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多數學者認為此調名是由漢樂府“清樂”、“平樂”兩個樂調合用而來。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後來又用作曲牌名。
代表作一,想起小時候讀過的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代表作二,宋代牛人黃庭堅的《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百啭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代表作三,南唐後主李煜(How old are you? 怎麼老是你?)《清平樂·别來春半》:
别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每日更新,碼字不易,敬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多謝支持(^ _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