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應該沒有老師會不在意職稱,老師的使命是升遷還是原地耕耘?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形容老師的什麼呢?到底教師的使命是什麼,驅動着教師職業生涯的每一次選擇。
在高校裡職稱一般設置為:初級、中級、高級、正高級。他們對應的職稱名稱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不同的職稱會直接關系到教師們的薪資福利、職業聲望、科研經費等。也是衡量大學教師才學、知識、貢獻的重要指标。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師晉升不用再“熬年頭”、“熬資曆”,隻因有了不少的利好政策!
大學老師隊伍裡,最普遍的就是講師(中級職稱)晉升到最高的教授(正高),要多少時間呢?下面用兩份調查報告來說明:
1.《大學教師晉升時間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2014大學教師調查”》一文中對1959位教授(正高)問卷調查統計發現,需要至少10年以上,并且就職院校、所處學科、有無博士學位、有無博士後經曆等因素都會對晉升所用的時間産生一定的影響。
2.《我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影響因素的事件史分析》一文中,對136位華東地區四所研究型高校教師調查後發現,講師職稱的平均年齡是29.8歲,晉升至副教授時的平均年齡為34.2歲,晉升至教授時的平均年齡為40.8歲。從講師到正教授一共需要12.5年。
如果都為職稱去擠破頭,還有多少老師是認認真真有時間有精力搞科研?
你們喜歡職稱高的老師還是喜歡永遠在一線才高八鬥的人民教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