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21:19:00

文\魏無羨

起亞面臨的困境近來頗為明顯,這一方面體現在銷量的下滑,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業績的虧損。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四年虧損近百億)1

銷量數據顯示,起亞2017-2020年銷量分别為35.9萬輛、37.0萬輛、28.98萬輛、24.9萬輛,而2021年則進一步萎縮至不足16萬輛,銷量下滑的态勢十分明顯。

而在業績上,起亞也陷入了連年虧損之中,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2021年間,東風悅達起亞累計虧損已在90億元之上。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四年虧損近百億)2

銷量不斷下滑、業績不斷虧損,也讓曾經的鐵三角“東風、悅達、起亞”開始做出新的選擇。公開消息顯示,東風汽車集團已于今年1月以2.97億元成功轉讓了其手中25%的東風悅達起亞的股權,正式退出了三方持股的模式,而東風悅達起亞也更名為了起亞汽車有限公司。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四年虧損近百億)3

可以說,不論是從銷量來看,還是從業績表現來說,起亞在華都面臨着不小的困境,而之所以産生這樣的結果,我想既和起亞自身有關,也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相聯。

就起亞自身來說,在“薩德”事件後,以起亞、現代為代表的韓系車都遭遇了不小的危機,銷量下滑十分明顯,這使其品牌形象及口碑造成了下滑,進而導緻心智份額的降低,最終使得銷量下滑。

而為了挽回不斷下滑的銷量,起亞也并非沒有作為,比如在起亞前任總經理李峰主政起亞期間,對起亞的經銷商網絡進行重塑,并推出了K5凱酷以及新款K3等被寄予厚望的産品。然而其銷量表現并不出色。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四年虧損近百億)4

以2月份銷量為例,起亞K5月銷量僅為558台,而K3則是1457台,這樣的銷量不僅在國内車市同級車中排名靠後,對于起亞自身而言恐怕也難以接受。顯然,産品的不受認可是其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四年虧損近百億)5

因業績并無改善,總經理李峰也已于去年3月離任,而起亞也因頻繁更換高管而受到更多業内人士關注。

事實上,起亞接連虧損恐怕并不單單是産品和高管的“鍋”,國内車市進入存量競争後,車企面臨的大環境更為複雜,其若想改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一方面,汽車新四化到來後,新能源車滲透率迅速提高,新能源車産品銷量迅速攀升,但起亞雖有規劃,但落地尚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快,推出的産品不夠多,這讓其在新賽道并不具備優勢。

東風退出起亞汽車(四年虧損近百億)6

而另一方面,在傳統燃油車方面,不論是自主品牌還是日系品牌都推出了更多産品,友商們的競品和起亞的智跑、奕跑、K3、K5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日益成熟的消費者面前,起亞的産品也就不具備了“稀缺性”。

所以,其原因或許複雜,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起亞的銷量和業績都無起色。而面對目前的困境,起亞新任總經理柳昌昇給出的解決方案則是起亞要逐步擺脫“性價比”的标簽。所以,我們看到定價頗高的嘉華上市了,但是其今年2月200台的月銷量似乎說明這也是一款“曲高和寡”的作品。

寫在最後:

起亞想要走高端,并非單單喊喊口号就能實現,其産品質量、品牌溢價能否支撐起這樣的目标?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都是起亞仍需進一步考慮的問題。如果不能把這些問題解決,那麼銷量、業績的下滑恐怕短期内難以看到拐點,起亞想要重新站起來可謂任重道遠。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魏無羨,轉載需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