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颡魚養殖方法和技術

黃颡魚養殖方法和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8:09:51

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

作為一種優質的淡水魚品種,近年來黃颡魚頗受市場的追捧,因此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成了漁業從業者關注的焦點。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養殖者結合當地的養殖環境條件,積極采取創新膨化魚飼料的方式,适當調控養殖水體,輔之以科學的捕撈技術,使得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得到了飛速的提升,保障了黃颡魚的商品價值,進而提升了經濟産值和總體利潤 。下面從黃颡魚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要點,如池塘的選擇、魚種選擇、投喂方式等,為黃颡魚池塘養殖提供技術支持。

一、黃颡魚基本特征概述

(一)形态特征

黃颡魚表面較為光滑,基本無鱗,魚頭形狀大且扁平,魚口相對較大且周圍存在絨毛狀細齒,整體形狀較長且腹部扁平,通體呈現出黃褐色或者黑褐色。通常成年黃颡魚有4對魚須,長短不一,硬刺通常不分叉,後部邊緣具有豐富的鋸齒,胸鳍内部硬刺發達,具有豐富鋸齒,在水下活動中會發出聲音,尾鳍呈現深叉的形狀。公母顔色有很大差異,深黃色的黃颡魚頭上刺有微毒。

(二)生長習性

作為小型魚類,黃颡魚生長速度相對較為緩慢,尤其在天然的環境中,生長速度更慢,人工養殖的速度通常高于天然環境的 3 倍,如人工池塘養殖的 1齡魚能夠達到 200 g 左右,2 齡魚就能夠突破 400 g。需要注意的是,雌性和雄性的黃颡魚生長速度相差很大,雄性通常生長速度更快,尤其在突破 300 g 以後,雄性還能夠保持較快的生長速度 。

(三)生活習性

黃颡魚屬于溫水型魚類,最佳的生長水溫為 26 ℃左右,耐低氧能力相對較差,如果水體融氧量小于 2.5 mg/L,就會出現部分死亡的現象,小于 1.0 mg/L時會因窒息而全部死亡。就酸堿度而言,黃颡魚更習慣于生活在偏酸的環境中,更加難以适應堿性環境,如果在堿性水體中存活時間過長,會導緻黃颡魚的身體機能出現紊亂甚至導緻其死亡,最适合黃颡魚生活的 pH 值為 7 左右。總體來看,黃颡魚對于外界環境的适應能力較強,具有群體性活動特征,但是其膽小容易受到驚吓,這是其習慣群體性活動的原因之一。

(四)飲食習性

黃颡魚飼養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黃颡魚屬于雜食性魚類,根據個體的體積不同,飲食習性也有所不同。黃颡魚幼魚通常食用浮遊生物,如桡足類生物等,或者通過人工投喂餌料的方式養成黃颡魚餌料飲食的習性。當黃颡魚長至 11 cm以上時,即可可将小魚、小蝦、螺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餌料絞碎後用土面粉作粘合劑,攪勻成團狀進行投喂。在人工養殖的背景下,黃颡魚飲食習性較為單一,主要是魚飼料配合适當的蛋白,通常蛋白控制在 45% 左右對于黃颡魚是最為合适的。

二、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

(一)養殖池塘條件

黃颡魚養殖對于池塘的條件要求并不高,面積大小通常沒有局限。但需要保障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池塘淤泥的厚度不宜過高,通常泥沙質地是較好的選擇;池塘水位應控制在 1.2 m 以上,并在排水口等處設施圍欄,防止野雜魚誤入,而且應配置增氧機、投餌機。在魚種放養前30 d排放池塘水,夯實和加固池塘,及時清除淤泥并進行暴曬。另外,在魚種放養前利用生石灰和漂白粉進行消毒,殺滅寄生蟲等;3 d 後施入有機肥,施肥情況應根據不同天氣條件下池塘的具體條件進行靈活調整,施肥後的池塘水色以茶色或者綠色為最佳。

(二)魚種的選擇

黃颡魚的魚種通常在 2 月底 3 月初進行放養,放養密度應依據池塘的規模、管理水平和市場供需進行調整。相對而言,黃颡魚魚種的規模增重率不斷提高,放養的魚種通常應選擇人工繁育的良好魚種,即具有較好的體質和肉質,黃颡魚的外表顔色保持光亮,并要保障黃颡魚體外沒有明顯的傷痕、規模整齊。每個池塘最好配置相應數量的鲢魚等,發揮水質的自淨功能。

