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日報
這兩天,
網友楊先生爆料:
在餘杭黃湖老街藏着一家百年老店,
守店的老人年過古稀,
他手上的這門老手藝,
以前家家戶戶都有,
而現在家裡的娃娃幾乎沒見過,
老手藝也快要失傳了!
照片中這個叉腰站在門口
面帶笑意的老先生
就是黃湖74歲的老手藝人董建章,
也是網友楊先生口中稱贊的
“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的釘秤人。”
年少時,
董建章師從父親學做秤,
再往上追溯,董建章的父親
向一位紹興的打秤人拜師學藝,
開啟了董家制作杆秤的曆史,
打秤鋪子傳承至今已有100多年。
制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
大小程序加起來估計有幾十道。
抛光、定位、分位、
鑽眼、打秤星、打磨……
每一道都得小心謹慎對待,
稍有閃失,秤就會出現偏差。
從15歲開始學,做到現在74歲,
經董建章的手
打過的手工杆秤有上萬根之多。
可以說是,
一門手藝,一輩子的心血。
那時一杆秤在生活中有多重要?
在老一輩中流行過這種說法,
叫作“不識秤花,難以當家”。
而自從2004年左右電子秤流行之後,
手工杆秤的風光不再。
董建章說起如今的光景:
“秤難做,掙不到錢。
一杆做完至少大半天,
賣賣幾十塊錢,
而且也沒什麼人用了。”
店裡藏着一杆鎮店之寶,
“給錢也不賣!”
在這間面積不大、
稍顯淩亂的百年老店裡,
擺滿了能秤各種斤量的杆秤,
“這個是稱10斤的小秤40塊、
這個是稱20斤的60塊、
還有稱30斤的80塊......”
董建章介紹起手邊的杆秤,
有些是他最近新打出來的,
還有些是從上個世紀
保留下來的“老古董”。
說到這,
董建章搖搖晃晃走到店内一角,
提出了一杆很有分量的大家夥。
這是70年代用紅木制作的大秤,
能秤500斤,曾用來稱毛竹、毛料,
以前鎮上過年的時候
稱豬用的就是這杆秤。
10多年前,
曾有做收藏的人開價1500元
向董建章買這根秤,
“我沒舍得賣,
大兒子也讓我别賣,
賣一根就少一根了。”
年輕時曾走路挑擔去過嘉興、湖州...靠做杆秤撐起了五口之家
董建章回憶起他30多歲的時候,
曾挑着擔走鄉串巷上門做杆秤。
去過湖州、嘉興、桐鄉等好多地方,
“就從黃湖走路到嘉興,
一路走過去,晚上住旅館,
白天做秤、賣秤,
賣賣1塊8一杆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做3、4根。”
董建章還清楚地記得,
那個年代肉賣7毛2一斤,
大米1角1分8,
油條3分錢一根。
挑擔出門做一趟秤,
來回一般需要走上一個多月,
能掙些辛苦錢。
也有大客戶特意找上門來買董家的秤,
當年杭州茶葉試驗廠裡用的秤
全部出自董家的杆秤鋪子,
現在回想起來,
董建章仍然覺得很是自豪。
說起以前的光景,
董建章走鄉串巷做秤,
老婆在家操持帶三個孩子,
也是靠着這杆衡量天地的小小木秤
董建章撐起了五口之家。
餘杭最後一個打秤人,
“現在沒人要做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現在還有人買秤嗎?
董建章說偶爾還是有的。
在店裡挂了滿滿一牆的
“杆秤 鐵盆”的黃金搭檔套裝,
是店裡的明星産品。
它用來幹嘛呢?
“山上采茶的時候稱茶葉”
董建章解釋說。
上山采茶的時候,
電子秤擡上山不方便,
有些用慣了杆秤的茶農
還是堅持用杆秤,
稱茶葉不出錯,帶起來還方便。
董建章堅持把鋪子開着
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給老顧客修秤,
“一根秤用用幾十年,
現在有些也需要修一修,
店不開了他們就修不不了了。”
聽董建章說,
過去鼎盛時期周邊有三四家做秤,
臨平、瓶窯、塘栖都有,
如今,他已經是
餘杭最後一個打秤人了。
“現在都有養老保險好拿,
他們就不做了,
家裡孩子也勸我上年紀就不要做了,
我現在高興做就做幾杆,
不高興做就不做了
做好的這些賣光了就算了。”
家裡兩個兒子雖會這門手藝,
但也都有各自的生意在做。
眼看做秤手藝即将失傳,
董建章倒也釋然,
“我現在就覺得都是過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過法。
子女也都有自己的生計,
做不做秤,有什麼關系呢?”
現在董建章和老伴雪彩
守着兩家毗鄰小店過過日子,
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
閑不下來,總想着做點什麼,
也是他們這一輩人的活法。
網友評論
作為幾十年前的稱量工具
很多年齡稍長的人都印象深刻
當年菜場裡也是人手标配
不少網友都說:
我家還有!
來源:綜合天天看餘杭、網友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