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圖片來源網絡
一
君子樂見人之好。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看到你好了,皆大歡喜。但也不乏這樣的人,你好了,總有人妒忌你,想背地裡踩你一腳,甚至落井下石。
《論語》裡有一句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說,見到有才華有品德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并以他為榜樣,能夠和他齊頭并進,一同進步。或者說,親友、同事等身邊人當中,肯定必有一人是可以學習的賢能,那麼就謙虛地向他學習。如果身邊人當中,偶有沒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和他一樣毫無德行,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
二
小張和小李在體制内同一部門工作。小張工作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無欲無求。小李吊兒郎當,工作上敷衍了事,卻總想着往上爬。某天,小張被提拔為正科級幹部對外公示,一臉和善相的小李表面上祝賀,暗地裡使了壞,将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舉報給了組織上,什麼公款旅遊、侵占财務資金、違規報銷等等。但小張過硬,經得起組織上的調查,提拔未能被阻止。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的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壞事,小人則與此相反。談不上小李為小張錦上添花,反過來卻起了歹心。
三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别人好。反之,希望身邊的人都好,才是人性最大的善。
當小張通過自己辛辛苦苦地努力奮鬥獲得晉升時,小李表現出來的惡,就是見不得小張獲得提拔。殊不知,每個人取得的成就、獲得的晉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但總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四
有這樣的一對好兄弟小楊和小周。兩人都有自己的生意,而且都還做得不錯。某年,小周因為産品适銷對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眼看着小周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昔日的好兄弟小楊頓時“紅了眼”,起了嫉妒之心,持續破壞小周與合作夥伴之間的關系。不難看出,小楊這樣的心理是要不得的。
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說:“穿着一件破舊爛縷且以亂麻為絮的舊布袍,和穿着狐貉皮裘的闊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慚愧羞恥的,恐怕隻有仲由吧?‘如果不嫉妒不貪婪,何必做那損德不善之事?’”子路聽了,便一直念着這句詩。孔子又說:“這是應該做到的,但怎麼能把它作為最高境界呢?”
五
在一家國資委下屬的大型集團企業,老吳的績效一度勝過老顧,這讓老顧對老吳有了不快,甚至有了出格的行為,打壓老吳。殊不知,老吳起早貪黑、甚至吃飯都不能按時安頓,可謂吃了不少苦頭。而讓老顧不知道的是,老吳也曾倍感壓力,多次被集團嚴厲批評,老吳也曾數月面臨考核的壓力而焦頭爛額。
小人盼着人之衰。盼着别人不如自己,實際是心理病态,需要及時根治,否則就會病入膏肓,還會帶壞身邊的風氣。正如孔子所雲: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六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意思是,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對别人的怨恨了。
孔子還在《論語 》中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的含義是,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了義卻不去做,對缺點錯誤不能改正,這些都是他所擔憂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