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江以南是為江南,長城以北是為塞北。而這個塞,有邊界和要塞的含義,指的是長城。可以說,長城在古代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保護着中原農耕文明免受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的侵擾。因而,朝廷通常派将士常年駐守邊關,以保邊塞安甯。這就催生出了一個詩詞流派,即邊塞詩派。
古時候,戰亂頻繁,尤其是邊塞地區。大丈夫志在四方,武将追求馳騁沙場,馬革裹屍,以此拜相封侯,建功立業。文人雖不能上陣殺敵,但是也十分欽佩沙場上奮勇作戰的将士們。尤其是邊塞将士,常年駐紮苦寒之地,忍受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生活環境,遠離家鄉和親人。
可以說,邊塞詩就是将士們生活和情感的真實寫照。詩中不僅再現了邊塞的壯美風光,也寄托了将士們保家衛國的情懷,以及對家中親人的思念。
2、
在詩歌創作的曆史上,留下過很多優秀的邊塞詩作品。今天選擇其中的幾首,分享給大家。我們一起從這幾首詩中,感受一下邊塞詩詞的大氣開闊。
涼州詞二首
其一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極目遠眺,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好似在雲間翻湧,一座塞外的孤城聳立在萬仞高山之上。為什麼要用羌笛吹奏《折楊柳》這首哀怨的(勾起了戍邊将士的離愁别緒以及思鄉之情)曲子呢?春風原本就吹不到玉門關啊。
這首詩既描繪了邊塞的壯美風光,也抒發了戍邊将士的思鄉之情。
涼州詞二首
其二
唐 王之渙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突厥首領站在遼闊的中原大地上,向北眺望,看到了浮雲堆廟(廟的名稱),回想起了昔日興兵攻打大唐之前,殺馬祭祀神廟的場景。可惜,如今的唐朝皇帝(指的是唐玄宗)英明神武,不肯和親,隻能無功而返,白跑一趟。
這首詩寫的是突厥首領請求和唐朝和親,迎娶公主,被唐玄宗拒絕的事情,從側面反映出了當時唐朝國力的強盛。
從軍行七首
其四
唐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青海湖上,濃雲缭繞,遮住了巍峨的雪山。邊塞孤城,與玉門雄關遙遙相望。塵土飛揚的戰場之上,将士們奮勇殺敵,身經百戰,就連身上的铠甲都被磨穿了。隻要一天不擊退來犯之敵,将士們就絕不回還。
從軍行七首
其五
唐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塞外的荒漠之中,狂風呼嘯,黃沙漫天,日色昏暗。将士們半卷紅旗,迅速出擊,離開了軍營。昨夜,先頭部隊已經在洮河北岸與敵軍展開了激烈地交鋒,生擒了敵軍首領。
從軍行七首
其七
唐 王昌齡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玉門關四周,山峰層層疊疊,每個山峰上都設立了烽火台。那裡山深林密,馬兒跑着跑着便不見了蹤影,戍邊的将士們因而需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