”來源于西方的一則寓言,說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猬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于距離太近,各自的刺将對方刺的鮮血淋漓,後來他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适當的距離,不但能夠相互取暖,而且還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後來心理教育學家根據這一則寓言總結出了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刺猬效應”。這一效應的原理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隻有保持适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然而在實踐中,不少老師将這一效應誤讀,導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太近或太遠,使學生産生了壓迫感或陌生感。因此,要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須把握好師生間的距離。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夫妻、戀人、朋友、同事之間的關系也都如此。刺猬效應強調的就是人際關系中的“心理學距離效應”。在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看來,通常而言,彼此間的自我空間範圍是由交往雙方的人際關系決定的。據此他劃分了四種區域或者距離,每種距離分别對應不同的雙方關系。
第一種是親密距離。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距離,甚至被叫做零距離,也即是人們人們常說的“親密無間”。他的進範圍是在6英寸(約0.15米)内,在此距離内,人們相互之間可以肌膚接觸,耳鬓厮磨,以緻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以及氣息;她的遠距離範圍是6到18英寸(0.15到0.44),在此距離内,人們可以挽臂執手或者促膝談心,通過一定程度上的身體接觸體現出相互之間的親密友好關系。
第二種距離是個人距離。這是在人際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在此距離内,人們之間的身體接觸已經不多。其近範圍在1.5到2.5英尺之間。這是熟人之間交往的空間。若一個陌生人突然闖進此空間,就會對他人構成侵犯。
第三種是社交距離。體現的是一種社交性或者禮節上的比較正式的關系。其近範圍是4到7英尺,人們在工作場所與社交聚會上通常都保持這種空間距離。
第四種是公衆距離。這種距離是在公開演講時演說者和聽衆之間的距離。這是一個幾乎能夠容納所有人的“門戶開放”空間。在此空間内人們是可以互相之間不發生任何聯系,甚至人們完全可以對處于此空間内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和他們交往。
由此可見,在人際交往中,雙方之間相距的空間距離是彼此之間是否親近、友好的重要标志。人與人之間交往,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我們應有意識的選擇與他人交往時的最佳距離,以便更好的進行人際交往。切記“親密并非無間,美好需要距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