(三)魚種的投放

在投放前首先應在前 15 d 進行池塘注水,注水的深度控制在 1 m 左右,與此同時,向養殖黃颡魚的池塘内投入經過充分發酵且消毒的畜禽糞,通常數量控制在 300 kg/667 m 2 ,這樣才能培育出更多高質量的浮遊生物,保障黃颡魚魚種投放具有良好的生物餌料基礎。從投放密度角度而言,池塘本身作為産量較高的養殖區,需要控制好黃颡魚魚種的放養密度,根據自身的養殖基礎、技術創新能力以及養殖的目标和流動财務狀态等來确定。通常密度控制在25 000 ~ 28 000 尾 /667 m 2 比較适宜。同時,由于各個池塘大小不同,魚種的飼養密度也有所不同,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提高養殖産量和經濟效益,在後續養殖過程中應持續投放鲶魚等魚種。另外,選擇無風和晴朗的天氣,放養前用 5% 生理鹽水浸洗 10 min 左右,起到殺滅池塘、魚苗體表細菌及寄生蟲的效果,之後投放魚種。

(四)飼養管理

首先,在黃颡魚養殖飼料選取的過程中,必須選取黃颡魚專用的膨化顆粒類型的飼料,保障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在45% 以上。在日常管理中,應重視專業投飼台的應用,在投飼料的機器上方利用網片和竹竿制成天網,保障黃颡魚在獲取食物時免受鳥類搶食等。同時利用網片圍成食物場地,将竹竿固定牢固,網片空處用塑料瓶和泡沫填充,防止飼料由于風向等原因而四處飄散,影響黃颡魚進食。其次,應合理控制投放飼料的時間和數量,堅持定位定點、保質保量地投喂,并結合黃颡魚攝取食物的情況及生長狀态來調整投放飼料的數量,每天至少投喂 2 次,分别在 08:00 左右和 18:00 左右。由于黃颡魚具有喜歡在黑暗中進食的特性,因此下午和夜晚的投喂數量應占比較多,至少占總量的80%。從全年來看,春季和秋季投放飼料的比重較小,投飼率控制在 5% 左右,而在夏季應控制在 8% 左右。

(五)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也是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防範為主,通過日常合理的投放和喂食,對于水質進行科學調控,有效預防黃颡魚病蟲害的發生。通常在黃颡魚池塘養殖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病害是水黴病和裂頭病。黃颡魚“裂頭病”,俗稱一點紅,其病原為鲶愛德華氏菌,經由黃颡魚嗅葉神經慢性感染進入腦部,病竈向上發展由頂骨裂隙中冒出,形成頭頂病變發紅,嚴重時表皮潰爛,頂骨受損,出現裂頭。黃颡魚“裂頭病”較其他病害治療難度較大,且治療周期較長。而且一般内服藥物很難突破魚體的血腦屏障到達病竈,造成用藥難以見效。黃颡魚“裂頭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需要定期投喂維生素,提升黃颡魚的自身抵抗力,同時結合定期使用殺蟲藥如硫酸銅等殺蟲消毒,但使用硫酸銅時尤其要慎重,因為黃颡魚自身對于這些藥物較為敏感。水黴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早春和晚冬為重點發病期,對孵化中的魚卵和魚體體表有傷口的苗種、成魚危害嚴重。為有效防治水黴病,需要用生石灰清塘,在捕撈、運輸和放養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并合理控制放養密度等。

黃颡魚具有良好的抵抗病毒的能力,但是由于養殖面積和密度不斷增大,加之管理不當,導緻黃颡魚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如會發生車輪蟲病、指環蟲病、水黴病等。由此可見,想要做好黃颡魚池塘養殖工作,提升成活率和整體的産量,必須嚴格防控病害。因此,在黃颡魚池塘大面積高密度養殖的過程中,應積極堅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基本管理原則。在放養魚種的過程中,嚴格把控好消毒等關卡,按時在黃颡魚的飼料中增添食鹽或者大蒜素粉,提升黃颡魚自身抵抗風險的水平;在疾病高發季節,每個月進行 2 次消毒殺蟲工作,如用二氧化氯、強氯精、生石灰、硫酸銅等進行消毒殺蟲。一旦發現病竈的早期特征,應及時進行診斷,判斷病毒類型,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黃颡魚是無鱗的魚,因此對于一些藥物較為敏感,應謹慎用藥。

三、結語

從養殖效果來看,該文提及的池塘條件、魚種選擇、魚種投放、飼養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要點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黃颡魚池塘養殖的效率和質量,能夠切實提升黃颡魚池塘養殖的經濟收入和利潤。而利用池塘養殖黃颡魚,本身對于黃颡魚養殖而言就是嚴峻的挑戰,應嚴格把控池塘養殖的水質,結合當地池塘概況以及引進的黃颡魚種類特征利用納米微孔等技術進行增氧處理,利用一年兩茬的方式進行黃颡魚養殖,保障養殖水平。

黃颡魚養殖方法和技術(黃颡魚池塘養殖技術)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